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塑造(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不知不觉.我的头发已经有些谢顶,额头两边露出了均匀的谷地模样,中间是起伏的山峦,有个女同事初见,一声惊呼,怎么搞的,太难看了。那天回家,我特意照照镜子,可不是太难看了。心里一阵酸涩。就捉摸原来那个毛手毛脚浓发飘然的小伙哪里去了?三十五岁刚过。人生中的某些黯淡不可遏制地裸露出来。 当初骑车兜风,沿着青春的地平线在雪野里纵横驰骋。仿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天地皆醉的快感如今一阵风就没了。也难怪,在体育馆的一次演唱会上,听苍老的崔健无奈地唱:“飞不起来了。”想当年,那个“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无所顾忌恣肆汪洋的摇滚小子倏然不见了。却多了欲语还休吞吞吐吐的中年症结。 岁月是一本书.我们开始为它光鲜淋漓的封面所陶醉.继而为它缤纷多彩的插图所销魂,直到流年暗转.书中的内容不断向我们呈现出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本真情境,人才有点会心,美丽繁华的外在多么灿烂精彩也是暂时的。如同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蚤子”o 无奈。无奈,人生也许就是无奈的变奏和组合,但只要活着。我们就得竭力抓住一些什么,就得温暖一些什么。于是有了各式各样的“家”。社会是大家。单位和每个家庭是小家。我爱我家,让自己的根须垦植在众生欢笑、互相悦纳承受的集体环境的土壤里。直到开花结果,根深叶茂。但每个个体又是注定孤独的,经历着岁月的雕刻和塑造。 由此.我由衷爱看冬天冰面上抽陀螺的小孩不屈不挠永不厌倦的抽打姿态。天寒地冻里,日子过得寂寞.或者纯是好奇心的驱使,一个人便如木雕泥塑一般站在风中,看起来似乎只有他的手在动,其实,他的眼睛、呼吸、全身的血脉神经无不充荡在造化的氤氩里,鼓动营造着人的神奇,孤独者的天性。 黑格尔这位哲学王国里的智慧老人曾经告诉过我们,一个小孩用石头片打水漂这一异常单调的动作当中。殊不知却蕴含着审美的自由理念。抛开美学上的高深学问不讲,我以为孩子们单纯的举止。活灵活现的天真,是未经岁月洗礼和人情世故粘滞而萌发的最美好的人性流露。 尤其当我们活过了一定的年轮,如同风吹雨淋雷击电闪过的大树,苍茫的筋络里已然容纳了数不清的断片、伤痕和惊魂甫定的成分。那一片刻,蓦然回首,便觉岁月的雕凿,是无声无息的,没有开场词,不用宣告,眨眼之间,公共汽车上的孩子已喊你“叔叔”、“阿姨”了。 我们还能奔跑。但很难用“如飞”来形容,肺活量在递减,血压在增高,肚腩无端凸起,早晨想起来的事晚上就忘了。一塌糊涂。 都说人生不售回程票,我们看自己的孩子长得越来越像小时候的自己,再看自己,也越来越像当年的父亲和母亲。人世的代谢,如同庄稼地里的苗和草,换季便意味着过季。 人到中年,是岁月塑造的过程和结果。这是浓茶酽酒愈喝愈淡的时分,是下午归途不嫌短天凉好个秋的际遇。是董桥言及的“没有期待心情的约会,你来了也好。最好你不来”的阶段,是看不惯颜柳正楷看不够林散之狂草的无尽感慨,是告别邓丽君美丽的缠绵而倾心于蔡琴沧桑软语的过路驿站。 人活着,就是爬坡,就是过河,就是只问耕田不问收获。 到了什么时候,我们再回头,觉得一生不过也如一瞬。一个“归”字在前面等着。 (选自《散文》2005年第5期) 1.第二自然段中“青春的地平线”是什么意思? 答: 2.作者通过“岁月是一本书”的比喻,主要说明岁月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3.作者认为人被岁月雕刻和塑造的原因是什么?而岁月又是怎样对人进行雕刻和塑造的? 答: 4.作者在文中写到由青年进入中年的感慨,并且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对人生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 1.指刚刚进入青春时代,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2.说明岁月是美好的,它光鲜淋漓、缤纷多.彩:但美好的岁月又是短暂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显出平淡本真的特点。 3.人被岁月雕刻和塑造的原因是:作为个体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岁月对人的雕刻和塑造是无声无息的,人甚至是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岁月的雕刻和塑造。 4.作者认为,人活着就是不断地进取.就会历经坎坷和曲折,就应当只讲付出而不计较回报。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