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高足——颜渊(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手机版


路来森 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

在孔子的一生中,有两次生命之“恸”,那是一种锥心泣血的“恸”,一种生命绝望的“恸”。《史记•孔子世家》记道:“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余!’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吾道穷矣”是孔子的最后一“恸”,理想破灭了,生命之灯熄了,怎不悲痛?此后不久,孔子就去世了。而前一次“恸”就是颜渊之死。颜渊死时,由于孔子哭得过于悲伤,跟从他的人就问:“你太伤心了!”(“子恸矣”),孔子回答道:“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真的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孔子何以为颜渊的死,而如此伤恸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探寻颜渊的生命足迹,去探究颜渊的生命价值。

颜渊,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家语》记曰:“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后儒曾评价说:“颜子没而圣学亡。”足见颜渊对儒学的重大影响。那么,颜渊给儒学注入了什么呢?

“好学”的精神。鲁哀公和季康子,都问过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弟子中,谁最喜欢学习?孔子答道:“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则无。”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颜渊是最喜欢学习的。对于其他的弟子,这样的赞语,是孔子所未曾言的。颜渊不仅喜欢学习,而且还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一次,孔子问自己的另一个弟子子贡:“你和颜回比,谁更强一些?”子贡回答道:“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孔子高兴地说:不如他啊,我赞成你的观点,你确实不如他啊!颜渊的好学,还表现在,其态度,是建立在对教师学识和为人的敬仰上,他曾经感叹自己的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也曾经与老师交流学问而乐此不疲,孔子因之赞美颜渊:“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从我们今天的视角看,彼时的颜渊应该是一个:手不释卷,诵咏不辍,乐学不疲,且尊敬老师,学问上不断进取的好学生。而这一切,又正好切合了孔子的,有关学习的思想。孔子不是一直提倡“学而不厌”吗?他自己不也是在学习上“发奋忘忧”吗?难怪圣人独赏颜渊!但颜渊在学习上,也不是表现得尽善尽美的,孔子曾遗憾地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辅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颜回过于迷信老师的学问,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与老师的交流,也只是用老师的知识来建立“自己园地”。而学问是需要质疑的,在质疑中促进学问的进步和发展。如果一个人在求知上循规蹈矩,那他就不会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就失去了创新的精神,某一种学识或学问,也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萎缩。因而,孔子才说:回也非助我者也。大醇小疵,从整体上看,颜渊仍然是孔子心中,最“好学”的弟子。颜渊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了孔子的有关“学习”的思想。

安贫乐道。孔子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他汲汲于功名利禄,两次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用微生亩的话说,是一个“栖栖(xi,忙碌不停的样子)”者。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路上,勇猛进取,铸造了儒家思想中“达则兼济天下”的一翼。第二个阶段,是他四处碰壁后,重又回到鲁国。此时的他,已经磨去了棱角,消除了浮躁,沉淀了激情,以一种淡定的心态,住进了儒家的“精神后院”,他在这个“后院”里: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修身养性,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儒家思想体系。而这个“精神后院”的奠基者,是少不了颜渊的。

颜渊和孔子不一样,也和孔子的其他弟子不一样。他不是一个积极入世者,他更侧重于通过内省,来完善自己。这从孔子对他的评价和他自己的言论中就可以看出。孔子有一段国人皆知的,对颜渊的评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把颜渊的安贫乐道,活化了出来。能够“安贫乐道”,在孔子看来,就是君子。因为孔子自己也有同样的思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那么,颜渊自己又是怎么说的呢?有一次,颜渊、季路一同陪侍孔子,孔子让两人各自说一下自己的志向,季路和孔子的志向,都与改造社会有一定关系,独颜渊说道:“愿无伐善,无施劳”(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看,他总是反躬内省,从修养完善自己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我想,从骨子里来说,颜渊也许具有更多的道家思想,只是他师从了孔子。如果那时,他的身边,一边是孔子,一边是老子,颜渊也许会毫不犹豫的走向老子。颜渊的这一思想,对孔子有没有影响呢?颜渊去世了,晚年,住进“精神后院“的孔子曾和他的四个弟子,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那就是记录于《论语•先进》中的,著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各言其志”的弟子,孔子独赏曾点之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真是一种诗意人生。这里面,既有一种儒家的温厚醇和,又有一种道家的飘逸潇洒。其诗意的境界,是一种人生的极致。孔子的晚年,就生活在了这种“温厚醇和”之中。因此,我们说,建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精神后院,颜渊功莫大焉。

在“儒学”这条船上,孔子和颜渊是两把共同划动的船桨,只是一把大点,另一把则小点。这一点,孔子是深识的,他曾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这一师生共有的品性,是对儒家思想“两翼”的合拢,也直接成为后世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行为圭臬的滥觞。

“不违仁”。不管是好学,还是安贫乐道,颜渊都有一个精神指归,那就是最终落脚到践行“仁”上。《论语•颜渊》有这样一段文字: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看,颜渊听了老师的话,毫不犹豫地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就照您的话去做吧!为此,孔子也高度评价颜渊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三月”是虚指,是说颜渊可以长时间不离开仁。就这一点,朱熹在评注中赞道:“仁者,心之德也,心不违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颜渊,是一个无私欲而品德高尚的人啊。还有比这更高的评价吗?

有学,安贫,德行兼备,虽非“赤金”,亦几近尽善尽美矣。

后来,孔子为他的学生搞了一个“排行榜”。“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由、子夏。”是为“孔门十哲”。颜渊名列第一,无愧也。

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ulaisen.

作者邮箱: lulaisen123@163.com

相关链接:作文素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