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备课资料(苏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一首诗,铭刻希望,记录成长 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 陈鉴霖 要较完整地解读一首诗歌,使之不至于成为解读者纯粹个人意义上的阐释,就不能离开它所产生的时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时代背景成为诗歌阐释的主体,而是让它成为我们判断基本价值观念、诗歌方向的必要前提。 由此,在教学《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一诗时,我们必须让学生对一个数字保持敏感,那就是“1949”。这是诗人江河的出生之年,也是新中国诞生之年——江河与共和国同龄。这一点颇具纪念意义,但这也注定了诗人(这一代人)的成长要与共和国的成长一起经历曲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他们的青春年华淹没在诸多政治运动中,他们的青春梦想消蚀在迷惘的无助或清醒的痛苦中。但“残酷”并非生活的全部,“地下诗坛”、“白洋淀诗歌群落”……在悄无声息却又猛烈地涌动思想之潮,理想和信念始终未灭;而一旦禁锢消除,他们便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在具体的教学中,介绍这个时代背景不必过详,有所触及即可,因为语文课毕竟不是历史(包括文学史)课,更多内容应让学生自己设法去了解。 同样是“释放”,具体的诗歌形态是有诸多不同的,有的反思时代、寄意将来,有的铭刻希望,记录成长,我们现在关注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正是后一种。全诗分为四节,在教学之中,我们不妨就与学生一起共诵诗歌,在有关的诗节(句)中共觅“希望”和“成长”。 一、关于“希望” 根据诗歌常识,现代诗歌中的“我”往往为抒情主人公,不能等同于诗人,但本诗一开篇就写道: 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 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这支歌 直接将自己纳入了诗歌的写作进程。这显然是为了增大抒情强度,增强“现场实感”。那么他想要强调什么情感呢?是“希望”: 海洋与冰块猛烈相撞,船冲向浪头 我们这样站着 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 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海洋与冰块相撞”意味着冬天刚刚消逝,“船冲向浪头”表明心中的激情已经升腾,“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正表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之热切,“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则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可能都在展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扣住时代背景,发掘诗句中“春天”“冰块”“船”“小树木”等意象的象征意义:一个冷酷的时期已过去,温暖人心的生活在人们的期待中开始了。 为了歌唱,玉兰花 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 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到处闪烁 金色的声音刺激着我们 阳光追逐着,鸟儿牵动着 让我们一块走吧 在花瓣匆匆铺就的道路上芬芳地走吧 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 春天正迎着我们走来,献上更多的花朵 正因诗人强调自己置身于“春天”,他告诉我们,万物都对生活充满希望:玉兰花把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迎春花到处闪烁,阳光追逐,鸟儿牵动,紫丁香晃动,而“我们”则在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上芬芳地走。为什么是“匆匆”?因为春天的来临带给万物惊喜,就仿佛是一次甜美而突然的遭遇。又为什么“芬芳”?因为这条路的前方展现的是美好的风景。 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 想像的云朵在疾风中飞扬 寻找着美好的声音 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 走向辽远的地方,放出喉咙里的力量 这里需要学生理解这里的“你”和“我们”一样,作为对象是不确定的,但作为形象是确定的:对生活充满希望,富于美好想像(如云朵飞扬),在他的心里,这世界的一切声响都成为美好的声音,还要为此而歌唱。 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 于是,山脉耸起 人说:我要生活 于是,洪水退去 河流优美地流着 让我们和更多的人一块走吧 祖先在风中诉说着青葱的愿望 在读前四行诗时,也许会有学生认为诗人是把事情说得太轻巧了,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一般。而事实上,作者正是以此来强调对世界图景的期待之殷切,希望它能合乎人们心中的完美构想;而更重要的则是唤起人们心中对生活的热情,希望自己这一代人能够迅速地从并未远逝的创伤(或者废墟)中走出来。“祖先在风中诉说着青葱的愿望”则告诉人们,我们的奋起是在接续古老民族(“祖先”是个形象指称)的文明进程,民族兴盛的理想依然“青葱”,我们没有理由犹豫,只能选择“和更多的人一块走”。 二、关于“成长” 成长是生理的,也是精神的;是状态,也是过程。而更多的时候,这些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的,因此在把握本诗的“成长”意义时,我们就不作具体的分解。但是必须向学生说明,这里的“成长”与世俗观念中的“成熟”是有区别的,不是那种圆滑世故,而是相反;如果世俗的成熟是以人心的“浊化”为标志,那么本诗里的成长却是“纯化”。明确这一点以后,诗中“成长”的痕迹才会显露出来。 捧着激荡的诗 一直读到希望战栗着升起 抖索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 这里写到了“希望”,但我们仍可把它看成是“成长”的记录。为什么希望是“战栗”着升起?为什么是“抖索”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因为那残酷的历史场景还在眼前,对新的历史图景的开启还心存怀疑。有怀疑,就有了理性的成长。 我知道你那善良的愿望,你们原谅的姑娘 原谅的,生活中渐渐迷茫的目光 但那不能原谅的一切 又尖锐地刺痛你 你憎恨黑暗,甚至阴影 因此,清澈地对待别人,清澈得 看到心,一颗鲜红的浆果在绿叶丛中摇荡 你将一年又一年把这鲜红的果子挂满枝头 让善良的人们摘去 可以宽容一切,唯独不能原谅黑暗(阴影);但是挑战黑暗的方式并非融入黑暗(而这正是世俗的成熟在做的事情),而是让自己“清澈”,也即真诚地对待别人,并期待着让更多的善良的人感动并引领他们同行。如果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走向有升腾和坠落两种,那么以“清澈”对抗“黑暗”正是一种“升腾”的成长形态,也许它不会在眼下被众多人们接受,但它注定是酝酿美好生活图景所必需的积极力量。 在此基础上,诗人在第三节诗中写到“岩石的语言如大海翡翠”,语言“坦白得像沙滩”,水鸟如“雪花”,江河“蔚蓝”,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白帆像“纯洁的姑娘”,一连串的比喻、拟人修辞,勾勒出一幅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景象,强调了“清澈”的生活意义。而末两句写针叶树“在冬天也是绿色的战士”,以“冬天”强化了针叶树的不变的品质,实际就是告诉人们,纵使在社会黑暗之时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心,何况是在“春天”呢!当然,这样的图景只是诗人虚拟的可能的图景,也就是只是诗人的“希望”,可以纳入“希望”这部分;但我们想强调的是,这里更重要的是在希望之中,包含着诗人经历黑暗之后精神的成长。 如果说到这里,我们所感受到的是成长明朗的状态和表现,那么第四节则向我们呈现了成长的终级意义——奉献力量,创造生活。在“血液”“太阳”“叶子的小船”“大海浪花”等一连串的意象的灿烂形态的描绘之中,诗人抛出了三问: 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 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 岁月的皱纹又将闪出什么样的光辉呢 无须苦苦寻找答案,这其实就是一声声召唤,要人们如太阳,如大海,去奉献力量创造美好生活。 但是还不限于此,我们要让学生发现成长的更大的意义: 我不能设想,美丽的风光 不在人们脸上闪动 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崛起的建筑里 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 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 诗人连用了两个“不能设想”,告诉人们,生活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我们创造生活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领略并拥有生活的美丽。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希望”与“成长”的划分是一种嫌于简单化的方式,更多情况下这两者是统一的,所有的差别是在层次上。这一点在上面的解读中也已经语及,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也仅是为了分别强化这两个因素,在教学中是可以揉在一处的。就如全诗的最末两行诗人写道: 为此 我和大海一同醒来,拿起工具 春天伴随我们一同奔腾 是一种真切的希望,也是一种坚定的成长。希望与成长的交织,构成了本诗充满力量的美。 (本诗为苏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一专题课文)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1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张克中 设计指导思想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是“向青春举杯”专题“吟诵青春”板块的一首诗歌,根据教材的编写预设,这一板块的教学应紧紧围绕“理解”与“诵读”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活动)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体验)。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感倾向。 为充分体现活动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并最终实现板块教学的目标,在本首诗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人江河的相关诗歌创作(朦胧诗的相关特点已经在《相信未来》中解决),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个社会的背景知识,以及以诗人为代表的一代中国青年在面对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乱走向建设时的喜悦、自信与激情的向往。在大体掌握了这些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作为一首朦胧诗,《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尽管总体格调是激情与欢快的,但诗中的一些诗节或诗句还是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变化,如第三诗章的抒情性就比其他诗节更为突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把握作品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语音、语调的各种变化,去寻找恰当的声音表现形式,把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歌的意象丰富,在诵读活动中,要让学生尝试分析这些意象,理解诗歌用纷繁的意象描绘出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既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表露,从而把握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诗歌主题的深刻领悟反过来又会帮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更准确、传神地运用语气、语调的变化和诗歌节奏的变化去表达诗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诗人在面对祖国春天来临时的那份喜悦之情以及对理想和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2.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深刻领悟作品的感情基调;能够用恰当的声音形式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够准确读出诗人的激情与喜悦,渴望与追求。 2.难点:对诗歌中一些意象的认识与理解,朗读过程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呈现形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阴云密布,无人能够看到国家、民族以及个人未来的时期,20岁的诗人食指用朴实平易的文字,用冷静而炽热的语言告诉人们:相信未来,相信我们能够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若干年后,所有有幸还活着的人真地看到了诗人当年的预言,“文革”结束了,我们的国家从疯狂回归了理性,从寒冬走回了春天。内乱结束了,建设开始了;封闭结束了,改革开放开始了。每一个中国人都由衷地发出了笑声,这时候又有一位诗人站了出来,他放声为所有的变革者唱出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简单的社会背景了解,让学生对《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与《相信未来》两首诗所产生的年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二是想唤起学生读诗的激情,最初读《相信未来》时,我们更多拥有的是压抑与沉重,现在读《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当初的压抑之情会一扫而空。这样能让学生有一种读诗的冲动。) 二、诗人江河及社会背景 1.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江河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梁小斌等人构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朦胧诗群,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其大部分诗作与其他朦胧诗人的作品一样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但他的有些诗作更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意识,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无限向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即是其中的佳作。 2.社会背景:197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从内乱中走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注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国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乱走向建设,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感到国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有志青年甚至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作为诗人的江河更是敏感地意识到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和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歌唱,并且把这首歌明确地表示要献给所有的变革者。 (诗人和背景知识简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大时代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诗人为什么会在诗歌中有那么浓烈的激情,为什么会如此地喜悦和兴奋,这是为准确朗读诗歌并准确理解诗歌打基础。) 三、检查预习,让学生回答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 【明确】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章写变革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绘了大地回春的欢欣气息和蓬勃生机,这是被束缚力量的释放,是久蛰生命活力的勃发。 第二章写出了变革者的精神风貌,诗人激情赞美了热情、开朗、纯洁的奔腾者。 第三章写出了变革者的生命准则。诗人用独特的诗歌形式和丰富的诗歌语言歌颂了坦诚、纯洁和信任的美好。既可以理解为新时代到来后,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构建坦诚交流关系的渴望,又可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境界的期盼,表达了对新时代生命准则的理解。 第四章点明变革者创造的意义。变革者所有变革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了人的“生活”,要让“美丽的风光”“在人们的脸上内动”,要让“笑声”“溢满普通的家庭”。 (此环节一是检查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二是为下面的朗读打下基础。) 四、教师读诗,让学生感知诗歌情感基调(可就某一诗章进行朗读,不必读全诗) (教师的读之所以不称为“范读”是为了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在学生面前拥有读诗的勇气和权力。一旦称为“范读”势必意味着教师读出来的诗歌就是范例,这会让所有在朗读功力上有所欠缺的教师知难而退。在这个环节,教师只要尽力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把握就可。如果觉得时间紧张,这个环节也可以略去。) 五、自由诵读,把握节奏,体会诗人情感。 把学生分为四组自由诵读,每组分别读诗中一个诗章。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读出诗人的情感。 【诵读提示】: 第一诗章是写变革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绘了大地回春的欢欣气息和蓬勃生机。全诗章共3节,第1节和第3节要着重读出大地回春的欢欣气息和蓬勃的生机。其中第1节“船冲向浪头/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这几句诗在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由重到轻柔的转换;第3节中的两个“走吧”所带有的那种欢快与兴奋要在语气上有所体现。第2节在朗读节奏上的处理要舒缓而略显沉重,要有一种叙事感。“为了在今天歌唱”要读得余味悠长。 第二诗章是写变革者的精神风貌。第1、2节,诗人言说“热情、开朗”的奔腾者有着美好的愿望,他在寻找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如美丽的爱情、大地的丰收、机器的轰鸣等。在朗读时节奏要明快,要突出奔腾者的兴奋、激动和喜悦之情。第3、4节诗人写奔腾者在现实中看到了一些因被过往历史伤害而感到迷茫的目光,那些迷茫的目光又尖锐地刺痛了奔腾者的神经,让奔腾者想到了历史中“不能原谅的一切”。奔腾者决心以自己一颗纯净的心灵“清澈地对待别人”,那颗心就像“一颗鲜红的浆果”“一年又一年地挂满枝头”,去“让善良的人们摘去”,从而重建生活的信心。一想起奔腾者的这种举动,诗人的“诗中就扬起好听的声音”。要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就要注意节奏的变化与语气的缓急。比如读“我知道你那善良的愿望,你们原谅的姑娘/原谅的,生活中渐渐迷茫的目光”时节奏要慢,语气要轻,体现的情感要凝重。读“但是那不能原谅的一切/又尖锐地刺痛你/你憎恨黑暗,甚至阴影”时“但是”要重读,语气要加强,情感要强烈;读到“你憎恨黑暗,甚至阴影”时语气要由强转弱,节奏要由快到慢。读到“想起你,我的诗中就扬起好听的声音”时语气应该是抒情的,要体现一种温暖和希望,要能体现诗人对奔腾者的由衷赞美。 第三章写变革者的生命准则。诗人用独特的诗歌形式和丰富的诗歌语言歌颂了坦诚、纯洁和信任的美好。在朗读这个诗章时节奏要轻快,语气要抒情,要让听者感觉朗读者就是在描绘一张美丽的图画,在叙述一个动人的童话。只有在读到最后一节时节奏才要表现得铿锵有力,以示我们对生命准则的坚守。 第四章点明变革者创造的意义。变革者所有变革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了人的“生活”,要让“美丽的风光”“在人们的脸上内动”,要让“笑声”“溢满普通的家庭”。因此,第1、2节要读得节奏干脆而鲜明。第3节节奏要舒缓,要读出一种期盼和呼告的效果。第4节应该是轻快的节奏。第5节语气应读出严肃,节奏读的要有力,要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意味在里面,以此来表达诗人面对未来和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最后一节要把诗人的自信、追求、一往无前的气势读出来,全诗最后一句话“春天伴随我们一起奔腾”要处理得干净利落而气势不凡,节奏和语气都要仔细揣摩。 (之所以把学生分为四组出于以下考虑:一、全诗很长,不分组一节课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二、所有学生都应在课前充分预习了全诗,课堂上只是让他们在相应的诗歌部分把自己的阅读体验朗读出来,从常理上说不应存在有学生无法体验全诗情感及思想内容的情况。) (所有的朗读提示都应是教师在课前下发的预习指导材料,以便学生在预习中有所借鉴。) 六、每组进行组内朗读交流,要读出个人对诗歌的真实理解,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同学在全班朗读以展示自己的理解,并接受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评价。 【明确】诗人的情感:当时,中国刚刚从“文革”动乱的岁月中走出来,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整个社会充满了寒冬过后春天复苏所带来的欢欣气息。诗歌用纷繁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呼告人们一起奔腾,像自己一样和春天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因此作者的情感应是喜悦、兴奋、激动、昂扬的,诗人要和所有善良的人一道奔腾,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具体到每个诗章,诗人的情感并不完全相同,在每个诗章的内部,诗人的情感也有不同的变化,学生在朗诵时应准确体会诗人的具体情感,用恰当的声音形式把诗人的具体情感表达出来。不同诗章的具体情况可参看上述材料。 学生的朗诵及师生的评价围绕以下两点进行: 1.学生的朗读要紧紧围绕声音能否准确表达诗人的情感。 2.教师与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主要是声音形式是否恰当和情感理解是否正确。 当学生对朗读及评价出现分歧时,教师及时加以点拨和指导。 (这个环节既是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为了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小组内学生朗诵交流的过程既是理解把握意象的过程,也是理解诗歌内容与体验诗人情感的过程。因此,组内的朗诵交流既是活动也是体验。这种活动体验是整个活动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内朗诵交流的初步成果会带到全班范围内进一步接受检阅,而全班范围内的朗诵更会促使每一位学生最终形成对诗歌的全面理解与正确认知。而这种在活动的形式背后形成的诗歌价值确认正是活动体验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如江河的这首诗歌,我们在诵读的背后完成的是对诗人激情与喜悦、渴望与追求的深刻理解与细致体会。) 七、找四位学生分诗章把全诗朗诵一遍。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2 〖作者/会员名〗蔡正考 〖Email〗czk0607@163.com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江河 [教学目标] 1、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朦胧诗的能力。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和澎湃的激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的能力;感受变革者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以朗读为切入点,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以讨论的形式来分析变革的形象;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鉴赏朦胧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多媒体运用] 欣赏《春天的故事》歌曲;显示作者相关资料及朦胧诗的相关资料;展示变革者的形象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春天的故事》歌曲,介绍80年代的相关历史背景。 二、展示课题: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江河 三、解题: 1、比较“让我们一块儿走吧”与“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在表达情感上的区别,由此可以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2、作者简介: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 四、朗读诗歌,感受激情。 1、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熟悉文本。 2、指名朗读:提出要求,要读出深情与赞美的味道,语调快慢有致。教师在此之后作适当的点评和朗读指导。 3、集体朗读:要读出情感。 五、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1、这是一首献给变革者的赞歌,在诗人的笔下,变革者的形象非常饱满,请从诗歌中找出变革者的具体的形象内涵。 2、展示朦胧诗的特点,特别是对隐喻性意象的解读。老师应该示范解读两到三个隐喻意象,让学生透过隐喻性意象来感受变革者的形象。 如:春天的指改革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 3、理解诗歌的的大意: 第一节,交待时代大背景; 第二节,热情赞美变革者; 第三节,歌颂伟大的友谊; 第四节,呼吁人们投身改革大潮。 4、欣赏诗歌精彩的语言。 如:通感——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花到处闪烁/金色的声音刺激着我们 明喻——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 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 诗人对意象的选择(朦胧诗的意象密集,本诗就选用的众多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 对色彩的选择——洁白的玉兰花 蓝天 金色迎春花 阳光 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 紫丁香(可以和《相信未来》作比较。从来感悟诗人的情感。) 对声音的选择——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 语言的创新: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为了歌唱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 (诗人笔下的花开) 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 (诗人笔下的黎明时的光线形象) 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 (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3 主备人: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 赵 斌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 了解作者江河的生平简历及其创作风格;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训练提高诵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 咀嚼诗歌语言 , 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 , 体味诗歌的意境 , 掌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 , 体味其瞬间感受 , 把握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诗歌的独特意象 ,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 1. 多音字 涨 zhang 暴涨 zhang 头昏脑涨 颤 chan 颤抖 chan 颤栗 鲜 xian 鲜花 xian 鲜有 似 si 相似 shi 似的 藏 cang 珍藏 zang 宝藏 倔 jue 倔强 jue 倔头倔脑 2. 形近字 倔 jue 倔强 崛 jue 崛起 撒 sa 播撒 撤 che 撤退 渐 jian 逐渐 惭 chan 惭愧 溢 yi 洋溢 缢 yi 自缢 瓣 ban 花瓣 辨 bian 分辨 浆 jiang浆果 桨 jiang 船桨 缝 feng 缝隙 逢 feng 逢迎 栗 li 战栗 粟 su 粟米 诞 dan 诞生 蜒 yan 蜿蜒 3. 近义词辨析 猛烈 激烈 猛烈 ①气势大 , 力量大。例句 : 这里气候寒冷 , 风势猛烈。②急剧。例句 : 心脏猛烈地跳动着。 激烈 ① ( 动作、言论等 ) 剧烈。例句 : 百米赛跑是一项很激烈的运动。② ( 性情、情怀)激奋刚烈。例句 : 壮怀激烈。 温柔 温和 温柔 温和柔顺 ( 多形容女性〉。例句 : 这个少女性格温柔。 温和 ( 性情、态度、言语等 ) 不严厉 , 不粗暴 , 使人感到亲切。例句 : 眼前的人露出温和的目光。 清澈 清纯清静 清脆 清澈 清而透明。例句 : 湖水清澈见底。 清纯 ①清秀纯洁。例句 : 她清纯得像一朵玉兰。②清新纯净。例句:雨后的空气非常清纯。 清静(环境 ) 安静 ; 不嘈杂。例句 : 我们找个清静的地方谈谈。 清脆 ① ( 声音)清楚悦耳。例句 : 清脆的鸟语声回荡在早晨的森林中。② ( 食物)脆而清香。例句 : 鲜黄瓜清脆可口。 4. 词语释义 喷吐 : 喷出 ( 光、火、气等)。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 , 忽明忽暗。 刺激:推动事物 , 使起积极的变化。崛起 : ① ( 山峰等)突起。②兴起。 激荡: ①因受冲击而动荡。②冲击使动荡。青葱 : 形容植物浓绿。 栖息 : 停留; 休息 ( 多指鸟类)。 蔚蓝 : 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 二.作者简介 江河(1949 一 ), 原名于友浑 , 北京人。 1968 年高中毕业。 1980 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 , 有诗集《从这里开始》《江河诗选》等。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 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江河是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 , 他与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 三.文题背景 江河的诗以意象的优美 , 语言的纯净胜出。他所营造的意象群被赋予了一种理想化的色彩 , 是从生命及人生的体验中提炼而出的 , 也是被深度内化了的意象群 , 因此 , 他的诗歌向着纯诗的方向迈进。江河诗歌的语言有着不可言说的美质 , 他在面对存在和语词强烈的光芒时 , 没有闭起眼睛 , 而是直目而视 , 让它把诗人自己攫入口中而吞食 , 正是在这时候 , 他的诗歌才为苦难融入了甜蜜的滋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正体现了江河诗的特点 , 它借助一系列理想化的意象 , 通过完美的艺术手法 , 表现出作者的 人生体验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四.整体感知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是一首朦胧诗 , 是江河的代表作之一。江河是一位平易的人道主义诗人 , 也是一位具有健全理性、良知和常识的高尚的普通人。他的含而不露的温情是中国古典理想人格的最佳现代折射 , 具有安然处变但决不无动于衷的古道热肠和道德热忱。因此他的诗歌内容包含现代生活各个层次的各个角落 , 并且从高超的艺术技巧上 , 赋予思想主题和情感色彩各异的作品以适当的各具风姿的结构形 式 , 突破了风格单一的思维定式 , 如“我们结识了。岩石 / 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 / 用坦白得……”“我们相识了。江河 / 蔚蓝地在黑土地上流过 / 太阳和星星…… ”从这种达到无技巧境界的诗句中 , 你只会受到感动 , 这正是当代诗歌最缺乏的东西 , 做到如此举重若轻、淡而有味 , 并非如我们想像中那么简单。当其他诗人还热衷于炫技 , 还在学艺的道路上时 , 江河的诗歌已经抵达了属于他的要塞。 第一节 “这支歌”指春天的奋斗之歌。 写“果子”被“击落”是写果子变成种子 , 是为了写“春天”。 诗人用“风”“树木”“果子”“ 阳光 ”“鸟儿”等意巢 , 写出春天的可爱。 段析 : 通过各种意象 , 表现出春天的可爱 , 表达了作者对春的渴望、向往之情。 第二节 “热情”“开朗”写出春天的特点。 “爱情的震颤 , 庄稼的波涛 , 金属的鸣响”, 从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写春的特点。 “你憎恨黑暗 , 甚至阴影”, 进一步写春的特点。 段析 :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春的特色。 第三节 “翡翠的语言”“坦白”写出心灵坦荡。 “岩石”“江河”“针叶树”是英雄、战士的象征。 段析 : 写 ' 我们 ' 与英雄对话 , 运用了象征手法。 第四节 写“土地说”是为引出“人说”, 运用了比兴手法。 “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用设问写出人生的意义 , 揭示出人的奋斗需有一定的目的。 段析 : 运用比兴手法 , 写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 课文结构 对春天的渴望、向往之情 春天的特点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我们”与英雄对话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 五.疑难探究 如何理解诗歌第三部分的诗行排列和诗歌表现的内容 ? 这部分写“我们”与英雄对话 , 抒写朋友间的友谊 , 为了暗示朋友间的友谊如岩石般坚固 , 诗人把诗行排列成叠加的岩石状。这样在形式上直观地表现了友谊的淳厚、实在。另外作者也注重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深厚的朋友情 , 如“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 / 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 选取了大海中珍贵的“翡翠”来写友谊的可贵 , 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来写朋友之间的坦诚 , 朋友之间的友谊纯洁得如人与自然的融合 , 如 “雪花似的水鸟栖息在我们的肩头” 。诗句中还有许多这种朴素的语言 , 作者正是以这些语言表述朋友间坚固的友谊的。 六.写作技巧 (l)构思奇妙。本诗分四部分 , 共 15 节 , 每节句数不同 , 字数不等 , 结构和情感内 涵高度地融合在一起。 (2)塔式结构。本诗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 , 尤其第三部分犹如两座金字塔 , 形象 直观 , 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3)巧用修辞。本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 使诗语言、内涵、结构 达到完美统一。 七.课文鉴赏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是当代诗人江汩的一首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 , 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 , 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征是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 ,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这首诗歌在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等方面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 (l)语言朴素自然 , 能调动众多意象来表达思想。 诗歌在写春天的可爱时 , 用了“风”“树木”“果子”“阳光”“鸟儿”等意象。 (2) “金字塔”式结构排列 , 使诗歌具有建筑美。诗的第三部分宛如两座埃及金字塔 , 诗味十足 , 语言和意象充满跳动的活力 , 其形体结构与诗的情感内涵达到了较高程度的融合。这种造型美对于诗歌的赏析具有一定意义 : 它刺激感官 , 引起注意;妙趣横生 , 有利于记忆;形象直观 , 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回忆。这种结构达到了集游戏性和审美价值于一体的程度 , 使作品在传播中不断增值。 补充资料 1.朦胧诗 朦胧诗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精神花朵 , 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语言。三千年古典诗词一脉承传的使命意识与新诗救亡图存的悲愤呐喊 , 以朦胧诗的形式获得了精彩的成果。作为一种文学范式 , 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 , 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但是 , 高密度的意象也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 , 也使朦脆诗无力继续。后朦胧诗人彻底地颠覆了抒情和意象艺术 , 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 , 同时 , 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 后朦脆诗的出现 , 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 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朦胧诗人群体和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生 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心灵的歌唱”。 朦胧诗的特点 : 第一 , 从审美角度看,朦胧诗由写实转向写意, 由具体转向抽象 , 由明确转向模糊 , 由现实性追求转向永恒性追求 , 这是诗歌美学角度上的重大变化 , 改变了过去诗歌说明某一事实和现象的状态。朦胧诗与过去现实主义诗歌不同 , 它不是以反映客观真实为目的 , 在意象的创造上 , 也不对客观真实作忠实的描摹 , 它更注意表现的是主体的真实。这表现了朦胧诗在艺术视角上的重大转变 , 也是对过去诗歌现实主义审美的突破。即便是反映客观事物 , 它也侧重于主体对事物的感受 , 而不对客观事物本身作详细的描绘。 第二 , 打破了过去诗歌线性因果关系和单向直接抒情的方式 , 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模态 , 意象也由清晰转向模糊。 2.舒婷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 习惯上,人们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这类作品称为舒婷诗歌的“高音区”。由于它们直接表达诗人的政治情绪与时代理想,因而获得较多的称誉与赞许。 作者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显示祖国贫穷落后、贫瘠破败的现实出发,抒发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全诗的感情基调由最初的低沉缓慢渐渐变得高亢急速,由抑到扬,从而表达对祖国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第一节,作者运用一系列的意象,并通过意象的叠加,向读者呈现出诗人心目中的祖国的形象,这是诗人真实的感受,也是诗歌人本主义特色的表现。“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语意转折,由前面对祖国形象的描绘,转而直接表达对祖国现实状况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挚的热爱之情,知之深,则爱之切。“祖国啊!”一语显得深沉而凝重。 第二节,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我”与祖国开始交融,祖国贫穷,我是悲哀,我是她痛苦的希望,这种希望正如“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却如此渺茫,那就是对祖国富饶、荣光与自由的殷切期盼!最末一句“祖国啊!”表达了诗人哀怨般的深情。 第三节,同样运用一系列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意象叠加,充分表达出诗人在新时代来临之际的希望与欢欣。但是,细细品味,这些意象无不深深地打上“文革”的时代烙印,表现出这一代青年人内心独特的感受,“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古莲的胚芽”也是经历风霜雪雨的寒冻,就连笑涡都是“挂着眼泪”的。这样就使得这首诗在体现舒婷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又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最末的“祖国啊!”表达出诗人的欢欣与对未来的憧憬,至此,全诗的感情基调由先前的低沉凝重进而变得高亢激越起来。 第四节,在前三节的基础上,“我”与“我”的祖国再次融合,“我”和祖国已经是唇齿相依,不能分割:“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是你喂养了“我”。这个曾经迷惘的“我”,经过深思,经过感情的洗礼,已经沸腾起来,“我”愿为我的祖国奉献一切,用“我”的血肉之躯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与自由!“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与“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几个简短句式构成排比,增加了语言气势,加快了诗歌的节奏,它们与最末一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感情激流达到极点,成为全诗的最强音。正是对祖国的这种执著的爱和奉献精神,使得这首诗与《致橡树》《一代人的呼声》等成为舒婷朦胧诗作的“高音区”。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4 〖作者/会员名〗xuping800 〖Email〗xu-ping800@163.com 教学目标: 1、 了解朦胧诗的特点,熟读课文。 2、 品味鉴赏诗句,体会诗歌的主旨。 3、 体会诗歌昂扬的激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感受“激扬的青春”,《沁园春 长沙》让我们领略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二十年代的壮志豪情;《相信未来》中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青年一代的朝气和希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从这个标题我们就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激情和热情。 2、介绍朦胧诗。(发讲义) 3、背静介绍: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来有一个副标题——献给改革者的歌。 二、推进新课。 (一)在了解了朦胧诗的有关知识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后,请你谈谈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当时中国刚刚从“文革”动乱的岁月中走出来,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整个社会充满了寒冬过后春天带来的欢欣气息中。诗歌用纷繁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盎然的生机呼告人们一起投入社会改革的洪流中,和春天一起迎接、创造美好的未来。 (二)分章节理解诗歌。 1、(1)和老师一起分析理解下列词语的象征意义: 春天(改革之后充满生机的社会) 海洋和冰块的撞击(象征着春天和寒冬的搏斗) 船(象征着我们向美好未来的行程) 绿色的帆(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温柔的呼唤风”(对未来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理解以下几句话。、 A.当喷吐在和鲜红火焰的果子……为了在今天唱歌。 当生命遭受了挫折,当希望一个个破灭,我们不应该放弃,而应将希望的种子埋在心底,鼓足勇气为了希望而努力,终有一天希望的幼苗会开花结果。 B.让我们一起走吧……献上更多的花朵。 面对充满着朝气和希望的前景,号召和鼓动我们勇敢地投身未来。 (3)总结第一章内容。 生活充满了希望,我们应该满怀激情地创造未来。 2、每位同学任选一章,谈谈对该段意思的理解。 第二章:以第二人称的手法写出了变革者的精神风貌,赞美了热情、开朗、纯洁的奔腾者。 第三章:展示了变革者的生命准则。 第四章:展示了变革者创造的意义。 (三)谈谈你喜欢的诗句。(也可以谈谈你对整首诗歌的印象) 三、课文总结。 本文采用了意象叠加的方式、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奋发向上的青春激情,激励青年人要不畏艰险,奋力进取,以政治、善良的博大情怀去拥抱社会,奔向辉煌的明天。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明天,希望学了三首诗歌后对你有所启发。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朗读书本第一页的话: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5 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张春英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个社会的背景知识。 2、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 教学设想 要较完整地解读一首诗歌,使之不至于成为解读者纯粹个人意义上的阐释,就不能离开它所产生的时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时代背景成为诗歌阐释的主体,而是让它成为我们判断基本价值观念、诗歌方向的必要前提。 教学方法 紧紧围绕“理解”与“诵读”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活动)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体验)。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感倾向。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步骤 1、 简介朦胧诗 朦胧诗产生的背景文化大革命 1978年《今天》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这股现代诗潮从地下转入公开,进入“文革”后波澜迭起的文学大潮之中。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朦胧诗”派,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这些年轻诗人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这一诗歌群体刚一出现于文坛,就因其独特而新颖的审美因素而受到人们的注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1980年8 月,《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以“叫人看不懂”为由来否定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朦胧诗”便因此得名。但“朦胧诗”并不是一个具有一致性的诗歌群体,后来通常所说的“朦胧”诗人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的作品确实较多地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而这种诗艺上的探索与诗人怀疑和反抗的精神取向是合而为一的,其中真正孕育了中国诗歌的现代主义。而在文革后的时代背景下来看“朦胧诗”,可以发现它们在对现实的批判性上正应合了“伤痕文学”,充满了一种把个人与民族的使命紧紧相连的理想主义,并且有着明显的自主性的自我意识和探索精神。 2、 简介时代背景 诗人出身于1949年 ,我们必须让学生对一个数字保持敏感,那就是“1949”。这是诗人江河的出生之年,也是新中国诞生之年——江河与共和国同龄。这一点颇具纪念意义,但这也注定了诗人(这一代人)的成长要与共和国的成长一起经历曲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他们的青春年华淹没在诸多政治运动中,他们的青春梦想消蚀在迷惘的无助或清醒的痛苦中。但“残酷”并非生活的全部,“地下诗坛”、“白洋淀诗歌群落”……在悄无声息却又猛烈地涌动思想之潮,理想和信念始终未灭。八十年代初,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乱走向建设。以诗人为代表的一代中国青年内心涌动着一股激情,对国家的复苏振兴充满了希望。而一旦禁锢消除,他们便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同样是“释放”,具体的诗歌形态是有诸多不同的,有的反思时代、寄意将来;有的铭刻希望,记录成长,我们现在关注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正是后一种。 3、听课文录音,体会诗歌内容,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感倾向。 3、 赏析全文 全诗中作者对国家的振兴满怀希望。一个冷酷的时期已经过去,温暖人心的生活在人们的期待中,一切美好的可能都在展现。“春天”中万物对生活都充满希望 ①赏析重点第一部分: 第一节:“我和春天”“和你”“和更多的人”点明作者和春天融合在一起,同时照应题目“我们一起”;“海洋冰块”船开始起航告诉我们冬天渐逝;这时,我们“呼唤风”“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作者盼望春天的到来。 根据诗歌常识,现代诗歌中的“我”往往为抒情主人公,不能等同于诗人,但本诗一开篇就写道: 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 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这支歌 直接将自己纳入了诗歌的写作进程。这显然是为了增大抒情强度,增强“现场实感”。那么他想要强调什么情感呢?是希望: 海洋与冰块猛烈相撞,船冲向浪头 我们这样站着 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 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海洋与冰块相撞”意味着冬天刚刚消逝,“船冲向浪头”表明心中的激情已经升腾,“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正表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之热切,“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则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可能都在展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扣住时代背景,发掘诗句中“春天”“冰块”“船”“小树木”等语词的象征意义:一个冷酷的时期已过去,温暖人心的生活在人们的期待中开始了。 正因诗人强调自己置身于“春天”,他告诉我们,万物都对生活充满希望:玉兰花把洁白的心向蓝天找开,迎春花到处闪烁,阳光追逐,鸟儿牵动,紫丁香晃动,而“我们”则在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上芬芳地走。为什么是“匆匆”?因为春天的来临带给万物惊喜,就仿佛是一次甜美而突然的遭遇。又为什么“芬芳”?因为这条路的前方展现的是美好的风景。 第三节:此节作者写了那些意象?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迎春花(繁星似的到处闪烁)、阳光(追逐着)、鸟儿(牵动着)、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等 他们总的特征是?生机勃勃、欢快祥和、繁花似锦。 体现作者的感情是?喜爱、赞美。 “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 春天正迎着我们走来,献上更多的花朵”用比喻、拟人手法进一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盼望。 集体朗读第一节,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感倾向。 ②继续赏析后面几部分,让学生在吟诵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主体由第一部分的“我”变为“你”,第二人称的运用拉近了叙述主体与诗中“你”的距离。由第一部分我们知道作者极力赞美春天,渴盼春天的到来。所以这一部分的“你”应该指春天。 从文中找出体现春天特点的词语、句子。 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善良;憎恨黑暗,甚至阴影;清澈地对待别人(即真诚的对待别人)。 “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从触觉视觉听觉表明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你将一年又一年把这鲜红的果子挂满枝头 让善良的人们摘去”这里的“你”紧承上文,应该指“一颗鲜红的浆果”般的“清澈地对待别人”的心,“让善良的人们摘去”表达出“你”期待更多的人像你一样真诚的对待别人。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在结构形式上与前两部分相比发生了变化,他的结构特点是? 金字塔式结构或岩石状结构,把立体派绘画技法引入诗歌创作,使诗歌从视觉上有建筑美,形成一种独特的结构。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结构?他表达什么内容? “我们结识了”“我们相识了”点明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友情或爱情。 诗中的意象特点,如:语言如大海翡翠、“坦白得像沙滩”,水鸟如“雪花”,江河“蔚蓝”,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白帆像“纯洁的姑娘”,一连串的比喻、拟人修辞,勾画出美好的景象,表达出友情或爱情的和谐美好。此部分之所以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暗示友情或爱情坚如磐石。 第四部分: 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 于是,山脉耸起 人说:我要生活 于是,洪水退去 河流优美地流着 无论是土地还是人都说“我要”表明“我”有既定的目标和理想,这也告诉我们应对生活树立理想或目标,只要有理想,一切困难都会被克服。 让我们和更多的人一块走吧 祖先在风中诉说着青葱的愿望 号召我们为理想奋斗,我们的祖先期待着我们这样。 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三个疑问: 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 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 岁月的皱纹又将闪出什么样的光辉呢 前文中:太阳把七色的花朵投在枝条上,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形成壮丽的景观。暗示我们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下文说到: 我不能设想,美丽的风光 不在人们脸上闪动 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崛起的建筑里 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 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 作者连用两个“不能设想”点出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理想: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拥有生活的美丽。 根据两个“不能设想”句子的哲理,仿照句式,以“我不能设想——”为开头,另写两个句子。例: 我不能设想,青春的花环 不能结出香甜的果实 我们的生活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我们伸出的双手 不能让贫困的人们感觉到家的温馨 我们的爱心奉献还有什么意义 最后,作者发出号召:“拿起工具”“春天伴随我们一同奔腾”既点明题目又发出真切的希望。“奔腾”的含义也一目了然,即奋斗,为理想奋斗,实现生命的意义。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