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手机版 | ||||
教学依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饱浸着东方魅力的中国戏剧更是名冠五洲。目前,全国有300多个枝繁叶茂的戏曲剧种在神州大地上摇曳生辉,竞展风流。其中,许多剧种在表演上都有自己的“绝活”。在林林总总的绝活中,若论神奇诡异,则首推川剧的“变脸”,其惊心动魄的艺术表现力往往令观者目瞪口呆。 变脸是一种“瞬间艺术”,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一抬手一拂袖一甩头之间,变换出不同的面目来。技艺纯熟者,往往只用十几、二十几秒钟就可幻化出十来张不同的脸谱。而不同的脸谱则代表不同的神态、情态和心态,用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恐、绝望、愤怒、阴险等,达到“相随心变”的艺术效果。一句话:变脸是戏剧化的艺术性和技巧性高度结合的产物。 本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均围绕“变脸”向前推进,这种手法在戏剧中用得比较多。“相随心变,心随情动”,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得剧中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凸现。悲喜交加的面孔后面所引发的有关价值观的反思,是很值得学生关注和讨论的。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学科性质进行了重新的认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除了从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之外,还应该从人文性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标准绝不是互相分离,自成一体的,他们恰似锥体的三个棱面,只有共同作用,才能反射出学生智慧的光芒。 在本剧的教学中,注意到了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同时,重视作品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以剧本的情节为基础和参照,在阅读中概括,在概括中讨论反思,并给予新的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戏剧依靠矛盾冲突构成情节的特点。通过了解标题的两层含义来把握戏剧剧情和矛盾冲突:其一,剧情的发展就和“变脸”绝技有关,围绕变脸绝技能不能传女的问题,故事一波三折;其二,由于激烈的矛盾,剧中人物经历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变化,本身就是一脸几变。 2.过程与方法:a.学习富有特点的戏剧语言,体会富于表现力的人物语言。戏剧的语言总是能够巧妙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本剧的四川方言和川剧唱词更别有韵味和表现力,在教学中要将初步感受川音川剧的情韵和品味戏剧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b.本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水上漂和狗娃性格非常鲜明,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矛盾的激化,人物心理变化显而易见。剧中的唱词、旁白或者配乐,环境描写都对刻画人物有很好的烘托,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现并体会这种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剧中人物之间存在深层的矛盾冲突,维系一老一小的关系有情感方面的需求,也有功利方面的需要。二者在剧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发展?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这段艺术作品中的经历引发人怎样的思考呢? 教学方式 1.学生自主学习。三种阅读方式层层深入(略读——精读——审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利用文中关键字词寻找对理解文意有帮助的相关准确信息点。 2.学生探究学习。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层面,不仅探讨在戏剧的修辞方法、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关注剧中涉及的相关传统文化、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 3.启发思考感悟。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向,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欣赏学生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和新时代要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在审读剧本之后大胆的推测。 4.尝试表演朗读。尝试运用剧本表演时的语音语味来朗读关键性台词唱词,激发学习兴趣和对川剧的好奇心,为课后学习和终生学习做一点铺垫。 教学构思 1.观赏——交流信息。 通过观看戏剧中川剧变脸和交流学生搜集、掌握的与“变脸”有关的小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头脑中有直观的认识。 2.略读——概括情节。 略读了解故事梗概,在文中找相关的理论依据,概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用最简洁的话语概括课文所选剧情的情节。 3.精读——分析人物。 在研读讨论中明确两个人物的情感的发展历程,把握人物内在个性与精神世界。 4.审读——辨明冲突。 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变化的历程,理清本文一明一暗的戏剧冲突。 5.续想——加深思考。 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剧本内在冲突的话题引导下,自由续写课文之后的剧情,加深对剧本内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 6.模演——品味语言。 教师朗读学生择取出的反映人物内心世界与情绪的台词唱词,师生共同品味戏剧语言,感受剧本的地方特色。 课堂实录 观赏——交流信息 (播放川剧变脸绝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刚这段录像中给我们展示了中国戏剧中的一门绝技,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直观的图像服务于文本解读,旨在引起学习兴趣,这是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准确的定位。 □专家点评 生1:变脸。 师:很好,你们对变脸有什么了解吗? 生2:原来央视《笑傲江湖》中的打斗中出现过这种绝技。 生3:是从四川那里流传开来,在川剧中经常看见。 生4:刘德华曾经拜师学艺了的。(学生笑) 师:很好,看来大家平时都很注意在生活中收集相关的语文素材。那么我想多问一句,刘天王后来学成了没有? 生5:好像没有,说是行业机密,不能外传。(大笑) 师:(微笑)大家说得都很不错。变脸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表演的绝活,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夸张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一般不外传。所以刘天王至今不能如愿,没有学会变脸。今天呢,我们就要学习有巴蜀鬼才之称的魏明伦先生之经典剧作《变脸》。 从学生感性的一知半解到理性的认识和了解,教学中信息的积累往往体现为这样的过程,从而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维度的发展。 □专家点评 略读——概括情节 师:一出戏就跟一部小说一样,也应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大家浏览全文,把全文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个部分划出层次,分别概括各个部分的大意。(生阅读浏览,概括大意) 生1:开端——水上漂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了狗娃。 发展——水上漂想传变脸绝技给狗娃,以帮助他实现传宗接代的愿望。 高潮——无意发现狗娃是女孩,心痛不已。想要抛弃狗娃,让其自谋生路。 结局——最终被善良的本性唤醒,救起了并收留了狗娃。 师:大家对本剧的情节很熟悉了,能试着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大意吗? (生概括) 师:老师觉得标题中的两个字就可以把课文的故事情节概括下来。(板书:变脸)你们觉得呢? 生2:(若有所悟)剧本的题目是变脸,剧情也是围绕变脸展开,文中的主要人物在剧情发展中也在不停地变脸。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自然地向学生传达戏剧基本知识。□专家点评 以教师的阅读体验和发现引导学生的阅读,体现教师对阅读过程参与的价值。教师参与阅读过程,在自我认知和参与方式上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同学”,但是在参与内容与契机上要体现为“先学一步的同学”,这样的参与才是有价值的。 □专家点评 精读——分析人物 师:是啊。剧中的人物也在不停地“变脸”。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如何变脸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文,结合剧本中的原文来解释这一张张变幻的脸。我们先来谈谈水上漂。 生1:先是欢喜的脸,我从第117面的“怡然自得”“饮酒抒情”中看出来,他很喜欢这个从人贩手中买回来的狗娃。 师:很好,他从戏剧的旁白中找到了依据。 生2:还有“老陪少,拍巴掌,手舞足蹈,合唱儿歌”。 生3:我认为是怜爱的脸,从第119面中的“抚慰”“冲动”“咳嗽”这些词可以看出水上漂很同情爱护这个孩子。 生4:还能从音乐中看出。如第116面中的“锣鼓欢快”“驾舟舞蹈”。 师:观察敏锐,很棒! 生5:我不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我认为水上漂最开始应该是苦涩的脸,因为从第120面中他自诉的身世可以看出来,他是个苦命的人,不仅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腐蚀了他,他的自身遭遇也让他痛恨女人。 师:(微笑点头)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前几位同学是从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条纵轴来看的,生5是从水上漂的身世这条横轴来看的,都很有见地。(掌声)好,我们就按生5说的横轴来看,如果最开始是苦涩的脸,那么水上漂下面换成什么脸了? 生6:欢喜的脸。 师:为什么? 生7:因为他买了狗娃,狗娃很心疼爷爷,把水上漂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让水上漂不再孤独, 生8:还让他传宗接代的思想有了真正寄托的对象。 师:很不错,然后呢? 生9:应该是愤怒的脸。 师:为什么? 生10:因为他认为狗娃欺骗了他,从第123面的“厉声催逼”“审视”“气得双手颤抖”可以看出。还有旁白中的景色也能看的出来。 师:说的好极了,接下来是什么脸? 生11:我想是悲的脸。虽然他很心疼狗娃,但是他依然不留下狗娃,说明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实在太严重了。 生12:我想是无奈的脸。从他“返身望天三思”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水上漂此时做了很激烈的思想斗争。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说的都很不错,找到了水上漂的几副脸孔,从这苦涩的、欢喜的、愤怒的、悲伤的脸中,你们能不能告诉我水上漂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3:是个善良的人。不仅收留狗娃,即使不要了,也没有卖他,还给了盘缠,最后还救了他。 生14:还是个身怀绝技却到处找传人的可怜的人。(生笑) 师:好,分析得很透彻。那我们再来看看狗娃吧,你们觉得在剧中他又有几张脸呢? 生15:最开始是悲伤的脸,他被人贩子卖来卖去,还惨遭毒打。 生16:他没有人的尊严,被叫做牲口。 师:好,注意了开端部分中人贩子的戏份。 生17:他没有爹娘疼爱。 生18:我觉得用悲泣的脸更好些,更能显示狗娃的血泪身世。 师:(老师带头鼓掌)同学们已经开始推敲词语的感情色彩了,善于动脑筋,非常好。然后呢? 生19:是喜悦的脸。因为他遇见了水上漂,真正爱他的“爷爷”。 生20:接下来是忧虑的脸,他听见爷爷的话以后,害怕爷爷不要他,担心又被人贩子卖来卖去。第121面的独唱就是这张脸的最好证明。 生21:最后是悲痛的脸,预想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无处可去,心如死灰了。 结合文本关键内容来分析和体会,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同时,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专家点评 审读——辨明冲突 师:看到这一张张变幻的脸,我不禁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情感会经历这样多的变化呢? 生1:因为一个要丢弃对方,一个要跟从对方。 师:看来这就是这段故事中戏剧冲突的焦点了。可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矛盾冲突呢?原因何在?在文中找出关键的一句话来证明你的答案。 生2:是因为狗娃不是男孩子,而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传宗接代靠儿子。从“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哟”可以看出来。 尊重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是引领阅读走向更深层次的基础。这里找到的剧本表面的戏剧冲突是后面阅读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铺垫,这样的阅读过程才能给阅读者带来阅读超越的成就感。 □专家点评 师:那么,一个要分一个要留,应该只是表面的冲突了。大家看到更深层的问题了吗?大家先讨论一下。(生讨论) 师:我请大家关注一下两个人物的情感历程。他们的情感历程有惊人的相似,都是先悲后喜,由忧到哀。生活中当两个人的情感历程很相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惺惺相惜,相依为命,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开始狗娃身份没有暴露的时候,一老一小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这么一幅暖人心肺的祖孙图。那么我想请同学们深入到事情的本质中去比较,在他们对对方的亲爱之情有区别吗? 生3:有,动机不一样。水上漂亲爱狗娃有个重要的原因是要他希望这个男孩子能传宗接代,而狗娃是感受到了真诚的帮助和爱护之后一种本能的回报。 生4:水上漂需要找个人来继承他的绝活,而狗娃对水上漂却是一种纯真的亲情。 生5:我明白了,冲突从表面上看是老汉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但是还有一种冲突隐藏在情节后面,那就是水上漂和狗娃两个人情感上的冲突。 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样的阅读就不只是浮在作品的表层,而是深入到作品的灵魂。□专家点评 师:是啊,传宗接代、延续绝技是水上漂出于功利目的的一种需求,最初他对狗娃的感情、他的那种快乐中是掺杂着这种功利因素的,他知道真相后要丢弃狗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功利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狗娃对水上漂则完全是出于真情,是人最真诚的情感。真爱和利益一直在剧中做着较量。 续想——加深思考 师:课文选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下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生热烈反应)那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下面这三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思路,大胆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 式子一:功利需求>情感需求 生1: 我想水上漂最终还是不能战胜封建思想,还是把狗娃赶出家门,狗娃依然回到过去没有尊严,没有人疼爱的黑暗无边的日子里。 式子二:功利需求<情感需求 生2:我想水上漂勇敢地面对了现实,收留了狗娃,并且将变脸传授给了狗娃;狗娃勤奋练习,成了第一个变脸的女艺术家,赚钱养家,最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且立下规矩,可以传女。(学生笑,掌声) 以学生的自主联想和对这些联想的评价来巩固对作品内在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同时让学生经历情感态度的锤炼。□专家点评 式子三:功利需求=情感需求 生3:水上漂既不忍心把狗娃赶走,也不能传给女孩子,于是寻找了另一个男孤儿收养了他,并且和狗娃结婚,从此一家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师:(微笑)好的,同学们想像的结尾,已经很有童话的浪漫主义色彩了,你们最喜欢哪种结局呢? 生:(齐)第2种。 师:看得出来,你们都是善良的人,本剧的作者魏明伦先生和大家一样。后来水上漂还是收留了狗娃,不过,以后的经历可是十分曲折坎坷的。可惜的是现在我们无法阅读到全剧。同学们觉不觉得遗憾呢?(生赞同)不过,这点遗憾还比较容易弥补,同学们可以课后找来《变脸》全剧剧本,看看这一老一少后来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遭遇。以表演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将语言品味的学习目标巧妙而饶有情趣地落到实处。 模演——品味语言 师:变脸是川剧的绝活,《变脸》这部戏也是川剧中的精品。四川方言是我们方言种类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川剧也是我国地方戏中极富特色的剧种,我们遗憾的是无法亲耳听到这部戏的原音原貌。不过,老师倒是可以会念几句四川方言,请大家再浏览课文,找出你觉得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台词或唱词,老师试着用四川方言给大家表演表现,看看这些台词或唱词反映出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好不好? (生热烈反应,浏览课文,择取台词,老师用方言表演朗读,师生共同体会人物内心情绪,有的学生也跃跃欲试,模仿老师的四川方言音调朗读自己找到的台词,课堂气氛活跃) 师:老师的四川方言只能算鹦鹉学舌了,真正的川音川情不知道有多地道、多感染人啊。希望大家有机会到四川去亲身感受一下。如果能听听川剧,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倘若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魏明伦的《变脸》,那可算一件幸事啊!!! 将学生阅读与学习的目光引向课外,引向更为广阔的生活。 教学反思 1.戏剧教学可以效仿小说教学,从戏剧的情节入手,以情节为基础来研读,将戏剧的特点融入到对细节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中去。这样设计,故事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2.找矛盾冲突不应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探讨,要深入思维层面。 把课堂还给学生,平等对话;若一味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势必熄灭课堂上冉冉升起的智慧之光,势必将课堂教学引入一花独放的尴尬境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生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这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 3.课堂教学若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外衔接的自主学习是有极大帮助的。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