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序》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语气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2)、 钻研本文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能力目标: 比较《马说》与此文的异同。 

3、情感目标:为古人才不得用鸣不平,珍惜今天才尽其能的好时机 

教学设想  

1、 以研读的方式,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 探究文章语气的表达,以达到了解作者意图的目的。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4、 主要教学板块 朗读——研读——比读。  

5、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序——恳切而意长。  

(师提示:读出三层语意,鼓励送行----提出忠告----规劝顺从朝廷。)  

2、 诵读,读出语气。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加以指导。)  

董生勉乎哉!——第一段读出鼓励、慰藉的语气;第二段读出勉励、提醒的语气。(因为前者表示作者对董生的期望——要跟有抱负的人一道为国家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后者则表示了警戒之意——希望董生谨慎小心,知所进退,要珍惜自己的前程,切勿为叛逆之臣效力。)  

吾知其必有合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读出感叹的语气。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研读  

1、 教师介绍燕赵地区的形势。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虽已平息,藩镇名义上也仍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专横跋扈,无所不用其极,势力日渐强大,并且父子相传,不服从朝廷调遣。当时的河北是地方藩镇割据一方的局面,有些不得志之士则寄身于地方藩镇,以谋求个人出路。  

2、 理解董生的处境。  

教师引导:董生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去往燕赵地区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搜寻有关语句,用“董生是……的,他……”的句式说话。如:“董生是失意的,他举进士,连不得志。”“董生是忧郁的,他‘怀抱利器’而无所施展。”……  

(学生讨论后回答。)  

3、 研读作者的心意。  

⑴ 请学生摘录文中寄托作者心意的句子研读,教师加以提问。如:  

吾知其必有合也。——为安慰、勉励而加以肯定,言不由衷。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反问中昭示着担心,委婉地提醒。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用心良苦,本意是想让董生从中受到启发。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用意深刻,正是作者向董生致意,同时也希望寄语燕赵才智之士同为朝廷效力,巩固国家统一。  

(学生分小组讨论。师在鼓励性、肯定性的原则下,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⑵ 师生共同小结。(师引导,生作答。)  

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作为临别赠言,先是表示同情、慰藉,勉励董生有所遇合,而主旨所在,却是用委婉方式,规劝他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正如前人所言:“送之,所以留之。”  

4、 研读本文写法。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指导并提问。)  

明确:本文文字简洁而寓意深刻,措辞曲折,含蓄有致,正所谓“深微屈曲”。  

四、比读  

与《马说》比较写法上的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问、作结。)  

明确:  

同:都是含蓄深刻,都是开篇定下基调,分三层陈述,多有转折。  

异:《马说》托物寄意,用“千里马”比喻贤能人才,抒发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愤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特点是名送实劝,反话正说,既规劝董生归顺朝廷,又尊重、爱惜人才,表达了复杂的感情。  

五、作业  

请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横线处可填爸爸、妈妈、老师等称呼。 2、在写作中,要注意语气的表达。通过合适、得体的语气的运用,以向对方表达出你写这封信的目的。 3、字数不少于600字。  

附: 板书设计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序:恳切而意长  

怀抱利器  

鼓励、慰藉 → 必有合也  

郁郁适兹土  

风俗与化移易  

勉励、提醒 →能否如愿未卜  

今不异于古所云  

吊望诸君  

启发、致意→为天子效力  

观屠狗者  

实质:名送实劝  

【说明】  

由于韩愈一向维护朝廷的统治,视藩镇为叛逆,因而极不赞同董邵南此行,希望他将来仍然回到长安来,为天子效力,但这个意图表达得委婉含蓄,须仔细品味才能读得出来。所以,本方案的教学角度拟为:研读——探究文章深意,把握作者意旨。具体就是通过对文章语气的探讨,达到把握作者意旨的目的。  

通过朗读,使学生达到了解主要字词、理解文章语意、初步读出文章语气的目的;通过研读,使学生达到研语气、明主旨的目的;通过比读,使学生达到会比较、知异同的目的。教学中的这三个具体步骤是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的,是递进式的。  

设想能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语气对文章主旨的表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重视语气的表达(因为学生一向轻视语气的作用),并使学生以后能在自己的写作中充分发挥好语气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设想能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教会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朗读——研读——比读),为研究性学习夯实基础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