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科技类文本阅读(语文版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科技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科技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科技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1.洞悉科技类文本阅读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2.掌握解答科技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第一课时  明确考查内容及考查形式

三个明确:

作为必考阅读的备考,首先必须解决“三个明确”:

 明确考查的文本的类型          明确考查的目标与内容          明确考查的形式与题型

 一、明确阅读文本的类型

 论述类文章和说明类文章。

   论述类文章主要是指两大类:新闻评论(社论、时评、思想评论等)和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史学、教育学等等方面。

   作为高考阅读的文本材料,社会科学论文更适合于命题,因此会更多选用。比如:

  07年广东卷选用了有关教育方面的社科论文“创新与想象”,文章阐述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应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阅读材料大约1500多字。

07年全国课标卷(即海南、宁夏用卷)选用了一篇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文章探讨了“为什么时下出不了伟大的作家——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阅读材料大约800多字。

同样是课标实验区的山东,则选用《“龙城”还是“卢城”》,文章对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进行了考证,属于一篇文学考证类的学术论文。篇幅大约1300多字。

早年全国卷有一篇《铜奔马正名》,是一篇不错的阅读训练材料。文章就中国旅游标志的武威铜马的多种命名展开阐述,对“铜奔马”,尤其对“飞廉铜马”的命名给予否定,并提出了“紫燕骝”、“飞燕骝”的观点。这是一篇论辩性的学术文章。

    与新闻评论相比,社会科学论文的阅读容量更丰富,人文性更强,阅读强度更大,更适合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更得到命题者的青睐。

    同为社会科学论文,除了文本涉及的内容有所不同外,它们的写作思路也不尽相同。比如07年的全国课标卷“为什么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和07年广东卷的“创新与想象”,基本是一般论述类文章的写法。07年山东卷,则是一篇考证类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涉及的信息会更多,头绪会比较纷繁,因此,学生阅读时对其思路的把握会相对难于前两篇。而《铜奔马正名》则是一篇论辩性的文章,文章涉及的信息量更大,头绪更为纷繁复杂,而且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接触相对比较少,因此,这类文章的阅读难度较前两类会更大。07年广州市一模卷《国学谈》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记得当时学生考完后反映是:不知说什么。

    我们有时候在进行阅读训练时,不大讲究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大重视文本类型的选择。殊不知,文本类型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难度与训练的强度。因此,在进行阅读备考前,我们必须对阅读文本的类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我们的训练才能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取得更佳的训练效果。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在介绍高考卷选用的阅读材料时,都附带说明所选文本的篇幅(字数)。三份课标卷必考阅读的长度分别是:广东卷1500多字,山东卷1300多字,全国课标卷800多字。我之所以作这样的介绍,是因为,文本篇幅的长短,也与我们的训练用时有关。我们平时的备考训练,应有两个目标,一是质量目标,即答对率、得分率;二是时效、速度目标,即要按时完成。对于高考来说,没有速度的质量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们平时的阅读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做对,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说明类文章也是传统高考阅读的常见用料,如全国卷的《沙尘暴》,上海卷的《中国剪纸艺术》等(可见07年《广东考试说明》)。

不过,按《课程标准》的理念,文章可分为三大类,即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因此,作为必考阅读的文本,似乎论述类更重于说明类。

 二、明确考查的目标与内容

    作为必考阅读,它的能力要求与考点如下:

 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综合

1、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明确考查的形式与题型

   07新课标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设题情况是这样:宁夏海南卷、山东卷各设三道题,三道题均为选择题;广东卷共设4道题,其中两道为选择题,两道为简答题。就全国卷来看,07全国卷共出两套,在现代文阅读上,两套均设3道题,3道题亦均为选择题。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情况,08宁夏高考在这一块的考查上就题型设置而言,将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因此,我们的复习将把重点放在如何解答选择题上。

                第二课时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掌握“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的应试策略

教学重难点

掌握“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的应试策略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注重规律归纳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说

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学习”,它就是重要词语,如果把它理解为通过读书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又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的散文《门》,其中“开门”和“关门”便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例如闻一多《兽•人•鬼》(2000年春季招生考试选文)开头说道:“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自然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譬如1996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音乐,简直可以说文章没有读懂。

二、方法指津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原则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

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据所在句子“其残酷的程度”、“兽行”和后文所说对学生的镇压,这个“杰作”就应解释为“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2.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

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

例1:……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时,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唐弢《琐忆》)

在这段文字中,“议论”是什么意思呢?文中所说“议论”的内容不是事实。接下来引用一个成语并加以分析,再则“不敢去接近他”与上文“总之”领起的句子相对应。据此可知,这里的议论,就是造谣毁谤。

3.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

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

例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鲁迅《拿来主义》)

文中“抛给”是什么意思呢?鲁迅说“抛给”不同于“抛来”,但可称为“送来”。这“送僵”是什么意思呢?跳过一段才说“送来”的具体内容。根据“送来”的东西可知,“抛给”就是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如果不作这样的分析,“抛给”的语境义是说不清楚的。

(二)备考策略

1.重要概念的呈现方式和考查的命题方式

    阅读始于解读词语意义。理解词语的意义,既要理解其在语言体系中的固定意义,又要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意义。前者主要指词汇意义包括概念意义等;后者指比喻象征意义、指代意义等。

    科技文的写作方式通常是:用标题表示话题对象(核心概念),在文章开头点明话题进行定义诠释,行文时反复呈现核心概念或重要概念,文章结尾处常常对核心概念的效能作用及未来前景进行表述。如2005年江西卷的选文的核心概念是“太阳风”,标题、开头、文中、文末均有出现,在文中出现了16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概念词语一般是名词性术语,对它的准确认知,通常是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的格式是:被定义者(种概念)=种差+属概念(定义概念),如2000年对“克隆”的理解。2003年对“温室效应”的理解。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中有关重要信息,进而揭示概念特征的有关信息。

下面我们以2005年江西卷科技文阅读题为例,分析重要概念的呈现方式和考查的命题方式。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太阳风

太阳风是1958年由人造卫星测得,并为美国科学家帕克等人首先发现的。1962年,"水手2"号飞船获得的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1964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发表了一篇杰作《太阳帆船》,公开提出利用太阳光子流形成的太阳风扬帆碧空,实现星际航行。这个设想很有"刺激性",很鼓舞人。1994年11月2日美国航天航空局为此专门发射了一艘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耗费2亿美元,用来对太阳风进行为期3年以上的观测研究。

那么,什么是太阳风呢?所谓太阳风,指的是                                               。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稀薄的等离子体组成,粒子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000万至10000万个,温度约为15000摄氏度。由于太阳温度极高,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驱使这些由低能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等离子体不停地向行星际空间运动。这些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达到每秒350公里以上,最高每秒达1000公里。尽管太阳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要大28倍,但这样高速的粒子流仍有一部分要冲脱太阳的引力,像阵阵狂风那样不停地"吹"向行星际空间,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太阳风"。

科学家根据对太阳风的基本特征的了解,现已查明:太阳风的风源来自"冕洞"。"冕洞"是日冕表面温度和密度都较低的部分,在X光射线和紫外线下看起来比周围地带要暗,就像是一个个的黑洞,不间断地出现在太阳"两极"地区。随着太阳旋转而旋转的冕洞,如同草地上浇水的水龙头,把太阳内部爆发产生的"高速等离子流"抛向太空。由于太阳自转会合周期是27天,因此,每隔27天,源于冕洞的"太阳风"就会"扫过"或"吹向"地球一次。"太阳风"从太阳"吹"向地球,一般只需要5至6天的时间。它一直可以"吹送"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日冥距离"(约合50个天文单位,即50×1.49亿公里)的4倍处,才被星际气体所制止。

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会对地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磁层的外形像一只头朝太阳的"蝉","尾部"拖得很长很长。

而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可以激发地球上南北极及其附近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原子。这些微粒受激后,能发出多种形态的极光。巨大的冲击还能强烈地扭曲磁场,产生被称为"杀手"的电子湍流。这种电子湍流不但能钻进卫星内部造成永久性破坏,还能切断变电器及电力传送设施,造成地面电力系统全面崩溃。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还会使地球上空电离层受到干扰,引起磁爆,给无线电短波通讯、电视、航空和航海事业带来不利影响。太阳风也会引发磁层亚暴。在磁层亚暴期间,距离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高空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真空放电和高压电弧,给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带来灾难,甚至导致卫星殒灭。1998年5月发生的一次太阳风使美国发射的一颗通讯卫星失灵,导致美国4000万个寻呼用户无法收到信息。

7. 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B.从太阳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D.从太阳发出的会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球磁场原本是条形式的。 

B.磁层中有固定的区域,其形状是扁而不对称的。

C.没有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磁场是不会变化的。

D.地球磁层的形成需要具备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两个因素。

9.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阿瑟•克拉克公开提出了利用太阳风实现星际航行的大胆设想,美国航天航空局则耗费2亿美元来对太阳风展开进一步的观测研究。

B.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其温度极高可达15000摄氏度。因而会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 

C.尽管太阳的引力很大,但速度极快的带电粒子流还是有一部分像狂风那样"吹"向行星际空间。

D. 强劲的太阳风强烈地扭曲磁场所产生的电子湍流能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大的破坏性。

第7题把“太阳风”(这是种概念,是被定义概念)解释为“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这三个限制语揭示了本质属性,是种差)带电粒子流(这是属概念,也是定义概念)”,就揭示了太阳风的本质属性,属于定义。比较四个选项,你会发现它们的被定义概念和定义概念都是相同的,不同在于种差部分有的选项缺漏了重要信息。目前这类题目的命题方式大多要求一个选项只揭示核心概念或重要概念的某一个重要属性而非本质属性,如2006年天津卷把“锰结核”解释为“含有丰富的锰、铁、铜等金属元素的海底团块”,就只揭示了某一重要属性,只是一个诠释,此类题要结合信息筛选技巧进行解答。

2.与概念意义考查有关的逻辑分类法和指代意义法

    (1)逻辑分类法

    【例2】2003年“语文资源”高考模拟题

     去年3月,鱼类和野生动物署将11只喂养的墨西哥灰狼放至阿帕奇国家森林公园。过去二十年里这类灰狼灭绝于美国西南部,但濒临灭绝物种法案将其定为非必要实验性动物,从而衍生了农场主无法区别重新引进物种与野生物种的问题。但去年12月美国一地方法院宣称非必要实验性动物指定违反了濒临灭绝物种法案,灰狼应从公园中赶出去。这意味着灰狼将会被无区分能力的农场主射死。               类似之事在西南部也有发生。新墨西哥州饲牛者协会已签约决定停止重新喂养灰狼,他们认为墨西哥灰狼每年会杀死3千头牲畜,西南地区仍存有灰狼,野生物种同喂养物种共存会对自然群落基因造成威胁。时隔不久,墨西哥狼保护组织对此协议提出异议,认为不存在辨识野生物种与喂养物种的问题,因为野生灰狼已完全灭绝。

两段中提到“非必要实验性动物”“引进物种”“野生物种”和“喂养物种”四个概念,对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必要实验柱动物”就是“引进物种”,不是“野生物种”。

B.“引进物种”也就是“野生物种”,不是“喂养物种”。

C.“非必要实验性动物”就是“野生物种”,不是“喂养物种”。

D.“引进物种”不是“野生物种”,也不是“喂养物种”。

    解析:“野生物种”包含“非必要实验性动物”这个概念,“喂养物种”包含“引进物种”这个概念,它们都属于属种关系;“野生物种”和“喂养物种”(非野生物种)是矛盾关系概念。答案是C。

    (2)指代意义法

    前些年,高考命题者—直注意通过阅读试题考查考生指认代词或有关词语所指代的对象内容的能力。近年来这种考查有所弱化但不久仍会被强化,2006年湖南卷第7题就间接考查了考生的指代能力,如:

   【例3】阅读下段文字,完成5-8题。

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对一些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的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衰老过程。在果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命长的品系,这些果蝇的代谢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的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增加,有的对饥饿、干燥、高温的耐受能力提高,但这种寿命的延长是在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且幼虫密度很高、食物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这些抗逆境的能力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因此衰老有多种机制,延长寿命的途径决不止一种。果蝇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的。

线虫是在完成发育以后,主要是在生殖以后开始出现衰老的,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以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这表明生物体存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在果蝇也发现了与寿限有关的基因。

人类有一种早衰综合征,患者儿童期情况很正常,在青春期间生长延缓,以后很快就出现衰老。这种疾病的基因已被克隆,基因编码的1432个氨基酸的序列,同DNA螺旋酶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又表明这两种蛋白质也许有相似的功能。DNA螺旋酶参与DNA的代谢,因此,推测DNA代谢发生缺陷可能是病人出现早衰的一个因素。这个例子说明,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

总之,衰老和寿限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随机的,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则是遗传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或是参与细胞的生存和损伤修复,或是参与对老年性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可从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研究策略来探究衰老和寿限的遗传机制,提示相关基因的功能,尽可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最近有人说,把人的基因组图谱弄清楚了,人可以活上500岁甚至1200岁。依据无非是上面提到的果蝇和线虫的实验结果,并以此来推算人类的寿限。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让人尖减少疾患,健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纪追求的目标。

5.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定的。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C.线虫的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都可使其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D.目前还不能断定DNA代谢发生缺陷是导致早衰综合征的因素。

7.“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

A.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B.果蝇的幼虫密度很高。

C.果蝇的食物受到极大限制。                D.果蝇的寿命受多基因控制。

  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对语句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题时必须完成两步,第一步首先解决“这种说法”指代的对象,第二步弄清“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内容。首先“这种说法”指代的对象是文中第四段的“最近有人说,把人的基因组图谱弄清楚了,人可以活上500岁甚至1200岁”并由这“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得出了“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的推论。由此可知,这“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当为“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三、理解重要词语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脱离语境,望文生意。这里换一个角度说三点:

1.注意相同词语的不同指向

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是明确甚至是单一的,但是作者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赋予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辨别。譬如1997年高考全国卷所选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首段共用了五个“内容”,要求辨别其中的三个“内容”所指是否相同,这就不能仅看词面而妄断,需要运用上面所介绍的方法加以辨别。

2.注意不同词语的相同指向

有一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毫不相干。但是作者为了追求语言的变化,有时会给不同词语以相同的含义。譬如“辖制”和“影响”的词典义是不同的,但在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却有了一致的意义。都是表示“管束“的意思。像这样的语言现象不能不分外留心。

3.注意非词语题所涉及的词语

文章中的有些词语,命题并不是放在词语解释题中考的,而是其他试题涉及的,这也应该注意。譬如2001年所选《铜奔马正名》第17题要求辨别“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原文运用“未惬人意”、“更属不妥”,而选项改为“不能令人满意”、“更逊一筹”。有一些考生却不能认定其对错而误判。又如2003年第10题是一个“推断题”,不少考生看不出“台风将远离日本”与原文“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之间的差异而误判。 

 四、典型例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07浙江)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

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乐音”属于听觉,“水灵灵”属于视觉,根据第二段“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的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007年全国卷2)

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它是由地球上生命以其环境相互作用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进化而形成的,是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难以估量。因此,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一项全球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宣言,目的是为了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固有价值,尽最大可能维持、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

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许多热带岛屿和其他一些陆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现存的500—1000万种生物仅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几十亿种中的少数幸存者。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弥补的。这不只是直接减少了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采取有利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 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B.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

D.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A. 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 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D. 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五、巩固练习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07辽宁卷)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并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的技术,只有主观愿望是不行的。但脱硫技术不会从燃烧煤的过程中自动生长出来,研究与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6.下列不屈于作者对弗洛姆“第一原则”评价的一项是

A.第一原则事实上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而这一逻辑是片面的。

C.如果应用这一原则,那么,势必会放弃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

【答案】 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对“第一原则”有一个基本理解。然后,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关于“第一原则”的相关信息。再分析各个选项内容与相关信息的异同,进行判断。

下面分析各个选项:

A项,第2段中有这样的表述:“‘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显然是“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项,从第2段中“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这样的表述,可以得知第一原则提出的逻辑是片面的。

C项,第2段中有这样的表述:“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这里“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就是指“应用这一原则”。

D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第2段中是“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而不是单指“第一原则”。故选D项。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07北京卷)

“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核心竞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核心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Core Competence” 译成“核心竞争力”的误区所在。人们常常说,“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核心竞争力”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渠道”、“劳动力资源”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诅咒”。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石油的诅咒”的说法。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核心能力”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被诅咒的命运”。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这就是“核心能力的诅咒”。       

14.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B.核心能力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

C.核心能力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很大。

D.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对应的检索区间主要是第1段,答案是D。A项对应第1段第4句“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其意是“有关”,而选项中却说“无关”。此乃“猴吃麻花——满拧”。B项对应第2句前面的两个“……不是……也不是……”。选项错在“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其意又与文本大相径庭。C项对应第1段第3句后面“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选项与文本之意又相反。D项前面“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应第1段第2句——“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正确概括;D项后面——“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应第4段的第3句和第5句的前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两处信息的正确整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目。(07江苏)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j-~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4.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法

B.汉学虽然有容易得到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

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阶段。

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

5.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西方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而同归”中的“殊途”、“百虑而一致”中的“百虑”。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

D.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第4题。解说略。第5题B。 解说:与题干相关的信息区间在第二节。从全文来看,第一节讲的是“汉学的概念”,第二节讲的是“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即对话精神”,第三节讲的是“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根据第一节中“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和第二节中“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可以看出。

                 第三课时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教学目标】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一知识点的应试策略

【教学过程】

一、明确“重要句子”范围

1.从形式上说,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单句和复句)。

    (1)要分析单句内部的成分及其意义内涵。

    (2)还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提取意义内涵。如2005年江西卷第8题(上边已给出):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球磁场原本是条形的。B.磁层中有固定的区域,其形状是扁而不对称的。

    C.没有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磁场是不会变化的。D.地球磁层的形成需要具备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两个因素。

    (画线句子为: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句子之间关系和内涵以及信息筛选能力。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关键是看其在文中起何作用。就是说要比照该句和前后其它各句的关系。这样一看,画线部分的句子是对上面的句子“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的进一步的诠释,前后之间是顺承关系,即“太阳风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具体结果就是——“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得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整个画线句子表现了这样的关系和内涵:强大的太阳风破坏了地球磁场并使其变形,因此形成了地球磁层。可见,这个句子透露出的信息就是:“太阳风”破坏“磁场”形成“磁层”。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变化是地球磁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只有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未必会有地球磁层的形成,但是有了地球磁层的形成这个结果,一定会有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变化这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这样一比较:正确答案则只能是D。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说A、B、C都说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意思。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前三个选项的问题,从而选出正确答案。但是答案有瑕疵,若拟为“地球磁层的形成需要具备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变化两个因素”就更加严密了。

2.从内容上说,内涵丰富的句子,如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文章的中心很多时候是通过文中的语句来表达的,这些重要的语句被称为关键句。阅读文章,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荷塘月色》的中心句是文章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还要注意抓住体现文旨、不可或缺的关键句。 

3.从位置上说,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

    首先要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文中重要句子,一般有其位置或特点:揭示段意的重要语句,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尤其是在社科论说文中,要抓住带有结论性或概括性强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要抓住文章挈领性、过渡性的、总括性的语句以及可以区分段内层次的句子。    

4.从表达上说,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或内涵较为丰富的重要句子等。

    如1999年全国卷选文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问: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答:                                   

     要能准确解答这道题,必须结合本段上下文的语境分析才能回答,上文中的“集体的创作”“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万刀齐发,……那便处处是伤痕”等语言信息十分重要。下文谈的是有关创造人的环境问题,综合起来看,全句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有了对上下文的理解,可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从理解修辞格入手,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二、方法指津

1.从复杂单句看,要特别注意显示信息功能的词语,如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程度副词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筛选其所表达的信息,另外还要具有压缩句子主干的能力,删繁就简,迅速把握长句表达的主要意思。

2.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看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复指、总分(分总)、说明(含阐述、解说、指代)等。    

3.明确中心句通常所处的位置,关注文首、段首或文末、段末,关注提挈句、结论句、过渡句等,要能够提取关键句。

4.对于含义丰富隐晦的句子,可以采用横切三段的方法,进行信息扫描检查,发现谬误;也可以采用纵劈两层的方法,分析检查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从而全面准确把握句子含义。

三、典型例题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07山东卷)。

“龙城”还是“卢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他,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具佳的境地。

7.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

A.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答案】C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等级为B级。

【解题思路】: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所以C项没有象征意味。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07北京卷)

“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核心竞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核心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Core  Competence”译成“核心竞争力”的误区所在。人们常常说,“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核心竞争力”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渠道”、“劳动力资源”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诅咒”。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石油的诅咒”的说法。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核心能力”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被诅咒的命运”。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这就是“核心能力的诅咒”。

16.根据文意填空。(   )

     文章说“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这是因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可能来自____, 以及其它外在因素。

     16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检索区间在第2段。要注意题干中“以及其它外在因素”的提示作用,从而确定横线处要求填入的应是“外在因素”。其第5句话正是对题目划线句原因的解释。句首“特别是”三个字是表示强调的起指示答题思路的短语,考生应能按图索骥,答出“竞争的环境不公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果两空分别答“竞争环境”“竞争手段”,而不回答“不公平”“不正当”,得1分。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并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的技术,只有主观愿望是不行的。但脱硫技术不会从燃烧煤的过程中自动生长出来,研究与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7.根据文意,下列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技术的自然逻辑。

B.人类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技术必须为这个最高目标服务。

C.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人和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

D.技术应当为人谋利,所以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有一个基本理解。然后,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关于“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相关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与相应选项的内容比较,进行判断。下面分析各个选项:A项,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题干要求“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但这里只有对“人是主体”,而对“技术是客体”却避而不谈。B项,分别从“人”和“技术”两个方面解说了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符合题意。C项,犯了混淆关系的错误,在第3段中“人和技术”的关系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D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第3段中有“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这样的表述,并没有说“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故选B项。  

四、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2006全国卷Ⅰ)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参考答案】5. B (A选项中提到3000这个数字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主要是指今天科学家在世界海域中所投放的漂流浮标数目,它并不属于“阿尔戈斯”方案。C选项中卫星是用来收集信息的,不能控制浮标的工作,这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了解到。D选项我们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绘制海洋气象图是科学家的一个愿景,也不属于这个方案。这道题就是典型的选项与文章比照出结果。)6.答案:B (A选项相关文句在第二段第一行可以找到,C选项可以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D选项可以在文章第四段最后一行中找到。B选项主要看文章的第二段,根据常识我们也应当了解,海洋在与大气层的关系中怎么可能仅仅是被动呢?它们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道题难度系数并不高,还是考查选项与文章相关文句比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006全国卷Ⅱ)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住夺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客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三岁时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中援世界文化遗产。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 本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不能超过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的肯定和保护。

【 参考答案】5、D  6、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2006年福建卷)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

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

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D.当成见的体系尚未牢固形成时,人们对那些能支撑成见的和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都不会关注。

【参考答案】l.B 【解析】在原文中说“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而B项把它绝对肯定化了。 2.D 【解析】原文中说“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 也就是说在成见的体系尚未牢固形成时,人们还是会受到那些能支撑成见的先见所影响的,所以题项中说“都不会关注”是错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2007湖北卷)

彩陶——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有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彩陶集实用和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艺术、工艺于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反映了原始社会数千年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存情境。可以说,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并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出现了彩陶。中国彩陶的发展、繁荣和衰亡历经4000年之久。尽管彩陶文化并非一种考古文化,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除了各种各样的石器外,绝大多数是以陶器为其重要表征的。其中,色彩绚丽、图形优美、造型多样、工艺精湛、数量较多的各种彩陶,更成为这一时段最有系统、最具规模、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并因此而成为华夏远古文化的一种鲜明特征。“仰韶文化”的命名就是以在遗址中发掘的红底黑彩的陶片作为重要证据,而“仰韶文化”之所以又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以鱼纹为主的半坡类型和以鸟纹、花卉纹为主的庙底沟类型,也是以遗址出土的彩陶坟饰作为区分的主要标志。

据估计,中国出土的彩陶约有5万多件,很可能是世界上出土彩陶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彩陶绝大多数都是日常实用器皿,如盆、碗、壶、罐等等,分布的地域几乎遍布全国。这些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在造型设计上却颇具匠心。制作时对器物的各部分运用不同的比例变化。构成各种柔和优美的轮廓曲线,其式样繁多,并随各地习俗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在图案设计方面,中国的史前彩陶都能结合不同器形的特点和装饰部位的不同,或疏或密,或繁或简,饰以不同纹样。图案丰富多彩。有的宜于俯视,有的适于平观,将器物的实用性质和使用的审美效果结合起来。其中大量出现的编织纹和几何形纹,具有彩纹和底色相互衬托虚实相应的作用,形成“双关图案”。这种构图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基本装饰手法。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是远古神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器物之外,还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即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关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往往引起争论。唯有彩陶数量最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6.下列对“彩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陶是一种陶璧上有各种彩纹的远古陶器,其纹饰的特点有时作为原始文化类型划分的依据。

B.彩陶是一种集实用、审美等文化功能于一体的远古陶器,在中国原始文化遗存中具有代表性。

C.彩陶是中国远古先民发明的一种带彩陶器,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

D.彩陶是在素陶基础上发展而来后一种带彩陶器,体现了中国远古先民对美的追求。

7.下列对“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彩陶保留着几千年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变经的痕迹,反映了新石器时找人类历史发展的状况。

B.彩陶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不同特点,再现了原始人类生活的独特情境。

C.彩陶包含多重原始文化意蕴,为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D.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不论先后,都经历过素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中国是出现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

B.中国的彩陶制作精美,文化信息丰富,出土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年代最为准确,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C.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造型却颇具匠心,例如让编织纹和几何形纹的彩纹与底色相互衬托,产生出虚实相应的双关效果。

D.与其他几类原始文化遗存相比,只有彩陶能同时为探索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等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6、C  7、D   8、B

第四课时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学习目标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掌握该知识点的命题规律及应试策略

教学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一、 考点解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C

重在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此项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并辨别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二、方法指津

(一) 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从答题语言来说要求语句通顺)。

重要信息”在考题中一般表现为:1.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这是阅读中首先要关注的地方。2.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资料)。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3.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联系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这方面的考查在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中是个重点。

(二)明晰出题陷阱

高考论述文阅读题的考点内容非常明确,考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高考题中干扰项的“造假”形式可以概括为“八变”:

1.无变有

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如:2005年上海卷第2题的C项:“民间艺术家创作了丰富多样的剪纸图案,其价值就在于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根据原文来看,其价值是适应现代需要。未提及“强烈的装饰性”,所以A项“强烈的装饰性”的说法文中没有事实材料,是凭空臆造的。

(2006安徽卷)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D.丰富了天人合—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原文:“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说明:恩格斯并没有去论述天人合一思想,也就自然谈不上“丰富”,更谈不上“指出了它的局限性”了。D项的理解就犯了凭空臆造的错误。

因此,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2.多变少

  就是命题者在设置“陷阱”时,故意漏掉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全面。

  如2004年全国卷(三)第9题C项:“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对应的原文是:“适应这些化学药品所需要的时间应该用大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的一生太短暂,而它所要求的是若干个世纪。”相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答案C项少了“这些”这两个修饰语,而“这些”是指上文所说的“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而并非全部的化学药品。 

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题设计方式,认真阅读把握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3.变对象。

有时表现为偷换概念。这种选项混淆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如1997年全国卷第22题A项:应激激素作用于肠脑引起肠神经系统化学物质的改变。原文说:“应激激素会冲击胃脏以产生痉挛,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选项偷换了基本概念。有时表现为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如:(2006年重庆卷)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

    原文:“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就是说,一种深刻的丈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说明:“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D项所说的“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表述对象是“文化危机”,而不是“文化转型”,犯了将“此”(文化危机)表述成“彼”(文化转型)的错误。

4.变位置。

    即倒置错位。改变原来的逻辑位置(关系)或推理过程。包含因果倒置、主次倒置、前后倒置、整体与局部倒置、条件与结果倒置、方法与目的倒置等等。

因果倒置。

如:(2006年湖南卷)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必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原文:“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

    说明:是“有些基因改变”,导致了“活动缓慢,活力降低”,B项却表述为“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导致了“基因的改变”,这就犯了因果颠倒的错误。

 5.变范围。

混淆局部、整体,混淆概念外延的大小,把事物的局部说成是事物的整体,或者把整体说成是局部。把部分说成全部,或者把全部说成部分。如:

(2006四川卷)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原文:“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说明:根据原文,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A项却将其表述为“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

 6.变性质。

    随意改变原文表述内容的性质,把原文中的或然可能说成必然一定,或者反之;或随意肯定或者否定事物的性质等。如:

    (2006福建卷)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原文说:“固定的咸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说明:B项把原文的“并”和“常常”略去,它把原文或然的口吻变成定然口吻,太绝对化了。

 7.变时间

改变时间,造成时间与对象的前后错位;或者混淆已然、未然: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实现或正在进行。

如:(2006湖南卷)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确的—项是    (    )

    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原文说:“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说明:原文是“已经排出”,C项却将其表述为“将排出”。

8、变原意

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要求选出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答案D项“因雷击和虫害……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文中强调了灾难的严重,但没有强调人类对灾难已是“束手无策”,答案D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对于此类型的陷阱,要从整体上感知,在原文中准确寻找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条件,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用信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