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理解的三重门(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邛崃二中 散文阅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历年高考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每年高考语文卷的现代文主观阅读题材,都是散文,而且占的分值比例还比较大,23分,1/7强。但是,纵观近年来高考专家对现代文的得分分析,总体得分不高。那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散文阅读理解的有效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呢?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与探究,以及在阅读中的个体体验,我认为,实现散文的有效阅读教学,要授之以渔,给予学生通向散文之门的四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抓住标题,我们就可以从中看出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作者可能的情感倾向。例如2006年北京卷的《给“书虫”当夫人》,以“书虫”作比喻,突出丈夫的书多、爱书、爱读书的特点;给“书虫”一词加引号,表示特殊的称呼和含义,运用拟物手法,显示了作者对丈夫的亲昵与自豪。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读懂了这个题目,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旨就很容易把握了。比如从 《故都的秋》的标题中,就可以从中看出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秋,是北平这个地方的秋景;由“故都”一词,我们又可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是热爱,是向往,是深深的眷恋,是惆怅和失落。而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稍作浏览,结合文章内容,不难明白标题中的“你”其实就是指大西北,可见作者的写作对象是大西北;情感倾向呢,由“总想”和“唱支歌”,可见是热爱和向往,讴歌与赞颂。《泪珠与珍珠》,标题则是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而“泪”与人的情感相关,是人的情感凝练的结晶。散文《海南杂忆》的标题中的“海南”,则点出了文章的写对象,“杂忆”之“忆”,则表现出作者对此地的情感倾向,是回忆,是怀念,也是热爱。可见,抓住了标题,就抓住了写作对象,抓住了作者可能的倾向。 第二把钥匙——文眼。巧抓文眼,是指通过文眼来把握主旨。散文的文眼可以出现在文章题目上,这在上文已经讲过,这里无须赘述;但但它更多的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它可以是依据叙述的话语,也可以是抒情或议论的语句。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仔细琢磨这些地方。比如《故都的秋》的的开头,通过“可是呵,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组排比句,作者将故都的秋的特点点得明明白白,又通过首段末句“我的不远千里,要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和末段“秋天,这北平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将自己对北平的秋的向往和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2006年全国卷《阳光的香味》的结尾,则通过农夫话“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作者通过农夫因在农村而嗅觉灵敏,能感受阳光的味道与我因在都市而嗅觉“退化”做比较,鲜明地道出了文章“歌颂劳动,歌颂阳光的生活”的主旨。如果我们能准确地抓住散文的文眼,就能准确地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对文中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关键的地方其实都与文章的主旨有关。 第三把钥匙——特征。散文的最大特点无非四字——“形散神聚”。在阅读和学习散文时,紧扣这四字,就会使我们的阅读不致在黑暗中摸索,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因为在“神聚”这一前提下,散文中那些看似天马行空、东拉西扯的东西一下子就有了归依,有了一个主心骨。何况,我们本来亦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的。这时,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做好如下几件事: 一是读前,明确这一特点的“形”“神”所指,搞清二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我们知道,“形”,是形式。“形散”,指的是散文的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句式可长可短,骈散结合,结构形式多样,更重要的,是文章之内容材料的丰富多彩。而“神”,则是中心,是主题思想,至于两者关系,就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 二是读时,要读出文本中的“形”“神”之所指,即在材料中分别指什么。如“总想为你唱支歌”一般,你首先要搞清文本写作对象“你”指什么,大致情感是什么,还要看明白文章中为了表现这个“你”,作者又写了哪些具体的对象,这些对象又有什么特点。又比如《故都的秋》的“形”就是指其中的五幅图画,即“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而每幅画面中,又有多样景物,比如“秋院”中,就有天空、飞鸽、破屋、破壁、枯草等等,可谓丰富多彩。而这一切,都是围绕其写作对象“故都的秋”展开,都是在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景的热爱、向往和眷恋之情。至于两者关系,就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这在前面的分析中已有说明,无须多说。 三是读后,要抚卷深思作者写这些材料的用意。文章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散文也不例外。那么,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作者总要选择丰富多彩的材料来表现。因此,作品中的材料,是为了表现文章的写作对象,也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也就是为主题服务的。比如《总想为唱支歌》一文,作者写了左公柳的倒而不死、反而迸发出极强的生命力,长势很好,长得很美;又写了民勤人肯吃苦、敢闯荡、内心充满渴望;还写了胡杨林死而不倒,死而不屈和戈壁石的美丽和呼唤。那么,作者写这些材料,到底是干什么呢?稍作思考,不难明白,这是为了表现大西北,表现大西北也具有这些特点。 第四把钥匙——题干。学生阅读散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也是为了提升自我的修养和气质,但最根本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应付日益激烈的高考和社会竞争。因此,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还要要求学生学会答题。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要紧紧抓住题干。因为高考语言表达题中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具有十分重要的暗示作用。 认真阅读分析题干,仔细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可明确正确的答题方向,进而就能较准确地找到答题的切入口,也就能比较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区。如02年《话说知音》之第21题,就是从故事的内容出发,从作者的角度提问,可见命题人编制习题的意图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并要求“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这又进一步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就是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唐突地劝慰他”的原因。明确了这一点,根据题目的内容,很快就能找到回答本题的区域。 认真阅读分析题干,充分利用其中的隐含信息,能寻到命题者限定的答题范围。因为命题者之所以设置题干,主要就在于限定答题内容;同样地,为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一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提示,找到文中相应的位置,然后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准确地把握答案的相关信息区。这一点,我们在习题中经常看到的“结合xx段”“联系全文”“文章第x段”等,其实就是命题人为考生提供的答题范围。 认真阅读分析题干,紧紧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还能探索题目设定的答题角度。比如04全国高考卷II之第20题“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分析题干,我们会发现,此题的关键在“作者眼中”,江南、西北的雪的特点是作者眼中的特点,感受也是作者的感受。换言之,题目要求我们说出作者的看法。又如07年高考卷II之第14题“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分析题干,我们仍然会发现,这一题的关键也在于“文中”和“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相同的特点”是作者眼中的相同点,“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也是作者的写作用意。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