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展示马克思在海格特公园的坟墓图片,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板书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从题目中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法? 从“讲话”二字知道是演讲词,因此是以议论为主;从“墓前”二字可以知道这是悼念马克思的悼词,所以有记叙和抒情。 恩格斯写了马克思什么贡献? 二 师生探究第三~六自然段,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 (注意:以下设计的所有问题都要教师试教学进程而定,不是每个问题都要扔给学生。) 马克思的贡献是什么? 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还有其他领域的发现。 如果教师还想从语言点方面多让学生探讨可使用下面三道题,如果不用可以不用考虑。 1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还要概述其他领域的发现? 4马克思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现?你可以做到吗? 参考答案: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民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谈到其它。“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指物质决定精神,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这个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 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 “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 “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肤浅”的,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 4马克思的发现是他近30年呕心沥血,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以及大量艰苦的研究才获得的成果。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样的人实在是伟大的。 小结:三个段落,围绕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作者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这个方面的丰功伟绩。 板书:赞其功 三 师生探究第二部分第二层(第六~七自然段)。 下列练习可做引导。 1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究竟指什么? 2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的作用。 3第七段中“第一次”说明了什么? 4马克思做了哪些改造社会的工作? 参考答案: 1主要的”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也就是说,就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而言,他的革命实践使他的理论有了生命力。这里的“主要的”、“首先”,表明马克思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理论只有付诸实践,这个理论才是鲜活的。 2这句话是过渡句。它既承上又启下。“承上”是说:由于马克思做理论的目的是追求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所以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但这句话又是下文的论题,即他的革命实践印证了他理论的真实性,以及它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和执着的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3 “第一次”表明马克思亲身参加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热烈”地向群众宣传自己的科学理论(办、编小册子),而且“顽强”地领导着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最后“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伟士的国际工人协会”引导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使无产阶级从自发斗争的阶级进步到自为的阶级。 4马克思参加了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 板书:赞其功 四 探究第二部分第三层(第八自然段)。 用下列练习引导。 1怎样理解“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2马克思逝世,“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 3马克思有如此大的贡献,他的为人是否专横跋扈? 参考答案: 1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人格精神和他追求自己理想的执着。 2这个“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不可替代的导师,同时也说明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能给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抗拒的敌人。 3不是,他没有“私敌”。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敌人,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板书:颂其德 五 探究文章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1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是本文的结论,也是抒情的高潮。 正因为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如此卓越的贡献,所以在恩格斯看来,他的逝世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不可估量的损失。 六 探究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依次抽出第一自然段中下列词语:“下午两点三刻”,“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同时依次撤换第一、二两自然段中的下列词语:第一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换成“的心脏停止跳动”,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个“对于”换成“和”,“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要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改后文段,要求学生对照课文,仔细思考,逐一说明删去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用来替代的词语为什么不能替代? 参考答案: “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恩格斯来讲,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是多么的非同寻常,在这一时刻恩格斯没有在马克思身旁,终生的所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抱憾终生。这一时刻更是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 “最”:在这里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 “还”:流露出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第一自然段中不用“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领袖 第二自然段用两个“对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面领起下文的内容。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内容宽泛,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的评价。 板书:述其哀 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要求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深沉的哀悼情调。语速:低沉、缓慢。先由学生各自朗读,然后指名朗读,酌情指导。 请仔细体味课文中体现出马克思的精神:思考一切,勇于创新,注重实践、 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等。 七、作业: 要求:假设自己来到马克思的墓前,以一位当代中国中学生的身份,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联系中国现实,谈谈自己对马克思人格、学说看法。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