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课题 《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学习(课外搜集关于“文革”的资料以及历史上伟人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例子,课上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研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共同研读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1、认识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状况,感受作者忏悔的勇气、气度与真挚而深沉的情感,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文革”的批判。 课时安排 2 教学用具 PPT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用一部电影的片段 2、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宦家庭,2005年10月17日于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巅峰。 主要作品:①长篇小说:《灭亡》(第一部长篇小说)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②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 ③散文集:《随想录》(5集)、《新声集》、《赞歌集》 介绍《随想录》:“文革”结束后,巴金开始创作《随想录》。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人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0篇《怀念胡风》,历时八年,共完成42万字。在《随想录》中,巴金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同时,他又对全民族在“文革”中的病态思想和知识分子为自保而出卖朋友、出卖良知的行为作了思考与分析,表现了一位世纪伟人的良心与勇气。 《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社会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伤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二、整体感知 听课文的朗读,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1) 2、小狗包弟的来历 (2) 3、包弟在“我”家的七年时光 (3~6) 4、包弟惨遭厄运 (7~9) 5、包弟之死带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10~13)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三、内容探讨 本文要写的是小狗包弟,作者为什么要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①引出下文 ②形成对照 ③普遍现象 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上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第3段) 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第3段) 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第5段) ①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 聪明可爱,善解人意,喜欢和人类相处,依恋主人,讨人喜欢。 ②作者为什么反复表现包弟对人的友好和依恋? 包弟把人类当成朋友,越聪明可爱,其不幸越能引人深思。 课文第4段“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请谈谈句中“每次”、“总”、“讨”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每次”“总”说明了次数多,很频繁,从不例外。 “讨”说明了得到一点骨头需要以尊严为代价,毕竟作者的妻子萧珊也是知 识分子,“讨”骨头是需要勇气的。 这些词语表现了萧珊对包弟的喜爱,从而表现了人与狗之间关系的融洽。 “您的小狗怎样”,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形下出现的,当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 欢……看到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 ……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 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①轻松愉快;②感动;③担心,沉重的心理负担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a、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艺术家“里通外国”) b、奢侈(特定时代) ②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A. “包袱” B. 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 课文第8段作者说“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 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作者为什么“暗暗地”流泪? ①包弟命运未卜,“我”自身难保→伤感→ “暗暗地”流泪 ②“半靠边”状态,受监视→只能“暗暗地”流泪 “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剖”二字有两层含义: 1、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作者像包弟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任专制者“解剖”。 2、作者为了自保而送走包弟后对自己灵魂的“解剖”,也是作者自己深刻的反思。 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 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无缝的砖墙”有什么意味? 说明“文革”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大了,隔阂加深了,表现了“文革”对人类心灵的扭曲与伤害。 “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谈谈你的理解。 “我”送走包弟,十几年来一直内疚,受煎熬,为了“赎罪”,“我”必须“给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欠债”,而“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今后的日子“不好过”。 但是,与过去的十年相比,这“不好过”又算得了什么,那“十年”都挺过来了,还怕别的困难吗? 这两句话表明了作者反思过去的痛苦和必须反思过去的决心。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 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 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我们该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 作者勇于反省,敢于讲真话,对包弟表示深深的忏悔,这是一个经历了社会动荡而保持着清醒头脑的老人,在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 四、总结 感情线索: 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悲伤 与包弟的亲密接触→欢快 不知如何安排包弟→忧虑 刚送走包弟→轻松 送走包弟后不安心→沉重 至今心不得安→歉疚 仔细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反映“文革”的素材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单单选取 了一条狗的故事? 2、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3、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4、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①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暴露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②狗对人的忠心与人对狗的背叛形成对比,从而揭示“文革”中人性的扭曲。 ③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 2、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自私? 同情,理解? 3、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引起人们对“文革”的思索,呼唤良知,唤醒人性。 4、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严于解剖自己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敢于讲真话 为人真诚正直 值得敬佩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