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例文的教学个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包文新2008、3、11

学习目标:

学习有关屈原、楚辞的文学常识;

理解课文如何运用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如何通过比兴象征来表现自己的政治遭遇的——鉴赏屈原形象。

一、导语: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这段话揭示出一个发愤著书的创作动机。

二、了解“风骚”“楚辞”和“离骚”的内涵:

1、“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里的“离骚”。《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风骚”后借指文章之事、文学之事,也指文采。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2、班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按照司马迁、班固的解释,离——通“罹”,遭遇;骚——忧愁。

近世学者,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钱钟书认为有两层含义:

一是“骚”(忧愁)而欲“离”(告别);

一是“骚”而欲“离”不能,弃置而复依恋,无可忍而又不忍,欲去还留,难留而亦易去。

总之,《离骚》是抒发忧国之思的浪漫主义杰作。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译成诗歌。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5、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四、整体把握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1、①重要词语(投影)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3、出示《离骚》节选原文和译诗

我是古代帝王颛顼高阳的后代,

我的伟大先父名叫熊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 

恰是庚寅之日我从天降生。

父亲端量我初降仪表,

通过卜卦赐予我美名: 

给我本名叫做正则,

给我表字叫做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

又兼备外在的美好才华。 

身披芳香的江离和白芷,

编织秋天的兰花当佩缨。

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 

岁月不等我令人心着慌;

朝霞中拔取山岭的木兰,

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

日月飞驰一刻也不停,

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

 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 

我唯恐美人霜染两鬓。 

为何不趁壮年摈弃污秽, 

为何不改变原先的法度? 

快乘上骐骥勇敢地驰骋,

让我来为你在前方引路。 

四、揣摩探究 :理解、鉴赏“比兴”诗歌知识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寄托象征”,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寄托象征”,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一)1、例说比兴的概念和分类

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也广泛运用于古代诗歌中。按照朱熹的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发端

比有局部之比,有整体之比。局部之比,是一般的修辞格。

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整体的比,即整篇用事物作为比喻,如《硕鼠》借对硕鼠的诅咒表达对奴隶主贵族的痛恨和决绝之情。因为整体用比,也称比体诗,实际上用的是寄托象征的手法,这在《诗经》中不多见。这种整体之比也含有兴的功能。

2、兴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歌曲的引子,引起所咏之词;二是启发、诱发联想的作用。一种是单纯起兴,只起发端作用。

如《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还有一种是此物不仅引起联想,而且与后面的诗意有比喻的关系,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在河之洲。”以水鸟相向和鸣其兴,喻君子淑女。后一种其实是兴而比,实际上是象征兴象了。

比和兴属于两种心理现象,其共同心理机制是类比联想,兴是习惯性联想,这种习惯性联想的套语往往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只是后来逐渐“遗失”了联想、象征意义。二者有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3、屈原的《离骚》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比兴从简单的以某物比某物、或者触物起兴的朴素状态发展到象征、寄托的高级状态,即以香草美人寄托一系列政治遭遇、政治理想。

4、象征寄托理论。中国古诗词的象征理论是从对《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的解释发展而来的。清代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寄托是一种借托客观事物,以隐喻构成艺术形象,从而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的特殊表现手法。晚清词论家陈廷焯把寄托称为“兴”,“所谓兴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看重作品寓意的不确定、多层次和多指向等特征。

象征寄托的作品,例如: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春蚕”“蜡炬”象征对爱情、事业的执着追求。

(2)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那人”,是词中的幽独佳人,象征词人追求的不同流合污的政治理想,也象征一种人生、治学的最高境界。

(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咏雁》)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词中的“孤鸿”“幽人”互喻,象征义有多中说法,有爱情失落说、自我失意说、政治挫折说和放弃仕进说,可谓“寓意高远”。特别是后者,“孤鸿”“幽人”的意象分别来自《易经》中的《渐》卦和《履卦》,运用这两个文化意象,透射出苏轼在遭遇政治极大打击后渴望归隐、得以避祸的心态。

(二)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 

(三)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结合屈原的生平和诗句,说说屈原投江是否有损之中品质和气度。

1、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览揆余初度兮)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余若将不及兮;来吾道夫先路) 

2、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他形容枯槁,行吟泽畔,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抱石沉江。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3、讨论屈原投江是否有损之中品质和气度。

引导视角:

屈原一定会死;屈原又不该死;屈原的人格价值通过投江保全。

相关资料:

(1)屈原楹联

君不见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信见疑忠被谤高扬娥眉观四荒。

(2)梁启超评屈原投江

“彼之自杀实其个性最猛烈最纯洁之全部表现,非有此奇特个性不能产此文学,亦以最后一死使其人格与文学不朽也。”

(3)毛泽东评屈原投江

艾蒿太盛兰椒少,举身投入万里涛。

(4)方智范评屈原投江

“屈原的悲剧就在于,其为人志洁行廉,却至死不能容于世。屈原投江,是以个性的自我毁灭,来换取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显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巍然存在。”

五、归纳《离骚》教学内容。 

(1)楚辞体诗歌的基本特征;

(2)比兴象征手法在课文和古诗词中的运用;

(3)屈原的诗歌形象。

六、研究性学习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