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粤教版高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3、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二】重点难点:

1、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2、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鲁迅名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

 1、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仅以中学语文课本涉及的为限。)

2、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3、作品风格及教学难点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本文难度是很大的。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维,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

    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是个难点,可以用“比”的办法加深学生的理解。重在加强学生的语感,重在“意会”(心中明白了鲁迅杂文语言的妙处了),而不一定要求学生“言传”(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妙处)。 

二、生字词: 

吝(lìn)   啬(sè)   髓(suǐ)  蹩(bié)  残羹(gēng) 

礼尚(shàng):崇尚、重视。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  

冷炙(zhì):烤肉。  

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三、研读标题,发现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让我们先在课文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明确:课文8、9段解答了上述问题。

    首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开上文,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先破后立。前半部分着力批判“送去主义”,破得彻底,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就立得鲜明。“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一针见血地阐明“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企图亡我的罪恶野心。从经济、军事到文化,所谓“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明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2、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四、练习:

1、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文中提到的“大宅子”、“鸦片”、“鱼翅”、“烟灯烟枪”、“姨太太”各比喻什么?后文的“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哪种人?联系本文具体分析比喻论证的作用。

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仿写句子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02全国高考)

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三个比喻,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母爱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主旋律。 

感情是人生的一部书: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爱、恨、恋、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题。

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

青春是人生的一首歌:成功是词,拼搏是曲,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旋律。 

知识是海洋中的一叶小舟:文史理工是船浆,情感智慧是风帆,学生是知识的孩子。

网络是电脑的一道大餐:网站是主菜,邮件是甜点,病毒黑客是网络的调料。

波的图像是人生的道路:波峰是成功,波谷是挫折,质点是波的图像的闪光。

地球是生物的母亲,山峰是怀抱,河水是乳汁,植物、动物是地球的孩子。 

  山川是大地的一部乐章,隆起的是高音,

凹陷的是低音部,花草、树木是山川的音符。 

   四季是自然的一部乐章,花草是序曲,

树木是音符,风霜、雨雪是四季的主旋律。 

大地是动植物的母亲,树木是儿子,花草是女儿,蝴蝶、蜜蜂是大地的孩子。 

 挫折是人生的一段插曲,失败是曲谱,泪水是音符,酸甜苦辣是挫折的歌词。 

书籍是知识的一台电脑,题目是主机,目录是键盘,文字、标点是书籍的内存。 

生活是人生的一首乐曲,苦咸是低音部,酸辣是高音部,幸福、甘甜是生活的主旋律。 

风暴是自然一部乐曲,闪电是序曲,雷声是音符,狂风、暴雨是风暴的主旋律。 

夜空是宇宙的舞台,蓝天是帷幕,晚风是配乐,星星、月亮是天空的演员。

流水是大山的眼睛:飞瀑是泪水,深潭是瞳仁,淙淙潺潺的歌声是流水思绪的表白。

森林是地球的衣服:高大的乔木是外套,矮小的灌木是内衣,朵朵小花是森林的纽扣。

大地是宇宙的一部剧本:草儿是场景,鸟儿是旁白,人类是大地的主人翁。

春天是大自然的一本画册:轻风细雨是导言,飞禽走兽是线条,花红、草绿是眼睛,蓝天、白云是春的新衣裳。 

3、讨论:

(1).有人说“开卷有益”,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运用今天所学的观点,谈谈你准备怎样阅读.

(2).“拿来主义”的思想,含义深远,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生活中,我们交朋友,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请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说明我们应怎样结交朋友.

4、作业:

《拿来主义》练习题 

(1)、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最后一段共有5句,分别回答了哪5个问题 

明确:

 答:(1)、承上启下,在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对“拿来主义”的确立和论证。 

答:(2)、a、怎样对待文化遗产?b、对文化遗产中不同性质的组成部分怎样区别处理?c、批判的继承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d、拿来主义者必须具有怎样的素质?e、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附:《拿来主义》板书:

批判送去主义

1揭示来源,举出表现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一人

2揭出实质—媚外

3危害之一:经济衰败

4危害之二:主权丧失

主张拿来主义

鱼翅:吃掉

鸦片:送到药房

烟灯、烟枪:送进博物馆

烟灯、烟枪:请她们走散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