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黄金甲(黄巢《题菊花》)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手机版




元朝时,有南宋宗室赵某,在福建的深山老林里居住,家中穷得掉底,靠砍柴维持生活。有一天,他在一条小溪边伐木,忽然看见一条巨蛇,浑身上下一抹儿白,昂首挺胸,吐着信子,朝他直扑过来。吓得老赵扔掉斧头,抱头鼠窜。回到家里,跟老婆一讲,老婆说:“妈呀,这可是好事!白鼠白蛇,都是异相,证明它跟前儿有宝物啊!”随即拉着老赵往回找去。到了小溪边,那条蛇还在那里,见他们俩来了,回头沿着溪水逆流上溯,一直钻进一个洞穴里。二人打开洞穴,见有块石头上刻着字,仔细一看,竟是黄巢的手戳!洞中又有九个洞,中间那个里面,是一套黄金甲,剩下的八个洞穴里,存放着金银无数!夫妻二人眼睛都快花了,乐得差点没有蹦起来。

  他们拣了一些零碎银两带回家中,其余的仍旧掩埋好。从此,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富裕,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房子盖两套,一套住人,一套养猪。有个邻居眼红了,以前大家一块过苦日子,他现在凭什么非要跟别人不一样?   于是,邻居把此事告诉了自己一个当小吏的姐夫,说老赵巨额财产来历不明。这邻居姐夫一听,如获至宝,天天跑到老赵家里来搞调查。老赵一看要坏事,赶紧取出白银五锭贿赂小吏。小吏心想,你家住着这么好的房子,

朱元璋“悍袭”黄巢诗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年青时曾赴试,落第后满腔愤慨,离别长安之际,写下一首著名的“反诗”《不第后赋菊》(又题《菊花》)。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00年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也涂写了一首《菊花诗》:“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见《明太祖集》)

很明显,朱元璋的诗与黄巢的诗相对照,其意境和词句如出一辙,后人多讥笑朱皇帝抄袭。比如胡适就曾调侃说:“朱元璋跟黄巢乃同道中人,臭味相投。一个做了皇帝,一个成了贼寇罢了。”

朱皇帝出身卑微,曾是做过打工仔、小偷、和尚的“流氓无产者”,一旦当了皇帝,“天下”都是他家的,“抄袭”前人区区一首小诗自然不算什么。不过,朱皇帝为何独独“抄袭”黄巢这首菊花诗,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他做了皇帝,可以为所欲为,更是对黄巢别有怀抱吧。

笔者近日翻阅清人笔记《通幽趣录》,书中说朱元璋在灭吞陈友谅、方国珍诸雄时,与谋臣李善长、胡惟庸等人扯聊,曾说:“黄巢一介落第武子,后能创金甲百万之众攻陷唐都,称大齐皇帝,乃是一雄杰也。”由此可见,除了成王败寇的结果大异外,朱元璋可算黄巢的知己,“悍袭”一下黄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43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评论随笔]黄巢的目标(转载)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黄巢诗鉴赏

黄巢(?—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荷泽县西南)人,出 生于盐商家庭,能诗文 ,精武艺 。曾应进士试 ,不第。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参加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王牺牲后,被推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广明元年(880)攻占唐都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后因内部分裂、大将朱温叛变投敌等原因,起义军屡战失利,于中和四年(884)自杀于泰山狼虎谷。《全唐诗》录存其诗三首。

菊花

黄 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这首《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 ”,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 ,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 ”,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 ,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 九月八 ”,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象“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中的“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 ;“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而第四句中的“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 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 ,这些石破天惊 、走雷挟电的诗句,象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题菊花

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 :“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俗套,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 西风”点明节令 ,逗起下句 ;“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 ,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刚健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 ,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 ;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 ”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 ,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 ,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集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高傲。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鸣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叹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 “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 。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 ,广大民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 ,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迈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志愿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汇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42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评论随笔]黄巢的目标(转载)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评黄巢诗

特别喜欢黄巢的《题菊花》,以至签名里都用了。今天就来乱评一番。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青帝,乃指司春之神。秋天不是青帝掌管的季节,春天才是;菊花并非青帝的时花,桃花才是。连天神也不敢逾越的自然定理,黄巢,这个胆大包天的农民军领袖却居然敢高喊,若果我是青帝,我就教不畏寒风蜂蝶不闻的菊花,绽放在春天的原野上,与桃花一起,享受春天的温暖!

也许这位曾经举进士不第的狂生太过狂妄,有点可笑。

但谁能否认,每读此诗,胸中不隐然徒生一股英雄之气?

敢向天神叫板,敢违自然定理,自然不畏颓废堕落的唐朝统治者。如此狂傲之人,也难怪最喜性傲的菊花,再写出《不第后赋菊》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可以说,黄巢起义的目的,是有其局限性的。从上面这首诗可见,他有相当地可能是因为考试落第而心生不满,他其实是向往功名,向往享受的。从他后来建立政权后的举措就可知,他只是隔乱世枭雄,非能成一代大业之人。

但往往枭雄人物,他的性格和风范更有鲜明的热色。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举进士不第,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这场起义战争坚持达十年之久。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黄巢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起义军最终归于失败。

就我所知道的黄巢现存诗,就只剩三首分别就是以上的两首和一首《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首则又是另一种风格,呈现给人的是“铁衣著尽著僧衣”、“独倚栏干看落晖”的一种儒将风采。我认为这只是他想象中建立功业后功成身退的写照。要么就是后人假托于黄巢的伪诗。因为民间野史说黄巢并没死,只是遁入空门做和尚。就和李自成一样,这种传闻也许只是贫民百姓的一厢情愿罢了。

无可否认,《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的文学技巧不高,但其中气魄却直冲云霄。诗词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气度。若无气度,再多的华丽辞藻都是空壳。黄巢就用最简洁的字,写出了最豪气的诗。

一代枭雄,气当如此。纵然身死,名流千古。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42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评论随笔]黄巢的目标(转载)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依据唐朝制度,工商者或三代之内不得为官乘舆,也许黄巢应试时伪造了身份与家世,或许勉强准许参加科试,才屡试不第。殷实的家底,较好的学养,广泛与深入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加之我们目前尚不甚明了的个人性情气质,所有一切汇集起来,弃置于黑暗社会的全面威压之下,必然会锻造出一个惊人的志向。此外,藩镇割据,盗贼丛生,动荡的社会力量也降低了唐王朝的权威与震慑力量,为其羽翼渐丰的敌人提供了横空出世的机缘。《不第后赋菊》即表示拒绝来自官方的嗟来之食,豁显颠覆之意:既然尊严与利益已经剥夺殆尽,那就打翻这尊严、利益的授予者,并取而代之。这便是“微人贱类”黄巢的逻辑。精神分析学说将外在环境与内在心理刻画为辩证的、互为补偿的关系,尤其对于那些长期遭受压迫,内心充满无能感、自卑感的人,他寻求补偿的方式是制驭别人〔21〕。黄巢就是明证。

  如果说黄巢是个极端利己者,那么至少在起义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是不能够成为那样的人的。因为革命需要跟从者和追随者,他们具有基于共同目标的信心和力量;再者,领袖和跟从者产生于相同的历史土壤。而那时又是怎样一个世道呢?懿宗翰林学士刘允章《直谏书》用激愤的笔墨为我们这样描绘道:“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侈,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贿赂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食禄人多。”他把这些称为国之“五破”。又道:“民有八苦:官吏苛刻;私债争夺;赋税繁多;所由乞敛;替逃人差科,危不得理;曲不得伸;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22〕

  既然王侯将相已经成了贱民们的死敌,与其像牲口一样苟活于世,不如豁出一腔血,把这邪恶的世道捣毁踏碎,把治人者的特权夺过来吧!流品驳杂、成色混沌的流民便潮水般投奔黄巢,因为他的勇气、胆识与极不寻常的雄心壮志及种种祥符所昭示的天意,拥戴他矗立于血海狂涛的第一个浪头应是众望所归。

  在暴动的大部分时间,黄巢剑指长安,从未动摇。而其众多追随者恐怕更看重眼前的金帛、田舍、女色与浅近的私人怨仇,他们所倡导的平均主义当然是自我补偿和自我满足式的平均主义,其含义应该是:我们也该拥有当权者所拥有的一切,甚至更多。将士们各取所需,至少在初期,黄巢个人意志与反叛者的意愿并无本质冲突。如火如荼的仇恨与渴望正因为有黄巢的存在而归于秩序、计划与整体的步骤之中。

  黄巢在义军中独掌大权,俨然帝王,挥手所指,众弟兄们蹈死不顾。但是,独裁的反叛者必然以加强的独裁来摧毁和取代独裁。当黄巢沉溺于掩耳盗铃式的帝王梦中,将自己与所有义军将士的命运置之度外的时候,结果是众叛亲离,暴行如织,死神循着他们的身影笼罩了义军的头顶。黄巢其人终难逃逸害革命的罪责,尽管他本人也是权欲的牺牲品。

  我们在黄巢诗中不仅读到重整天下、一匡九州的帝王欲望,自然还会读到一团杀气,或者说很难区分彼此。黄巢政治上抽象的敌人是现有政府,但并非每一个官员都是他消灭的对象,只有那些针锋相对者、不从己者、负隅顽抗者、阳奉阴违者和未能满足其欲壑者才沦为刀下冤魂,换言之只有那些胆敢阻挠其迈向极权的步伐的具体的官员及唐王朝的忠诚者才可称为黄巢的死敌。对于那些拥兵自重,或者有意“留贼冀后福”的狡猾的地方官员,抑或识时务而后动者,黄巢则表现出实用主义的灵活性。

  然而屠杀并未得到有意的控制,反而受到怂恿与放纵。中和二年,长安城流血成渠〔23〕,“巢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24〕。于是城中男性丁壮,杀戮殆尽。

  如果说黄巢也属于商人阶层,那么他对待同类如何?大食人阿布赛德说,黄巢在广州杀回教、基督教、犹太人商人十二万至二十万。此数虽不确,但屠城血案、劫掠财货终归事实。反叛者的重要后勤补给来源之一即是商人,所以他们不幸成了攻击的目标。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41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评论随笔]黄巢的目标(转载)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费孝通曾把近代中国的城邑叫做“在权力居于武力这种政治系统里面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它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维护权力的必要工具”〔13〕。天子坐卧之地,神器供奉之所在,据有它便是具有天下。黄巢之所以不惜百转千回接近它,是因为即在不破坏现有权力与政治方式的前提下,想以黄家之旗更换李唐,脱去草寇之恶名,使极权名副其实,步入正统和五行终始之序。因此“冲天香阵透长安”之句,既是比兴,更是明指。一个人如此神迷于某一座城市,视其为灵魂的归依,并不惜发动一场血腥的战争,这本身就是一页意味深长的历史。

  历史残酷的诗意还在于黄巢虽然拥有了权力的标志与形式,但没有占据权力本身,所以达成人生大梦的同时即开始了革命的衰败,“满城尽带黄金甲”显然是掩耳盗铃的成功。也许这个“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越发相信了黄家日月取代李唐王朝是坚不可摧的天意,入主长安后除分封妻妾、将相以外,我们没有得到义军有其他作为的记载。从三品以上官位换上自己的弟兄,四品以下仍照其旧的政策看,新政府企图运作原有国家机器,可惜并未奏效。一如所有的入侵者,邪恶的纵欲破坏了整个城市。诗人韦庄在《秦妇吟》诗中就连篇累牍地描绘了长安城地狱般的景象。不开财源,不追穷寇,龟缩城中,城外即是一天一天准备充分的敌人,二年零四个月,黄巢在想什么?

  据《李秀成自述》所记,洪秀全在1856年韦、杨内讧之后,就一味靠天行事,不言人事。天京垂危之际,洪秀全不听李秀成、李世贤让城出走的建议,自以为是道:“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天兵,朕之天兵多于水。”〔14〕黄巢并不以宗教为号,但古今造反者的心态大概遵循着某种大致相仿的路数,洪秀全的案例或可被视为黄巢的重复。

  隋开运河,漕运成为年输入二百万石的国家大动脉,稍加阻扼,即造成京师大恐,这是任何一个稍有政治军事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的。然而身经百战的黄巢浑然不觉其累卵之势,百万大军,坐吃山空。这样,惨剧屡有发生:“尚让(黄巢的宰相)厨中食木皮”、“一斗黄金一斗粟”〔15〕。象征权力财富的黄金此时大贬其值。身为转战南北的领袖不会不知道,漕运受阻会使长安城变成一条渐渐缩小的绳索,必定导致窒息毙命。然而这是一条代表极权、天意,闪烁着梦想、自以为是的使命的绳索,欲望与执着的信仰使他不能拒绝引颈受领。我猜想,黄巢被赶出长安时一定感到恼羞成怒,感到被上天抛弃的撕心裂肺的痛苦,也许会发誓再回这座梦想之城……于是他迁怒于与唐军严阵以待的陈州城,对它采用了正面强攻的最愚蠢的方式,三百日不下,以致粮草断绝,“军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如此,将最后一点有生力量自我毁弃于光天化日之下。据云:“(巢)昔于城(陈州)北五里,为宫阙之制,曰八仙营。”〔16〕即使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仍不舍弃帝王尊严和形制,简直将昙花一现的长安梦的余绪,延伸到了死亡的边缘。

  我们当然鄙薄关于君权神授的祥符谶语,但也坚信如此强烈的权力意志并非空穴来风。可惜中国古典史籍和学者就青少年的经历及家庭出身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多不涉及,或语焉不详,而以现代学术的眼光来看,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陷。黄巢为落第秀才,但“跋扈之意”想必不是自落第之日开始。黄巢似乎遭遇到什么不平,使他异常愤怒。按理说,私盐商出身的黄巢若将其归入商人阶层,他自然会有那个时代商人特有的境遇。在封建极权的世界里,商人所具有的流动性,在社会各层面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一体性,以及价值规律看不见的手调节出的变异性,均构成社会稳定的敌对力量,历代君主对付他们的手段大致相仿:重税、剥夺。安史之乱后,唐政府曾下令对江淮、蜀汉“豪商富户,皆籍其家资所有财货畜产,或五分纳之,谓之率贷”,因此“所收巨万计”。各级政府也“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或于津济要路及市肆交易之处,计钱至一千以上,皆以分数税之。自是,商旅无制,多失业矣”。甚至诸商人多被迫亡命入南山为盗〔17〕。此外,经济强夺的同时辅以政治的抑制。太宗立国之初立下原则:“工商杂色一流……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18〕中唐后仍坚持工商之子不当仕的原则。而私盐商则是私商中的特殊种类,带有作奸犯科甚至黑社会的性质。因此,安史之乱使唐朝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后,肃宗采纳第五琦的榷盐之法,垄断盐价,人为摆脱价值规律的调节,使盐价从天宝至德间每斗仅十钱,二十五年后暴涨至每斗三百七十钱。私盐贩应运而生,尽管严峻刑法,巡院林立,巡捕之卒,遍于州县,但私盐厚利仍然吸引大批商贩铤而走险,“挟持军器,与所由捍敌”〔19〕。《新唐书》云:“黄巢一世鬻盐,富于财,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办给,喜养亡命。”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黄巢一个黑暗世道的私人武装首领、江湖豪杰的身影〔20〕。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39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评论随笔]黄巢的目标(转载)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冲天香阵:从诗歌到战争

  从符号意义的黄姓到视觉的黄色、触觉的黄色再到不可捉摸的权力,黄巢的黄字情结的每一个意象都寄托着帝王意识与权欲。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里说:“中国人有一种把名字与其拥有者等同起来的倾向,一种表现出与下述现象非常接近的倾向,即由许多事实确凿证明了他们没有把图像或标记与它们使人想到的那些实体区别开来的能力。”在另外章节里他这样写道:“名字表现了、体现了个人与其图腾集团,与祖先,与保护着他参加的秘密团体的无形力量等等的亲族关系……诚然,对于原始人来说,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关联是包含在原始人所想象和他一旦想到就相信的前件和后件的神秘联系中:前件拥有引起后件的出现而使之显而易见的能力。”〔8〕

  如果由姓氏而独钟于“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的冷峻与孤傲是由于人为的联系的话,那么由姓氏到菊花再到兵革光景的金甲,王气盎然的黄衣及代表权力财富的黄土、黄金则是自然的延续,以布留尔的思路而言,“所有的联系就其本身而言绝非偶然”。在几个彼此独立的意象之间,神秘的意义互相渗透、传递,即巢当为王之“天意”得以成立。依照这样的逻辑,黄巢获得使命感或天命,从登基大礼上“殆天意欤”的自言自语里,至少他是越来越相信这一天意了。

  至于其名“巢”,大概是其父指望儿子日后荣登科榜之意,因“巢”可书作“窠”,音科,民间吉祥语中有“五子登科”之说〔9〕。科举落第大概重挫了黄巢的尊严,故绝意仕进,选择了有悖于父愿的另外的人生道路。有理由推测,黄巢曾经经过长安城,也许他的长安之行正与他的科举不第有着某种关联。可惜已经无法找到更多的佐证了。总之,黄字情结有两层含义,其一为削去李唐王之极权,以黄姓矗立其上以为巅峰;其二为攻入长安,即“冲天香阵透长安”。在他的逻辑里,上述两者合而为一,天人共祈。然人生大梦,自黄发垂髻到双鬓斑白,持意弥坚,只见量的聚增,未见质的改变。这样,与建立政权、择城设都的通常的革命起义所不同的是,在黄巢心中,占据长安城便上升为决定本质的根本性目的。

  乾符二年,王仙芝传檄诸道,打出平均旗号,黄巢加入,任军中判官。政府军从北面郓州、西边汴州、滑州、陈州三面逼近,义军人数虽然迅速增至数万人,但是散兵游勇不堪一击。曾经围攻忻州七月有余,终遭受重创而散。三年正月七日,义军西进,切入中原,危及东都洛阳,觊觎首都。然而政府军前后夹击,迫使义军战士放弃西进计划,掉兵南下。其后义军窜入江淮,横扫江浙,开凿七百里山路由浙趋闽,再入广东,攻占广州。这时已是乾符六年末。四年来义军数量增至数十万,王仙芝分裂被歼,黄巢独统大军,如狂风骤雨,攻城略地,所到之处破坏当地政权,劫掠官方、富有者的财物,无意于政治与根据地建设,一向采用随打随弃的政策。后勤补给除劫掠以外,即强令地方官征调,而地方官员自然转嫁于黎民百姓,涸泽而渔的补给方式又势必使得义军不能在某一地区滞留太久。更重要者,黄巢显然对首都长安以外的其他任何城市与地区缺乏兴趣,只想在进攻与逃跑之间渐渐壮大势力,伺机图谋北上〔10〕。

  阿布赛德说:“由于中国出现一个统治阶级的叛徒黄巢,由于黄巢领导了一支日益强大的武装力量,因而其所到之处,官僚和地方豪绅的生命与财产都受到损害。唐政府已被推翻了,权威已被捣碎,唐帝国简直是整个被黄巢推翻了!”〔11〕

  乾符六年十月,黄巢发表北伐檄文,历数当朝积弊,明确告知义军将打入关中,以图大事。不久他即乘胜北上,入江陵,过襄阳,转战数十州,沿途布牒守军:“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12〕义军初次受挫于荆门,二次从采石直捣长安,终于完成“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皇权之梦。不论南下抑或北伐,这都可视作是黄巢朝向长安的迂回曲折的道路。换言之,如果在起兵之初北方无重兵把守,无坚城之阻,黄巢或许不会南征北战,不会情愿在夹缝中左右逢源求生存,可能会直接楔入长安,披黄衣,坐金殿,等待胜利的到来。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38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评论随笔]黄巢的目标(转载)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金戈铁马戟沉沙——读《黄巢诗》有感

这几天遭遇到了黄巢,这个以“凶邪”在青史上留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关于他凶邪的传说很多——其实,中国古代史上又有哪个农民起义领袖能够在由统治阶级垄断的历史话语权中获得善终呢?对此,我的看法是:在没有确凿的考证前,永远不要盲目相信所谓正史的真实,就像不能盲目相信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都是纯粹的共产主义信徒一样。农民阶级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具有双重的历史性格,他恭顺恬良、他庸俗无知、他温和懦弱、他凶残暴力。历史的局限造就了农民的局限。作为今人,我们没有资格对他们的种种德行颐指气使。这僭越了时间的进化史,否定了史实的多变与复杂。不过,我们对黄巢还是有发言权,提供这样一次机会的是他的诗。

有三首流传甚广——《题菊花》、《不第后赋菊》和《自题像》。

虽然因为史实的疏漏,无法确切的注明他们成诗的时间,但是显然这三首诗在时间上是递进的。《题菊花》大概写于青年——豪情万丈、雄心勃勃;《不第后赋菊》大概写于中年——杀气腾腾、俯视王权;《自题像》大概写于晚年(尽管疑心这并非市他的亲书)——意境萧索、淡然笃定。于是三首诗串连起来,一个关于黄巢的完整生平便出现了。这其中最为直接也最为核心的认识是黄巢爱菊,爱的癫狂、爱的张扬——倘若陶渊明是菊中的文圣,那么黄巢便是菊中的武神。黄巢的菊像刀,大开大阖、霸气十足。褪却了菊花原本的清孤,黄巢赋予菊花桀骜不屈、杀气纵横的品行。以诗言志,由此窥测黄巢生命本源中藐视一切、打倒一切的强烈的战斗精神和不屈意志。

当然,黄巢的战斗精神是有渊源的,是有背景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递变过程。

我们大概知道,《题菊花》成诗于黄巢的青年时代,诚如诗中所言“他年我若我青帝,报于桃花一处开”。这既彰显出他豪情勃发的浓烈冲动,同时也表明此时的黄巢尚没有将自己灵魂深处最为本质的冲动与“菊花”的生命完美融合。而是以一个旁观客体的身份,站在菊花之外,对其命运的不公报以极大的不平与同情,并试图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来协助菊花摆脱这种命运的歧视。在此黄巢没有过分的张扬出对其“菊花”身份的自觉认同,他还只是一个以救世主的形象凌驾于“菊花”之上,试图对其施以外在的疗救。

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知道黄巢家族世代贩卖私盐,本人又曾是舞文弄墨的秀才,家境的相对殷实和知识分子所谓的清高,使黄巢有机会摆脱命运的艰贫繁琐,去追求生命的另一种高度。因此,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位凶邪的农民起义领袖成长的青年时代,他向往的生活竟也无法完全避免生活最一般的流程——登科取士、荫妻蔽子。当然,“他年我若我青帝,报于桃花一处开”的言论的确隐约暴露出他当年的野心。但其最高境界也不过如秦末的刘邦——遥望始皇龙辇远去的背影发出的“大丈夫生当如此”的感喟。而且这种野心是潜在的,是下意识的,尽管孕育着今后的反叛,可是并不是反叛本身。就此,黄巢所表现出的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尚迟滞于体制之内,没有透露出今后那气势汹汹的杀气和义无反顾的大逆不道——蕊寒香冷,多么乖巧的名词,由黄巢的笔书写出来,实在让人无法不感叹命运的无常。

及至中年,黄巢的生活频遭大变——屡试不第、生活破产、颠沛流离,种种境遇使黄巢的精神在遭受沉重打击之后,意外获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升华——“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谁?这还是那个为蕊寒香冷不平,幻想着有朝一日为青帝,报于桃花一处开的黄巢吗?不,他变了,他蜕变了,他进化了。他已经纵身一跃,将自己化身为菊,将叛逆、将打碎一切皇权的幻像作为自己生命中天然的使命。于是唐末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搏杀已经悄然登场,历史的天空隐约嗅到了弥天的血雨腥风。请注意这个“反贼”的用词——“我花”。“我花”意旨这什么?套用现代版本中对农民起义的描述,“我花”便是广大无产阶级的革命群众!抛弃了富家子弟的优越和知识分子的清高,黄巢俨然成了一个革命、叛逆、揭竿而起的被压迫、受奴役群体的代言人。他杀气腾腾,他睨视一切。满城尽带黄金甲呀,多么残酷,却又多么壮阔!蕊寒香冷的菊华在黄巢的笔下狰狞了、暴戾了、冲天而起了,一个史上有名的“魔头”就着菊花的浓香,横空出世了!

其实,在起义之初,黄巢是有过幻想的。那时他对朝廷的要求不过是一个偏安一隅的节度使——因为那里是他的家乡——或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巢的理想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读书人的浪漫和迂腐,他不知道猎物是不可以同屠夫谈条件的。可是,当朝廷最终拒绝了对黄巢的招安,别无选择的他,只能身披金甲,一路征伐。黄巢以他一路上的血流成河向强权抗议,同命运搏杀。尽管以这种血腥的方式向世人昭示自己顽强的野心似乎太过惨烈,但行进在征战路上的黄巢已经无法停止杀戮的脚步,因为他们是刀般锋利的菊花,是石般坚硬的菊花,而黄巢自己恰是最大、最炫、最锐利的一朵!他只能让菊花浓烈冲天的香气刺穿厚重的长安城墙,让它取代李家的天下——这同时也告诉我们,作为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永远不要堵塞百姓谋生的最后一条活路,永远不要低估渺小大众反抗的决绝,永远不要做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否则鱼死网破,否则舟覆人亡!

其实一直疑心,《自题像》并非黄巢的真迹。不仅是因为黄巢谜一样的下落,还因为诗的意境。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黄巢作为农民起义军,他和他的部属就其本质而言,仍不过是诸多割据势力中的一支。只不过与那些带有明显官方色彩的藩镇势力比较起来,农民出身的他显得有些另类,有些特别罢了。因此,在黄巢起义的过程中,这一独特的力量总是要面对整个官僚集团的联合打压。几起几浮,黄巢以他百折不挠的个性,终于完成了对长安的占领。因此诗中“独倚栏干看落晖”所流露出的萧瑟或许并不能完全与“我花开时百花杀”中的戾气匹配。以满城尽带黄金甲为最终价值取向的黄巢似乎没有“铁衣着尽著僧衣”的可靠理由。他应当是凶邪的、是叛逆的、是一直要战斗的。蜗居在深山古刹,褪去带血的金甲,求得生命的苟安或是求得人生真意的顿悟,不应当是这个铁血“魔头”自谋的归宿。一代魔头、一代高僧,这是两个泾渭分明的反差,却几乎同时被同一个人拥有,历史难道真的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荒诞?当然,我们还是承认,那些时事的艰难的确是限制黄巢再次东山再起的桎梏,但毕竟客观的存在并不能完全等同主观的意识。黄巢这个冲天香阵透长安的铁汉不应该就此服膺、就此沉迷于现实的约束,他的精神不能萎缩、不能困顿、不能在杀伐一生之后突然顿悟般去参禅打坐,去与黄卷青灯为伴,去书写什么“天津桥上无人识”的荒寒。

不过也许是的,农民骨子里的阶级局限和知识分子清孤的特质最终还是在最为紧要的关头致命的影响了他。那些雄美、绚烂而又壮烈的菊花消散了。“我花开时百花杀”,我花开过之后呢?进入英雄的暮年,进入偶像的黄昏,那冲天的傲菊也该败散了吧?于是消沉便不能成为遁世的借口,而是在轰轰烈烈之后,向着生命原始本性的自觉回归。没有菊花、没有杀气,只有落晖,只有宁静。因此,让我们安心,去完整地品味这英雄末路之时萧瑟的心境,去完整的品味这昔日的魔头用今日高僧的眼神观察到的世界吧。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36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评论随笔]黄巢的目标(转载)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第三首诗: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与前两首诗相比,这首诗的流传程度就没有那么广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因为,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从这首诗来看,他不仅没有战死,后来还削发为僧了。但我宁愿相信这首诗是黄巢本人写的,在我看来,黄巢也好、李自成也好,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们还是不要简单地战死疆场为宜。他们若是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我们寻常人所能及。

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35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评论随笔]黄巢的目标(转载)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圣杯编辑评:黄巢的造反诗

黄巢的诗自有气魄,由肃杀隆冬想望到生机盎然的春天。

 

 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此话不假。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个马上打天下,笔下写壮志的「解诗」英雄。他的两首咏菊诗作脍炙人口,千古流传,骨子里蕴含一种改天换地、再造乾坤的豪情壮志,是典型的借菊抒情,托菊言志的「造反诗」。

飒飒豪情 想望春光

 第一首《题菊花》这样写道: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此诗咏菊,一反文人笔下菊花孤高绝俗、落落寡合之传统,赋予菊花以顶风傲寒,战天斗地之精神,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秋风瑟瑟,万木凋零,满院菊花沐寒挺立,迎风怒放,其香幽冷,其艳生辉。尽管开不逢时,缺蜂少蝶,颇有几分冷落凄清,可是菊花幽香冷艳不减分毫,铮铮傲骨不少分寸。

 也许百花逢春是大鸣大放,浓香竞发,蜂飞蝶舞,满眼春光,可是菊花却高昂头颅,笑傲风霜,清香劲发,冷艳逼人,表现出一股坚如磐石,硬如钢铁的不屈精神。实际上这是隐喻农民起义军意志坚定,作风顽强,信念不倒,具有一种挑战权贵,敢做敢为的战斗精神。

 三、四两句是作者的浪漫幻想,颇能见出诗人的豪情壮志。作者想像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放,共享春光。这种激情想像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诗中的菊花,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寒而放的顽强生命力,又为他们的环境命运鸣抱不平,立志要战天斗地,改变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让他们翻身解放,共享美好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报与桃花一处开」还体现了作者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桃花可以沐浴春光,吐艳争辉,菊花却独立寒秋,蕊寒香冷,这实在是上天极大的不公平。

 另外,「他年我若为青帝」尽管是一种假设,一种想像,一种幻想,可是却表现出诗人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不甘心当牛做马,发誓要当家作主,主宰自我的豪情;实际上也是农民起义领袖要推翻旧政权,为大众谋幸福的理想写照。

 当然其间也可看出诗人一往无前,抗争到底,乃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战斗精神。全诗出语豪壮,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落第後理想更壮

 第二首是《菊花》,又题《不第後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後的洩愤之作: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後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字里行间洋溢著一种痛快杀敌,喜迎胜利的激情。首句「待」字力重千钧,意味深长,诗人热烈等待的是一个天翻地覆、扭转乾坤的特殊日子,而且这个日子的到来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一样指日可待,并非虚无缥缈,遥不可及。次句「杀」字,极富暗示性,容易使人生发联想。诗人将「我花」之含苞怒放与「百花」之凋零破败并置对比,显示人民力量战胜统治王朝的辉煌前景。

 「杀」字提醒我们,「我花」(人民力量)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百花」(统治集团)弃甲拽兵,落荒而逃。

 这场新旧力量的较量「杀」得敌人丧魂落魄,一败涂地,极大地助长了「我花」穷追猛打,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威力。诗歌三、四两句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京都长安,菊花满地,金光闪闪;浓香四溢,直冲云天;花团锦簇,彩绣辉煌。

 这简直就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诗人这样写,一改菊花幽独淡雅的高士风采,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战天斗地的动态美。用「冲」字写香气,有迎寒而上、香远溢清之韵致;用「阵」字写香气,有浓香阵阵,浸透长安之氛围;用黄金盔甲喻菊花,有色香兼备,神韵活现的风姿。

 而且,这些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农民起义军攻志略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实际上,诗人也正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菊花来渲染起义军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两首咏菊诗,尽管写作切入的角度及表现手法各有侧重,但充盈诗中的豪情壮志和意气风神却是相同的。黄巢要造反,要推翻旧政权,要做命运的大英雄,时代的弄潮儿,他没有直抒胸臆,直诉心声,而是通过写菊状花来传情言志,这种言此意彼,含蓄蕴藉的笔法的确是这两首诗歌被推为上乘之作的主要原因。

 当然,黄巢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他的胸襟气度和政治抱负,注定与一般封建文人不一样,这也是他笔下的菊花如此生机勃发,富於斗争精神的原因之一。

>>引用社区地址

大齐皇帝黄巢 发表于 2007-12-22 08:33 |

分类:未分类 | 评论: 0 | 浏览:0 | 推荐指数:0

[野史乱弹]黄巢结局扑朔迷离——自杀?他杀?抑或遁入

2007-12-22 星期六(Saturday) 晴

敦煌文献另说:被贴身大将杀害

  1900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洞窟。这个石窟就是敦煌莫高窟。令唐史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在敦煌残卷中竟然透露出了黄巢死因的蛛丝马迹。

  敦煌文书里有一件《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写道: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阎守诚介绍,尚让是黄巢最主要的助手,起义军二号人物。尚让早年随王仙之起义。后来王仙之牺牲以后尚让就率余部投奔了黄巢。黄巢打下长安以后任命了四个宰相,尚让是首席宰相。

  公元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

  有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将黄巢杀死。这个战报被立即飞报朝廷和作战军队,这一情节就被记载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中。

  各类记载针锋相对:或者黄巢逃过一劫?

  唐代学者崔致远所著的《桂苑笔耕录》中记载的信息说明,唐将时溥是引诱黄巢起义军当中投降的将领把黄巢杀死的。

  令人疑惑的是,如果当时有人杀死黄巢,必定立下大功。即便是作为帮凶,其名字也会名扬四海,并为各种史书所记载。但关于尚让杀黄巢的说法,在迄今发现的史料中的记载只有一处。

  在宋朝邵博的《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七中曾经提到,若说杀黄巢于狼虎谷,献首于徐州,两地相距约五六百华里,快马也要三天路程,而徐州至成都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也需二十天。当时又值盛暑,“函首”恐怕早已腐臭不堪了,更何况黄巢兄弟六七人,难言其中就没有与黄巢状貌类似者。

  如此看来,很有可能在狼虎谷中被林言杀死的只是黄巢的替身。

  宋人刘是之的《刘氏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五代时有一个高僧法号翠微禅师,这个人就是黄巢。更为传奇的是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载说,“黄巢后为缁徒,曾主大刹,禅道为丛林推重,临入寂时,指脚下有黄巢两字”。

  在这些史料中,虽然黄巢起义军在山东狼虎谷几乎全军覆没,但此时黄巢并未身死,他用金蝉脱壳之计瞒过唐朝追兵的眼睛,在逃出狼虎谷的残军中依然有黄巢的身影。

  有说黄巢出家为僧

  王明清的挥尘录后录卷五说:张全义为西京留守,识黄巢于群僧中。西京是河南省洛阳市,那么张全义为何会在众多的僧人当中认出黄巢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阎守诚介绍,张全义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后来又投靠朱全忠。如果黄巢在狼虎谷没有死,而是逃往洛阳出家为僧,张全义统治洛阳30年之久,他与黄巢相遇的机会应该很大。

  那一天,笃信佛教的张全义到寺庙中礼佛,他无意中发现对面来的僧人十分眼熟,定睛看去,他大吃一惊。四目相对,黄巢的眼神中并没有流露出张全义脸上的惊奇,而是面色平和,拂袖而去。

  也许此时张全义的心中既惊诧又疑惑,但对于黄巢的身份,作为太守的张全义不难确定。难的是性格复杂的张全义始终保守这个秘密,直到把它带进坟墓。

  也许如《新旧唐书》记载,公元884年7月13日黄巢已经死于狼虎谷,一代枭雄的传奇就此画上了句号。

  也许如后世的传说,黄巢从狼虎谷侥幸逃脱后,数年之后,他从洛阳来到宁波雪窦寺,潜心修习佛法,并成为一代高僧。年迈的他在明州的望春桥上独倚栏杆,细细品味着风云岁月,冷眼旁观着纷乱的天下,等待着大唐帝国叹出最后一口气,然后落日一般融入东去江水的尽头。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