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景点以观迷惘的豪客(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欣赏《峨眉山月歌》

                 贵州省  绥阳县  郑场中学     563302

大约十八岁时,李白便隐居岷山之阳的大匡山读书,并从赵蕤学纵横之术,后与叫做东岩子的隐者生活在一起,日与珍禽相伴,但这种隐居读书、漫游求仙的清淡的生活怎能让胸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壮志的李太白安心呢?自认为德才兼备的他,不走“寻常路”——科举入世,偏学古代策士“编于诸侯”“历抵卿相”,寄希望于风云际会,一鸣惊人。为了实现理想,25岁的他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走出隐居的地方峨眉山,从清溪乘舟外出时便写下了《峨眉山月歌》,以抒当时之心情。

《峨眉山月歌》是运用景点的变化来搭构框架和调动专有名词来营造意境的。所以,欣赏时一定要找准景点,注意专有名词的艺术效果,还得把握修饰词的含义,这有助于品味诗人另辟怪径、走尘封之路时的心境。

“峨眉山月半轮秋”,景点是巍巍的峨眉山,描写的对象是月,修饰词“半轮”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之意。“秋”字给人有迷茫惆怅之感,诗人出游入世之道艰难而漫长,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天高地远之迷惘。

“影入平羌江水流”,景点是平羌即青衣江也,“影”不仅是月景,也是人之影,更是人之远志也。“江水流”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意。本句的深刻含义是:诗人的政治理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会改变的,追求鸿鹄远志的热情也像江水一样奔腾不息。坚贞如斯!豪壮如斯!

“夜发青溪向三峡”,景点是青溪驿,“夜发”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焦急。因为漂泊在外的人一到夜幕降临,便赶快投宿,但诗人偏偏却趁着月色赶路。而前方面临的是长江天险——三峡,路途之艰难,路程之漫长,怎能不让人心急如焚呢?

“思君不见下渝州”,景点是渝州,也是诗人暂时预定的目标。“不见”表明了诗人为前途担忧之情。“思君”以第三人称的写法来表现诗人不安的情绪来得客观而自然。常言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历代文人墨客,只有游过此地,无不生发去国怀乡、艰难困苦、忧谗畏讥的失落之情。李白过此,面对遥远的前方,能不追忆古人、感同身受吗?

统而言之,全诗运用了白描手法,通过移步换景的写法,营造了一种清澈高远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仕途不光充满了希望,还充满了迷惘、忧虑、不安之情。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