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高二教材)(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安徽省怀远县常坟中学 程超 【教学目标】 1. 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 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设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本课所在单元教学要求是“”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教师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交待鉴赏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有关美感与文学的文章在高一时我们学到过几篇,但用文字来细致具体的描写音乐的文章学生很少接触,学习这种技巧是重点。据此,我们本课的鉴赏目标有以下三个:(投影显示) 1. 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 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明确课堂目标,学习主体有充分准备,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 三、整体感知 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中反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眼、口、耳、心同时开动,在诵读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为理解作品的主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分析课文 我们从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一)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具体分析 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投影显示) 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 这是种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 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然后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投影显示) a.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b.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 c.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d.这一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几个问题,教师要注意相机点拨。 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 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 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 C、侧面烘托的手法。 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让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品味。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在第一次感悟中可以给学生设置以下的问题:(投影显示) a.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声音时的心情吗? b.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 c.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文章。可以给学生设置以下的问题:(投影显示) 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 b,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 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此环节,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并通过简洁的板书,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真正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目标。) 五、小结课文 设计提问: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 (过渡到白居易的处境)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最后教师总结: A、 白居易的身份: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 B、 秋天,“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落寞。 小结: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 (呼应课堂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在课堂结构上首尾呼应。) 六、课外延伸 继续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这类文章的能力,在课堂上分发《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中关于王小玉说书的片段材料,学生还可去找描写音乐的文章和诗歌,如《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等,让学生课外进行比较阅读。 七、布置作业 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在作业的安排上,学生动手、动脑,实现将课内所学的知识向课外迁移,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育思想。) 附:板书设计 琵 琶 行 白居易 三 奏 ↓ 三 感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题) 【设计说明】 《琵琶行》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其实在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已经具有了这种用文字去解读其他艺术的意识和高超技巧。《琵琶行》就是一篇音乐与文字、与作者的感情水乳交融的好文章。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 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 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有关美感与文学的文章在高一时学到过几篇。但用文字来细致具体的描写音乐的文章学生很少接触。学习这种技巧是重点。 音乐是付诸于感官的,学生还能感知。但听者、演奏者的心理是很难摹写的。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并将两者融为一体是文章的难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再加上这是一篇课内自读文,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讲的过多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所以我觉得采用诵读法和学生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 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有个感性的认识。 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真正把学的权利交给学生,讲台不再是讲坛,而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和提高,是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的追求。 作者邮箱: cfzxchengchao@163.com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