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今儿个呢,咱说说那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流行解释说:周:普遍,公共利益;比:私人私利和偏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君子大公无私,小人结党营私。 那是延伸汉儒篡改的曲解。在孔子的时候,“周”字写法是‘田’的四个方格里各有一个大点,表示“封田分地”的王室贵族权利所属,那不但不是“公共利益”、反而是非常私有的特权利益;而“比”字的写法是两个并列下跪的人,表示的是社会地位的等级比较,跟私利结营无关。所以呢,“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就是:君子享受封田有分地、不是给人下跪的;小人是给人下跪的、不给封田也不给分地。明摆着,那讲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特权利益。还有,当时,封田分地扩展到王室贵族以外,而孔子那话是反对这个历史发展趋向的,主张的是继续王室贵族才有的特权利益。 现在很多人瞧不上儒家 就想方设法地编排它 上面这段文字似乎就属此列 不过说的又看似有些道理 困惑 客尘喻当 2006-06-20 23:28:56 君子和小人大致有三种解释: 1。最初君子和小人是指社会等级,君子是贵族,有身份和地位的人。 2。后来引申为道德标准,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这种意思沿用至今。 3。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称谓,对别人表示尊敬称君子,自谦地称自己为小人。 读《论语》要通篇地理解孔子的原意,不可以断章取义,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和社会背景。 很明显,在孔子的弟子中特别穷困潦倒的颜渊和曾参等人不是贵族,但他们被尊为君子。再结合《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和小人一词,知道这里所指的君子和小人是指道德品质方面的标准。 这句话在历代的解释中最被认可也是最普遍的(历代对这一句的解释几乎没有什么争议)是:“君子(因为志同道合)团结而不是沟结,小人(因为利益关系)沟结在一起而不是团结。”还可以参看“君子朋而不党”(朋的解释我前面写过,最好的注解是欧阳修的《朋党论》) 曲解得最厉害的版本我也看到过,“批林批孔”时期的《论语注解》那里面就对每一句都是批判的。比如说“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见义不为无勇也”“学而不思则罔”等等大家都熟悉的句子,全在批判之列。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