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苏教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1、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引出作者陈子昂的介绍。(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 2、朗读 3、理解诗意 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吐”-----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对”-----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颔联: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 “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 颈联: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4、自读思考: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明确:银烛、明月、晓天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明确:离堂、别路、金樽 (3)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明确:夜晚→拂晓 (4)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明确:室内→室外 (5)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所以,由一场筵席来表达朋友信念惜别之情。 5、品读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明确:诗人先写离别时的华筵(室内)的人和物,再写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的,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跟随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可以用下表来显示: 空间:离堂华筵(室内) 别路山川(户外) 洛阳古道(遥想) 景色:银烛青烟 明月高树 悠悠远道 金樽绮筵 长河晓天 情感:相对无言 时光催人 悠悠离情 离情缠绵 难舍难分 此会何年 6、陈子昂诗与徐陵诗比较: (1)徐诗有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陈诗无。 (2)二诗写离情别绪,徐诗作哀声而无风骨,陈诗无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可见,此时的诗作已远离南朝时期的绮靡婉媚之风,已具风骨兴寄。这就叫“风神初振”!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