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和智慧(苏教版九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 2.能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 3、能说出主要论证方法的作用。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摘抄文中对你有吸引力的词句,并能尽可能的理解其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电影《刘三姐》中三姐与乡里秀才们对歌的片段:饱读诗书的秀才却被从未读过书的村姑对得哑口无言,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我国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文中为我们揭示了答案,希望大家仔细揣摩,并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 [参考:生字新词有寸积铢累、矻矻穷年、探骊得珠等;还有一些文言词句。] 2.请同学朗读课文,读完后思考:找出文中表明学问和智慧之间关系的语句,其中哪一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并能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说说理由。 [参考:6句。最后一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根据以上关键语句,梳理一下本文的论述结构,即作者是如何逐步得出其观点的? [参考:全文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解说学问和智慧的概念的不同;第3、4、5、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二者相辅为用,只会显得更为重要;最后自然而然的归纳全文,作者站到了俯视问题的高度上,展示了正确的观点,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四、细读课文,学习方法。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作者运用了许多有说服力的材料,细读课文,在文中勾画批注: 1、文中举了许多例子,请简洁地概括出来,说说其作用。 2、请从文章中找出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品读这些语句,说说其论证目的,有何妙处。 [参考:详见教参“课文简析”。文中给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作比喻,显得更加的通俗易懂;通过具体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正确看法;通过正面说理和反面说理的比较,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五、巩固延伸: 1、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具体阐述一下刘三姐对歌打败众秀才的原因。 2、下面哪些名言能证明本文的观点,请把它们插入文中,并说说理由。 ①仅仅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笛卡儿 ②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洛威尔 ③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马修斯 ④没有人因为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赖于天赋。 ——约翰•塞尔登 ⑤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达•芬奇 3、在第2小节中作者只举了泛例——两种人,你能各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两种人吗? 第2教时 学习目标: 1.加深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懂得智慧比学问更重要的道理。 2.分析品味记忆文中警策睿智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回顾上堂课的内容,说说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指正作业中的普遍问题。 二、研读课文,深入思辨: 1.作者认为读书“若是像讽诵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也是没有用的。”这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2.了解了“智慧比学问更重要”后,有的同学可能会对要求记诵的内容产生疑惑,认为那是死读书,读死书。对此,你的看法如何呢?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懂得学问是知识的聚集。]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说理最忌枯燥,说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你阅读本文有无这种感觉?本文为什么会让读者喜爱? [参考:(复习)作者运用举例、比喻、对比的方法论述道理,显的通俗易懂;本文的语言充满智慧,意趣盎然,不失幽默。] 2.读自己认为警策睿智幽默的语言,在书旁白处进行点评。 3.诵读这些句段,争取背诵。 4.品味了本文的语言,请仿照句式,根据文章内容写全下列句子。 若是把学问比作 起锚的航船 ,那智慧便是 。 若是把学问比作 ,那智慧便是 。 四、结语: 《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事上,把人情世故弄懂,有一套应付本领的智慧更重要。正如作者罗家伦强调: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板书设计: 学问不能等同于智慧 (原料、熔炉、铁、电火等作比喻) 没有智慧的学问是死的学问 学问离不开智慧 (举例: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 世间不但缺少有智慧的人而且缺少有智慧的书 (旁征博引) 智慧离不开学问 智慧必须以学问为基础 (肥皂泡与珍珠泉水作比喻) 无学问的智慧只会是浮光掠影 智慧与学问相辅相成 (建筑材料和建筑师的匠心作比喻) 一、 怀疑与学问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②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③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①选自《通俗论集》。顾颉(jié)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历史学家。 ②〔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 ③〔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①,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②”,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①〔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究竟指的是什么人,传说不一。有的说,三皇指伏羲、女娲、神农。《史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②〔腐草为萤〕这是《礼记•月令》上的话。]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①,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②;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①〔《大学章句》〕《大学》是《礼记》的一篇。朱熹把它分章断句,加注释,独立出来,成《大学章句》一书。 ②〔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③〔流俗〕指一般的风习。] 练习: 1、仔细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是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试举出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各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向同学说两三分钟话。要求所举例子能说明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者的一段经历。 罗家伦二岁时,罗母就开始教他识字、背诵短诗,稍大後,父亲也常传授古今诗,每天还亲自选录二、三则有趣且富教育意义的典故,晚上先记在小册上,隔天早上叫罗家伦跪在榻凳上聆听。讲解完毕再将小册交给他复习,如此持续了好几年。这份早年经验,对日后罗家伦认为“教育本来是要把以往人类宝贵的径验,提取优越的部分,熔铸过交给后代,指示他们去发扬光大”,具有深远的影响。罗家伦从四岁入私塾,直到十五岁进美教士高福绥所办的英文夜校学习外文。日后回忆这段家塾教育的体验是:“像我五岁的时候念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样‘形而上’学的经文,不但是读死书,更是读天书呢!十三岁读《周礼》《仪礼》《尔雅》,只可以说是残酷的摧残脑筋!我小的时候没有得精神病,只可以说是洪福齐天。”私塾教育的体验,造成罗家伦日后主张文学革命:要创造国语文学,打破古典文字的枷锁,以现代人的话,来传达现代人的思想、表现现代人的感情。 三、名人论智慧 (1)尽管我们靠了别人的知识成了一个博学之才,但要成一个智者则要靠自己的智慧。 ——(法)蒙田 (2)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 ——(英)莎士比亚 (3)人的智慧是积累了所有人的经验,不断聚合、选择及整理它本身的一种材料。 ——(法)卢梭 (4)有学问的人是一块真金,在任何地方都会受人尊敬。 ——(波斯)萨迪 (5)掌握知识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够的,应当善于使知识不断发展。 ——(德)歌德 (6)智慧在人和动物之间划了一条明显的界限,暗示人类的神圣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由它代替了实际并不存在的人类的不配。 ——(俄)契诃夫 四、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 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养生主》) [译文]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头牛,但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得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看到的,都是一头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 梁惠王说:“好呀!我从庖丁这番话里,学到了养生的大道理。” [简析]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一种工作,都应该摸清楚规律。只有掌握了客观规律,才能把工作做好。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生理结构,摸清了解牛的规律,所以杀起牛来得心应手。要认识客观规律,又必须有一个实践过程,如果不动手解牛,就永远不能了解牛的生理结构。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