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泊秦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写景)(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2)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            

    ——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商女意思是什么?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2)“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 

    ——不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3)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3、主题: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1)、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2)、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5、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3、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4、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5、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5)“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