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带来的意外和惊喜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小唐和小周同为城东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小唐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而且为了考上市外校已请了两年的家教;小周的成绩在班上不是第一,他还有点调皮,但知识面很宽,反应灵敏。这两人同时冲击外校,其结果却令很多人大吃一惊:本以为最有希望入围的小唐“出局”了,小周却稳稳地跨进了南京外校的大门。 据了解,这种“优生落马”的“意外”和一般学生入围的惊喜在我市各城区小学都存在。一些家长惊呼甚至质问:好学生为什么上不了好学校?我市一位教育界人士一语破的:这就是不同的评价体系所致。由于今年考外校换了一种与往年不同的方式,首轮即以“广播英语”的形式测试听力并淘汰了大半考生,这就与往年以语文、数学笔试成绩论优劣的评价体系不同,也就难怪以“老尺子”量出来的优生要落马了。 从今年考外校“优生落马”的现象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素质教育为学生打开的一片新天地,让他们有意外也有惊喜。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长期以来被“应试”的阴影所笼罩。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评价体系是单一的,惟一的尺子是能不能考出好成绩、能不能升入好学校。用这把尺子衡量,考分就是优生和差生的分界。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从一元趋向多元。因为,素质教育正是要从知识、能力、人格、情感、道德乃至团队精神、逆境生存等等进行全面培养,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趋向多元化。 素质教育的推进已经促使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生成。上海松江二中的高中生韩寒一度成为有争议人物,他的作文在全国新概念大赛中两次获奖,出版了20万字的小说,可他的数理化成绩却不及格,以致学校让他留级。最近被美国密歇根大学最高奖学金录取的成都第五中学高三学生陈雪潜在全班54名同学中按成绩只排35名,老师对其评价是“贪玩、不务正业”。类似评价体系的碰撞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实,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并非“减负”后才有,早些年它就初具雏形:例如中小学招收的文艺、体育特长班就不是以分数为基准,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也有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的规定,就是考研也可以免试入学,1998年还出现了轰动全国的“一篇作文上大学”的典型事例。即便是考试,其评价体系也向综合性、多元化发展。而对大学毕业生的衡量,早已不是看其毕业考试能拿多少分,更多的用人单位看重的是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外语、计算机运用能力等。 考外校“优生落马”是一个信号:随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