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实录与评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手机版 | ||||
执教: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第三小学张立军 评析: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康静涵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教师简介 一、教学设计说明 返回本页页首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诗相对而言易于理解,部分学生在学前就有接触。就本课而言,有学习第一首诗的基础,所以应发挥这一优势,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两首古诗,如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如,第二首诗中“含”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在教学中,对“含”字的理解要走几个回合。“含”的本意是包含,但理解至此只能是本义,教师要帮助学在字的本义与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认识。根据图画想一想诗人的位置,想一想诗人凭窗眺望的情境,从而升华对“含”的认识。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学生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及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返回本页页首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 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 生:“春种一粒粟……” 师:你背的是哪一首? (生沉思) 师:谁来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还有谁想背? 生:我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 (学生举手踊跃,又一位同学背诵。) 师:不错。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 [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还知道别的吗?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 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还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吗?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同时板书) 师:我们已经学过《瀑布》一课,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学提纲。(打出投影片)谁来读一读? (生读自学提纲。自学提纲: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按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又读,有了进步,群体练读。) (公开课上再次给读得不够的学生以时间,让其练读,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教风朴实。) 师:就这样边说边读,还有读懂的内容吗? 生:我把整首诗都读懂了。 师:可以说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师:他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词吗? [启发学生注意听,及时发现同伴的长处。同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生:……“飞”,他说的是飞快的意思。 师:不错,对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张。 师:那你想怎么说? 生: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大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 师:他也有一个词补充得好…… 生:“好像”! 师:对。就是这个“疑”字,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就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 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板书:疑)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了个“疑”字。 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温故而知新。这里不但扎实地解决了“疑”字,而且通过运用,使学生感悟到李白诗词的风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师: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想象这景象,自己带着感情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为什么这里说“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不说“像是银河落九天”? 师:谁帮他解决? 生:因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师:(转向提问的学生)你比较一下,同一个意思,用哪个字好呢?可以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的想象力。 生:用“疑”更好。 生: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这两个问题提得多好!质疑环节得到落实。值得称赞的是,对学生的提问,老师发动全班同学思考,解答,不包办代替。] 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板书:生) 生:因为这里还有产生的意思,所以用学生的“生”。 师:对,可以综合着理解,先产生而后升起。明白了吗? (学生会意点头) 师: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壮观的景象只有远望才能一览无余。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己放开声音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谈,指名读。)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 生:(齐喊)想! (放录像,同时点出画面中的“生紫烟”、“挂前川”。) 师: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再次练读) 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学生有表情带动作地练读统背,后集体背诵。) 师: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很壮美的图画。那么《绝句》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你们自己读几遍第二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学生自由练读) 师: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这一环节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受到他们的欢迎。] (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方式自学《绝句》,老师巡视指导。) 师:画画的同学可以继续画,选用其他方式的同学能先汇报一下吗? 生:我用说的方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谁能帮忙? 生:应该说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转向前—学生)可以这么说吗? 生:可以。 师:请你继续。 生:门口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不错。其他同学想一想,如果把“含”字的意思加进去,可以怎么说? 生:在翠绿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鹏在自由自在地唱歌…… 师:描述得非常生动。 生:一行白鹭悠闲地飞上了蔚蓝的天空。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赞许地点头)理解得好。谁知道“含”的本义是什么? 生:(抢着答)包含! 师:刚才这个同学的描述好在哪儿? (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加深了理解。) 生:他说得自然生动,不死板。 师:对,这样解释就把诗的意境描述出来了。还有用其他方式汇报的吗? 生:我用读的方式…… 师:画画的同学停下笔来,我们一块儿来欣赏。 生:(大声)“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两只小鸟欢叫跳跃,这句诗该怎么读呢?你们试一试。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一生读) 师:对前两句,有没有不同的读法? 生:(轻快地)“两个黄鹤……” 师:(赞许地)好啊!连诗人愉快的心情都读出来了。大家再试一试。(学生再次自由练读) 师:这景象在同学的笔下也已经画了出来。谁来展示? (实物投影展示一学生的简笔画) [这几个回合中,老师的激励语言很精彩,学生学得很开心。 ] 师:请你用诗句描绘一下你的画。 生:(指着画上的景物)这是“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那诗人在哪儿呢?(众人笑) 生:(沉思片刻)诗人应该在房子里。 师:干什么呢? 生:在望着窗外的景象做诗。 师:(满意地点头)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师:如果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生:柳树可以添上绿色。 师:什么样的绿? 生:翠绿。黄鹤可以加上黄色。 师:好,这样的色彩才够明快。再看诗句,还有没有? 生: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 生:船是土黄色的。 生:房子是…… 师: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学生们沉思) 生:黄鹂的叫声画不出来! 师:对,这是听不到的。继续找。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白鹭飞时的动作画不出来。 师: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的想力。咱们来一次画配诗,同学们可以用诗句来描绘这幅画。 [总结得准确、适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启发学生体味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感受到语言的深蕴,这种审美教育对学生终生有益。] 生:(看着图画,练习背诵,纷纷举手。) 师:不少同学想试一试,咱们一块儿来背诵。全体起立,背诵时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全班同学放声背诵) 师:回去继续背诵这两首诗。李白流传至今的诗大概有九百九十多首,杜甫流传下来的大约有一千四百多首,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好吗?下课! [这种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内容,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信息量,培养了自学能力。] 总评: 张立军老师执教的这节课,40分钟学习了两首古诗,容量大,方法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张老师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他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自学提纲的设计,符合四年级的要求,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疑’是“像”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张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转向全班学 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绝句》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张老师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张老师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庐山瀑布,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张老师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观察点的巧妙解决:“我应该站在哪儿望着庐山瀑布来吟诵这首诗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观察点后,老师仍引导到“再看一看题目,还有补充吗?”这些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执教教师简介 返回本页页首 张立军:男,30岁,小学高级教师。区级语文学科带头人。1993年在区首届“金秋林”青年教师教学邀请赛中获语文学科一等奖。1995年在北京市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1999年获北京市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全能一等奖。1999年在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曾多次在市、区作教学观摩研究课,其中《麻雀》《观潮》两节教学示范课,先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教育电视台播出。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