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沪教版高一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理清思路,学习运用联想由物及人、由物悟理的写作方法。

体味生命在时光流转中逐渐成熟丰富的哲理,珍惜过往,正视现在,追求未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讨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草莓”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和体味文中深刻的生活哲理。

【教学方法】质疑、讨论;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作业:

1.仔细阅读全文,进行质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3-5个。

2.对全文的结构进行梳理,概括写作思路。

一、 设疑导入。

课文名为《草莓》,但文中只有很少篇幅直接写到草莓,为何要以草莓为题?草莓在文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二、读解1-3自然段作者发现自然界季节的变化,讨论探究学生集中质疑的问题。

问1:第一段对乡村景色的描写丝毫没有涉及草莓,能否删去?

问2:第一段段末说“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而在第三段中却说“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是否矛盾?

三、读解4-6自然段作者发现人生岁月变化的规律,讨论探究学生集中质疑的问题。

问3:第五段中“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在感慨岁月流逝后,作者为何说自己还很年轻,又为什么说“只不过是‘还很年轻’”?

问4:“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剥夺了什么,增添了什么?

问5:为何第四段中说到妙龄十八时是“如花似锦,韶华灿烂”,而第五段却说青春岁月是“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

四、学生思路整理预习作业,部分展示。

教师示例:

自然:季节交替(六月、九月)→人生:岁月流转(青春、成熟)

线索:“变”。

五.小结:“草莓”在文中的作用。

1.引发联想的触媒;

2.象征。

六、作业:让学生们从生活中寻找一个物体作“触媒”,展开联想,阐发一种人生(生活)哲理,并能写成300字短小散文。

教后感想

执教《草莓》后我有三点感想:

1.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课堂探究的重点是学生的质疑,如果他们不会质疑或者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那么,课堂的探究只能停留于表面和肤浅;课堂探究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对于文本不感兴趣,不能深入挖掘,那么,课堂的气氛势必沉闷,探究的质量也很难提高。

由于高一一年的预习质疑的训练,到了高二,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有很大提高,因此,本课的重点探讨的问题均来自学生,这些问题能切中肯綮,也的确是本文阅读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为课堂的成功探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仍不可忽视。

以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贯穿整个课堂,学生若积极参与,课堂必然很是热闹。但是,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吃透教材,不能高屋建瓴,做到心中有数,那么,也会造成放任自流、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局面,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一味肯定与表扬,学生不能有真正的收获,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因此,我在备教材备问题答案的同时,也备学生可能理解到哪一层面,为此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把他们的回答再引向深入。

3.一堂课的教学环节和达成的目标不能过多过重。

对于四十分钟的课堂,如果预设环节和目标过于繁多,面面俱到的同时也只能蜻蜓点水。《草莓》一文,文章结构思路、作者阐发的人生哲思、诗意优美的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可以是课堂上探讨的重点问题,但我根据学生的需要,把“草莓在文中起到的作用”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自然就引出了文章主旨,至于诗意的语言,在课堂过程中通过齐读、散读、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

虽然,我自觉《草莓》上的并不完美,但从下课时学生们的掌声中,我感觉到他们对于自己的创造的课堂效果是满意的,我想,语文课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学生热爱语文,比标准答案更加可贵!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