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序(苏教版高一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文体知识;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流露出的真诚的友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短文寥寥一百五十字,虽短小却极尽精妙,情感真切而又表意委婉。对于学生来说,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章表层意思并不是非常困难,但要理解文章主旨,就必须要弄清董邵南“游河北”的缘由,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和作者韩愈的政治观点。 据史书记载,唐贞元年间,“仕途道塞,奏请难行”,而藩镇又“竞引豪杰为主谋”,因此许多不得志的士人相继去投奔藩镇,使得藩镇势力日益恣横。韩愈坚决反对藩镇割据,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希望统治者能广招贤才。但面对事实,他经常感到失望。处在这种政治背景下的董邵南尽管从小好学苦读,怀抱杰出才能,但几次赴长安应试都落榜。为了谋求出路,他将投奔河北藩镇。作为董邵南的朋友,韩愈不赞成董邵南投奔藩镇,去为不臣于朝廷的割据者效力,但他又同情董生的遭遇,且无力解决他的政治出路,故写此赠序。所以在学本文前,必须先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文体知识;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表层意思。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这节课,我向大家介绍一种古代文体——序。 电脑出示:序,赠序。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临别赠言,形成于唐代。 指定学生朗读。 使学生了解文体知识;引出对写作背景的介绍。 人 物 及 写 作 背 景 简 介 电脑出示: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以卓越的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董邵南,韩愈的朋友,是当时一个正直而不得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多次举进士不第,为谋出路准备到藩镇割据的河北。 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韩愈的政治观点 指定学生读人物简介。 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做此文的真正用意,把握文章主旨。 初 读 课 文 布置听读任务:给文中生字注音;注意断句。 播放课文录音。 电脑出示,检查听读: 1、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夫以子之不遇时 矧燕赵之士 恶知 出而仕 学生听读课文并完成听读任务。 指定学生读;齐读。 培养学生听读能力。 2、读句子,注意节奏: 连不得志/于有司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3、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生自由练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巩固听读基础。 疏 通 文 意 布置自学任务: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疑难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记。 熟悉课下注释,理解重点文言词语,尝试翻译句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各组中巡回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交流自学成果,探讨疑难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电脑逐段出示文章,检查学生对课文表层意思的理解情况。 各组选派代表翻译文章,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疏通文意的任务。 布 置 作 业 熟读课文; 完成课后“想一想 做一做”第一题 巩固本节课学习成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认识本文名送实留、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设疑导拨法。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检 查 复 习 电脑出示检查习题: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略) 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简答:什么是“序”? 本文是作者韩愈为什么而作的“序”? 指定学生回答 通过复习回顾上节所学知识;引出本节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把 握 文 章 主 旨 电脑出示问题: 1、对即将远行的朋友,作者韩愈怀有怎样的情感? 2、对朋友将去的河北,作者的态度又怎样?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原句,并简单做答。 考察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并引出本课教学重点。 电脑出示探究内容: 1、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与“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两处是否矛盾?为什么? 2、由作者对河北的态度可见,文中两处 “董生勉乎哉”所寄寓的感情一样吗? 3、文中第三段更是弦外有音,你能体会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吗?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点播指导。(提示学生结合文章写作背景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逐个讨论探究,全班同学交流意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真正意图。 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 析 文 章 布置听读任务:认真听读课文,体会含蓄委婉的语言特点。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学生认真听读。举例句分析含蓄委婉的语言特点。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语 言 特 点 活动设计:如果你就是董邵南,在你读了这篇作为临别赠言的文章后,你会怎么想?怎样做?(形式自由:可用内心独白抒发情怀;可用歌曲表情达意;可选择搭档进行表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设计活动内容,并选派代表参加班内交流展示。 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蕴含的真诚的友情;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课 堂 小 结 引导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交流。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概括的良好习惯。 布 置 作 业 熟读文章;能准确地翻译课文。 板 书 设 计 送董邵南序 韩愈 河北: 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今不异于古? 出而仕 董生: 知其必有合 以吾子之行卜之 ? (层层转折 含蓄委婉) (名送实留 用心良苦) 教 学 反 思 在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在充分的学生互动中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播一定要适时适度,否则就会只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