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秦 论》 讲 析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幽州之地,    君      臣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这些险要的地方,拥有幽州这块土地, 君臣上下同心协力

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基地,以便司机夺取周朝的王位,有席卷天下、         控制寰宇、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制服四海,吞并各国的野心。    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孝公,对内确立了一套法令制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横而斗诸侯。

大力提倡耕田织布(重视农业生产),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武器,对外推行“连横”的政策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一方面笼络六国)(另一方面)却在诸侯中挑起端。因此,秦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夺取了黄河西部秦国本土以外的大片河山。

      本段写秦孝公开拓疆土。

      先写秦国的地理优势、统一天下的雄心;然后概述孝公任用商鞅,对内变法图治,富国强兵,对外“连横以对诸侯”的基本国策;最后写施行国策所取得的战果。这一段写得气势峥嵘。“过秦”,却从秦的开始强盛着笔,开下文波澜起伏之源。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因       遗      策,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了先人的基业,沿用先人传下来的国策,(表明政策没有改变,国力进一步强大。)

南取汉中,  西举巴、蜀,  东割膏腴之地,      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占据了巴、蜀,向东扩展割取了肥美的土地,向北进军取得了险要的

诸侯恐惧,  会盟而谋弱秦,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城池。六国诸侯害怕了,于是集会集谋,赶快商讨削弱秦国的大计。决定不惜用珍器重宝和肥美富饶的土地,(引起了列国的反应,他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以重金厚币招聘人才,而是缔结盟约。)

以致天下之士,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

来招揽天下的人才,合纵结盟,    互相援助,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

赵有平原,楚有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   这四位公子,都明达聪慧而又忠正诚实,

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      约      纵     离    衡,、

宽宏厚道而又爱护别人, 尊重贤能而又看重士人。他们团结合纵的国家,分裂连横战线,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

统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国的国民。         于是,六国有才能的人,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

即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主意,     又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

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

翟景、苏厉、乐毅一帮人宣传他们的主张,更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

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         百万之师,

廉颇、赵奢这一班人指挥他们的部队。 他们曾与十倍于秦的土地作后盾,调集上百万的军队,

扣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  逡 巡 而 不 敢 进。

逼近函谷关去进攻秦国。秦人打开关门迎敌, 九国的军队,     却犹豫徘徊,不敢西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

秦人没有破费一支箭杆、失去一支箭头,而天下诸侯已疲惫不堪了。于是,合纵解体,联盟

     争       割      地      而      赂      秦。

破裂,诸侯们(为了自己的暂时的利益),争先恐后地割让土地去贿赂秦国。(这样一来),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      亡     逐     北, 

秦国就有足够的力量来制服那些疲惫不堪的诸侯了。 秦军追击打了败仗的军队,(杀得他们)

伏尸百万,流   血   漂  橹;  因   利   乘   便, 宰 割 天 下,

陈尸百万,    流淌的鲜血竟漂起了盾牌; 秦人趁着这种十分有利的形势,宰割诸侯的国家

分裂山河。    强   国   请   服,  弱      国      入     朝。

占有诸侯的江山。  于是强大的国家纷纷请求降服, 弱小的诸侯国更是一个个入秦朝拜。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享  国  之  日  浅, 国  家  无  事。

(这样)延续到秦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         全国没有发生战事。

以上写惠文王、秦武王、昭襄王继承施行先王遗策,打破诸侯合纵,国势进一步强盛。

先写惠文王、秦武王、昭襄王蚕食四邻,扩张领土。次写诸侯恐惧,合纵缔交,罗致人才,共谋弱秦,极力渲染其人才之众多,阵容之壮大,实力之雄厚。再写秦国击退九国之师的进攻,并乘势发起强大的军事进攻,使“强国入朝,弱国请服”。最后一笔带过孝文王、庄襄王,以便过渡到秦始皇。

这一段对诸侯是先扬后抑,先极写其反秦攻秦的声势浩大,后写其一败涂地,既反衬秦的势力强大盛,也为下文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埋下伏笔;对秦国则是寓褒于贬,以突兀之笔极写其扩张壮大的雄势,既正面写出秦的补课战胜,也为后文所谓“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振      长       策 

    (等)到秦始皇即位,他发扬六代先王遗留下的功业,挥起长鞭施用武力以实现

而  御  宇  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    至    尊

征服全中国的目的,    吞并了东周和西周,灭亡了其余的诸侯国     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  振  四  海。南取北越

控制着全中国, 他掌握着各种刑具奴役天下民众    可以说威振四海了。   又南下夺取了

之地,             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   俯      首

越族各个部落的土地       把那里命名为桂林郡和象郡;越族各部落的首领,只好低着头,

系颈,委命下吏。                      乃 使 蒙 恬 北 筑 长 城

用绳子套着脖子,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秦朝派来的狱吏处置。 然后派大将蒙恬在北边修筑万里

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长城镇守边防,把匈奴赶退了七百多里;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下放牧牛马,各诸侯国的人再也

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

不敢轻举妄动,报仇雪恨。于是他废弃了前代帝王的学说,烧毁了各种学派的书籍, 以达到

愚秦首;    隳名城, 杀豪杰;  收天下之兵, 聚   之   咸   阳,

愚弄百姓的目的  又毁掉名城,杀害有志之士;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统统集中到咸阳,

销锋镝,铸以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

予以销毁熔化,铸造成为十二尊巨大的铜人,以便削弱国内人民的反抗力量。然后,依据华

为城,            因河为池,            据  亿  丈  之  城,

山把它当住坚厚的护城墙,凭借黄河把它作为宽大的护城河,既占有高达万丈的城墙,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 将 劲 弩 守 要 害 之 处,

又占有深不可测的护城河用这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又派良将手执强弓守卫着战略要地,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以定, 始皇之心, 自以为

忠臣领着携带锋利武器的精兵,巡逻盘查。天下已经平定,始皇的心里自以为关中这个险固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子  孙  帝  王  万  世  之  业  也。

的地方,坚固的城池方圆万里,在这里是可以建立子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之也了。

写秦始皇消灭诸侯、统一天下、建立并强化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整个过程。

一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威振四海”的盛势;另一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首先“废……”、“焚……”推行愚民政策;其次是“隳……”“杀……”“铸……”实行弱民政策;最后是加强武备,严防固守。其中也出现了暴政的阴影,秦始皇一切办法都想尽了,只是忘了一样:仁义。这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攻守之施异也”作了铺垫。段末写秦始皇错误估计形势的心态,也预示了秦朝的灭亡。秦由攻取天下的攻势转为保守帝业的守势,国势达到极盛,暴虐也达到了极点,施行暴政是秦由盛而亡的关键。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

秦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边远的地方,然而,陈涉是个用破坛子作窗户、用草绳

枢之子,            田亡  隶  之  人,      而迁徙之徒也;

系着门轴的穷人家的子弟     是一个种田的奴隶,           又是个被征伐戌边的人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

他的才能比不上普通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德才,也没有陶朱、猗顿那么多的财富;

而崛起阡陌之中,              率疲惫之卒, 将  数  百  只  众,

投身在军队行伍这中,突起在田野阡陌之间,他率领疲劳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个人,。

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  下  云  集  

回过头来进攻秦国;他们砍下树木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成旗。天下百姓像风吹浮云一样汇集

         响            应,  赢    粮    而      景       从。   

到他们身边,像山中的回声那样群起应和,自带着粮食像影子一样紧紧跟在他们后边

山东    豪俊  遂并起       而亡秦族也。

崤山以东的英豪俊杰于是一齐起来反抗,终于推翻了秦王朝。

这一部分写陈涉起义,秦朝灭亡。

这一部分形势急转直下,“始皇既没”不久,就爆发了陈涉起义。这里极写陈涉的平凡是为了说明亡秦的极其轻易突出“过秦”的旨意。论出身……、论才能……、论军队……论武器…….、论旌旗…….都没有图举大事的条件,但陈涉义旗一举,天下响应,豪杰并起,强秦顷刻覆灭。秦朝迅速灭亡的这种情况,于九国之师“扣关攻秦”,秦却越来越壮大的情况,以及秦始皇一统天下,“威振四海”的盛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秦施暴政,已尽失民心。这就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依据。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崤   函   之   固,

若论秦朝的统治力量,其实并不弱小,  雍州的土地,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

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

还是和过去一样。陈涉的地位,也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各国的君王

君也;锄  棘矜,非 舌于钩戟长铩也;        谪戌之众,非抗于

高;    锄头、榔头、刺木做的矛柄,并不比钩越长矛锋利;被当着刑徒派去戌守边防的兵

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行   军   用   兵  之  道,

卒,并不比东方九个国家的军队强大。 深谋远虑、用兵作战的韬略,

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易变,       功 业 相 反 也。

也远远赶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  尽管如此,但二者却成败不同,功业相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  大,      比权量力,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假使拿崤山以东各诸侯国和陈涉的起义军比比长短,权衡轻重,   那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序  八   州  而  朝  同 列,

但是,秦人能够凭着狭小的地盘,获得了天子的权势,统治着八州。逼着六国诸侯来朝拜称

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     崤    函    为    宫;

臣,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然后把整个天下变为自己的家,把崤山、函谷关当着自己的内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可是陈涉一个人发难,秦人的宗庙就全部毁灭了,连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嘲

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秦王朝对人民不施仁义,而使秦始皇执政前后攻守的形势截然不同所造成的啊。

     这一部分从比较中入手,论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这一段由叙事转为议论,是前文史实的逻辑结论。首先回应篇首,指出秦朝江山依旧,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并不在于力量有所削弱。然后呼应第二段,把陈涉与九国对比,他在地位、武器、兵力、策略等方面都远远不如九国,实在是不可同年而语,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并不在于陈涉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最后分别照应第1、2、3段和第4段,在陈涉与九国对比的基础上,把秦从开始强盛到统一天下“百有余年”与陈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对比,把秦灭亡的原因归结到自身的过失,自然提出“何也”的设问,于是一言以蔽之,点名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段以递进式的对比提出设问,最后以答问作结,一语破底,点出中心论点,是全文论述的归宿。

特点:

     1、叙事多余议论,寓议论于叙事之中;

     2、对比的论证方法:秦国 与山东九国; 秦国的实力与秦朝的实力;陈涉与九国之师;陈涉与强秦。

           3、具有辞赋色彩。多用对偶与排比;长短句式错落,处处重复而不累赘,句句相似而不雷同,既有夸张、排比,又有对偶、借代、比喻、错综等。

六  国  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 在 赂 秦。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问题在于(他们各自用土地)去贿赂秦国。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  国 

用这种方法去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啊。有人会说:六国的

互  丧,率   赂   秦   耶?曰: 不  赂  者  以  赂  者  丧。  

相继灭亡,一律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

盖 失 强 援,    不          能            独            完。 

灭亡的。(问题很简单,)一人国家如果失掉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可能单独存在。

故  曰  弊  在  赂 秦 也。

所以说:“问题仍在于贿赂了秦国”呀。

     这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将中心论点化为两个分论点:(1)从“赂者”方面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从不赂者方面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各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评述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排除“兵”、“战”因素,强调弊在赂秦,一个“赂”字总涉全篇。

秦    以    攻    取    之  外,                      

秦国除了依靠战争的手段夺取别国的土地之外,(还从别国的贿赂中获得利益,)

小 则 获  邑,大 则  得 城。较   秦  之  所  得, 与 战 胜

小一些就得到城镇,大一些的就得到都市。把秦国从别国的贿赂中得到的土地,跟它靠打胜

而得者         其   实   百   倍;诸   侯    之    所     亡,

仗夺得的土地相比较,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百倍;  各国诸侯在贿赂秦国过程中失去的土地

与战败而亡者,           其 实 亦 百 倍。  则 秦 之 所 大 欲,

跟他们打了败仗失去的土地相比较,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百倍。这样看来秦国的最大愿望和

诸侯之所大患,     固      不      在    战     矣。(第一层:对

各诸候国最大的祸患,本来都不在乎战争和在战争中获得的或是丢失的土地啊。     

比割地赂秦对于秦国和诸侯国双方的得失,用鲜明的数字对比突出双方力量的消长,用“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而在“赂”的结论。照应开头,有力地说明了“赂秦”之“弊”。)

思  厥 先 祖 父,暴 霜 露,披荆棘,以  有  尺  寸  之  地。

想想诸候们的前辈人,他们餐风露宿,批荆斩棘, 好不容易才有了巴掌一块大的土地,而他

子孙 视 之 不 甚 惜,举以予人,如 弃 草 芥。今 日 割 五 城,

们的子孙对待这些土地不很珍惜, 拿来送给别人,就像丢弃草芥一样。今天割去这五座城,

明日又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 视 四 境,    而秦兵

明天又割去那十座城,     然后才能睡一夜          一起床再看看四周的国界,秦    军

又至矣。  然     则 诸侯之地有限,     暴  秦  之  欲  无  厌,

又打来了。   既然如此,那么诸侯国的土地是有限度的,强    秦   的 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奉 之 弥 繁,侵 之 愈 急。故   不   战  而 强 弱 胜 负已判矣。

谁送给他的越多, 他侵略谁就越急。  所以双方还没有交战,但强弱胜负已分得清清楚楚了

至于颠覆,            理  固  宜  然。

(这样看来)六国诸侯归于灭亡,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第二层:写诸侯赂秦的情况和恶

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先通过诸侯的祖先创业艰难,得地比易,与“子孙弃之不甚惜……”进行对比,斥责赂秦行径的可耻。再写诸侯赂秦求安而不可得,说明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于是“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道理。)

古人云:“以 地事 秦, 犹 抱 薪 救 火,薪 不 尽,火  不  灭。”        

古人云:“用割让土地的办法去侍奉秦国,就好像抛掷柴草去救火,柴草不烧尽,火是不会熄灭的。”

此言得        之。

这   句   话道出了问题的实质(第三层:评论兼引证。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来形象地说明“以地事秦”是自取灭亡的愚蠢做法。)

     此段分析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的史实,对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进行论述,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小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在不战”的论断。接下来,从“四厥先之祖父”到“而秦兵又之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词,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望,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的意味。

齐人未尝赂秦, 终 继 五 国 迁 灭       何           哉?

     齐国人没有贿赂秦国,它最后也随着五国的灭亡而灭亡了,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与           赢                  而不助五国也。五 国 既 丧,

问题在于它亲近秦国,(在秦国吞并五国的时候) 不去援助五国呀。   五国既以灭亡,

齐 亦 不 免 矣。燕 赵 之 君, 始 有 远 略, 能  守  其  土,

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君主,开始有远大的谋略, 能保住自己的国土,

义  不  赂  秦。  是故燕虽小国  而    后    亡, 斯 用 兵 之

坚守节义,不去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是小国,却在其他大国之后灭亡,这是燕国善于用兵效也。至丹    以  荆  卿  为  计,  始    速    祸   焉。赵尝

的结果。到燕太子丹把荆柯刺杀秦王当着抗秦的方法,这才从中招来了亡国的祸害,赵国曾经

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     李  牧  连  却 之。

与秦国打了五次仗,两败三胜。 后来秦国又两次进攻赵国, 李牧领兵有两次打败了它。

洎牧以谗诛,        邯    郸    为    郡, 惜   其   用   武

到李牧因受诬陷被赵王杀害, 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州郡,    可惜赵国凭武力

而 不 终 也。且    燕  赵 处 秦 革 灭 殆 尽 之 际, 可 谓 智

不能坚持到底。   况且这时燕国和赵国都处在其他四国完全消灭的形势下,   可以说势力

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第一层:剖析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

单    薄,这样打了败仗亡了国,    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向 使 三 国 各 爱其   地,齐人勿附于秦,刺   客  不  行,良 

如果韩、楚、魏三国各自珍爱自己的土地, 齐国不亲近秦国,  燕国刺客不去刺杀秦王,赵

将  犹   在,             则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国的名将李牧等还在领兵打仗,那么,胜负         存亡的命运, 若和秦国相比,还不容

或  未  易  量。

或许易估量呢。

这一部分分析六国灭亡的史实,论证赂秦者早亡,“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论点。

这是论证第二各分论点,作者主要采取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论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微”,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证明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章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各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 事 秦 之 心 礼 天

      唉!    如果各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各国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诚心礼遇各国

下之奇才, 并   力   西   向,则 吾 恐 秦 人 食 之 不 得 咽 

的非凡人才,齐心协力对付西方的秦国, 那么我还担心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下到咽喉里呢。

也。 悲夫!有  如  此  之  势,而 为 秦 人 积 威 之 所 劫,日

可悲呀!六国本来有这样的大好形势, 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胁制,      天天割地,

削月割,   以  趋  于  亡。   为  国  者  无  使  为  积  威 之

月月割地,以致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所以),主宰国家的人不能让自己被敌人蓄积的威势所

所劫哉。

胁制呀。  

    综合上下对史实的分析作出论断。以“呜呼”起笔,议论兼抒情,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段落。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如果“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六国灭亡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这里强调并力抗秦的重要性,着重揭示“事秦”、“赂秦”的根源在于“秦人积威之所劫”。这一段议论似乎是在为六国出谋划策,实际是对北宋王朝的委婉进言。末句告诉北宋“为国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这就把对事实的评论引导到现实上来。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尽管六国的势力比比秦弱,但还有能够不靠贿赂而战胜秦国之势。苟 以 天 下 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 又 在 六 国

的条件。今天如果那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很明显),这就又在六国下矣。

之下了。

本文评论六国破亡的历史,借古讽今,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破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六国只是各踞一方的诸侯,力量虽弱,“犹有可以不战而胜之之势”;而今天,北宋拥有一统天下,力量远远强于六国,却“从六国破灭之故事”,那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应当改变妥协投降政策,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作者在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意义和现实意义。

特点:

借古讽今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消灭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来的彻底改革,确立了房间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很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趋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以古鉴今。之施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点、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是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 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电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观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层层深入,反复论证。既以正面的事实为据,又以反面的设想为证,(如果六国不贿赂秦国就不至于灭亡。)文章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语言生动形象,感情强烈

在论述中穿插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的嗟叹,对“义不赂秦”的赞赏,也有对“用武不终”的惋惜,也有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使文章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又有排比、对偶、假设、对比、设问等修辞方式结合在一起,富于变化,转承联合,曲折有致。使文章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