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外国诗三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鐠囧墽鈻奸崥宥囆為敍锟�妤傛ü鑵戠拋顔款啈閺傚洤鍟撴担婊冪碍閸掓瀵查弫娆戔柤閿涘牆鑲蹇撳彄濞堜絻顔戦敍锟�
鐠囧墽鈻艰ぐ銏犵础閿涳拷35娑撶崄ord閺傚洦銆傞幍鎾冲瘶
閺勵垰鎯侀弨鎯板瀭閿涙碍鏁圭拹锟�
閺堝娓剁憰浣烘畱閿涘矁顕ǎ璇插鐏忕鈧礁绗€瀵邦喕淇�

閺堫剛鐝幍瀣簚閻楀牏缍夐崸鈧敍锟�http://wap.yinruiwen.net  閹殿偅寮块張顒傜彲瀵邦喕淇婃禍宀€娣惍渚婄礉閸欘垳鐝涢崡瀹犲箯鐠х姴宕勬稉顏囩カ濠ф劒绗呮潪鐣屽仯閺佸府绱濋悙瑙勵劃娴滃棜袙鐠囷附鍎�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