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人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围绕新闻题目质疑、探究。 2.发现本篇新闻与常见新闻的不同。 3.引导学生认清法西斯的罪恶,记住历史惨痛教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图片、网络等资源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 2.质疑、发现、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斯维辛,这个位于波兰的被称为人间地狱的地方,已经永远的与世界历史以及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联系在一起,成为全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我们不妨跟随同学们搜索的资料图片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音乐的引领下走进奥斯维辛。 (配乐图片展示) 关于奥斯维辛,曾有人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奥斯维辛之后,诗已不复存在。”诗已不复存在,而存在的应该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在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所写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去寻找答案。 但看到标题,当我们想要寻找答案时,文章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对此,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 二、质疑 (一)围绕题目质疑 1.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男女生朗读7-16段,然后自主解疑) 明确:看到了:集中营的毒气室、焚尸炉、雏菊花…… 感受到:恐怖、震惊、压抑、窒息、同情…… 重点品味:“雏菊花”:特写耐人寻味,感到一种希望 “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够了:无法再承受这种悲惨氛围了;集中营中远不止这些,知道什么是法西斯了。 3.为什么还要报道? “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一种不安的心情”,什么使命?(牢记历史) (齐读第6段) 二、围绕特点质疑 在了解了这篇新闻内容的目的这之后,我们不妨将它与常见的新闻作个比较,这时你又会有什么疑问?(以自由结合的方式你问他答或自问自答,然后请同学将自己的问答过程呈现给大家) 明确:新闻强调及时性,而这篇新闻写的却是早已发生的历史事件。 强烈的主观感受、散文的笔调。 重点品味: ①阳光明媚、儿童嬉戏的场景里提到“可怕”“居然”,虽然没有抽象的概括,但作者却用形象的笔触将自己看到的奥斯维辛和平景象时的反思-即和平时代的人们啊千万不要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深情地表达出来。 ②“二十多岁的姑娘”作者在一排“表情木然”的囚徒照片中,单写了一个年轻的姑娘,“长得丰满,美丽,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张照片也会在人们心中引起一连串美好的情感体验。然而,当人们想到这个象征着爱情和幸福的美丽姑娘连同她追求的梦想竟被残暴地毁灭的时候,那内心的痛惜之情就会交织着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从情感的深层体验中喷涌而出。 ③“在奥斯维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在奥斯维辛作祷告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不可能祷告忏悔;而无辜的人们更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作者对法西斯的愤慨与强烈的控诉溢于字里行间。 三、感悟: 既然作者在访问这时之后一定要写这些内容、写出这些内容感受不可,并且觉得只有这样写出才能让人们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那么我们在学过这篇新闻之后,是不是也应该想些什么,那才对得起我们的良心,不负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呢?读完这篇新闻,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在课文下面,作为对自己永久的提示。 (学生写感言,交流) 总结:听了大家的感言,觉得罗森塔尔新闻中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沉感情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感情震憾,恐怖与快乐、历史与现实、善良与罪恶时刻召唤我们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关于和平的向往、关于灾难的记忆。至此,《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很好地诠释了奥斯维辛之后,应该存在些什么样的命题-这就是铭记历史应该成为我们人类永远的责任和使命。我想,这也恰恰是这篇新闻被视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篇章”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那么,奥斯维辛之后,我们又该做做些什么呢? 四、探究 1.结合所学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读后感。 2.分别浏览南京、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网站和相关电影作品,以《两个民族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观后感。(教师展示两个纪念馆的相关图片) 提示:看完这些画面,你又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质疑) (教师提供参考材料) [参考材料] 1.www.nj1937.org www.yadvashem.org (南京、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网站) 2.《南京》张纯如(美) 3.《情感如何记忆南京》(三联生活周刊2007.7) 4.《历史漫谈:真实的奥斯维辛数字》 5.《为什么德国纳粹要杀尽犹太人》 6.电影推介:《南京》(美)、《南京梦魇》(美)、《南京大屠杀》(中)、《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家》 (可在课后探究后提示: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和以色列的纪念馆网站,以及为世界广为知晓的《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家》、《南京》等作品中的共性是什么?他们都融进了个体的主观情感记忆,这或许引证了匈牙利作家、被屠杀的犹太人的幸存者凯尔泰斯•伊姆雷说的:“我们只有在感性想象力的帮助下,才可以对大屠杀不可思议的事件形成一个较为真实的认识。” 而不是“关于死亡的庸俗行为艺术”。) [板书设计] 质 疑 解 疑 看到了: 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感受到: 情感 使命感 为什么还要报道? 铭记历史 不安的心情 与常见新闻有什么不同?历史、散文、参观者(作者)的感受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