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人教版高一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

3、引导学生借鉴文章分析诗歌的方法。

教学热点:1、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

2、引导学生借鉴文章分析诗歌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古诗词里常见意象。(柳,鸥,梅等)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由名句填空“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落木”导入。

2、简介林庚其人

林庚,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福州,著名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开始新格律写作,1937年后,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学术研究专于中国文学史,尤其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新诗创作和研究唐诗完全的统一起来。对盛唐诗歌情有独钟,提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两个极为传神深入骨髓的概念。与季羡林、吴祖湘、李长之在早年并称“四剑客”,与吴祖湘、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北大教授吴晓音以“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来概括林庚先生的学术道路。

二、诵读课文,分别找出关于树、叶、木叶、落木的诗句。

木叶: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屈原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月赋》谢庄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月歇山。《临江王节士歌》陆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渡河北王褒拟古》陶渊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柳恽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古意》沈全期

树:春、夏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颂》屈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招隐士》淮南小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曹植

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周邦彦

叶:春、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折杨柳》萧纲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拟古》陶渊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曹植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卢纶见宿》司空曙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青溪小姑歌》吴均

落木:深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哀江南赋》庚信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答柳恽》吴均

三、诵读诗句,体会各句诗描绘什么季节的景物。

四、诗人不约而同地为各意象作了意蕴上的限制。再诵读诗句,并浏览课文,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从文中找出原句来回答)

(1)树、叶,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1.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

2.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木叶有什么特征?

明确:1.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2.“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3)落木与木叶有什么不同?

明确:1.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五、树、叶、木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一个“木”字上,那么“木”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

1.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六、诵读课后三首诗词,比较其不同点。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