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张旭 教学目标:1、认识文革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文革距离现在较远,学生理解上又困难) 2、正确评价作者放弃小狗的行为。(作者的行为用现在的理解又争议) 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以及解剖自己的勇气。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以及解剖自己的勇气。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者放弃小狗的行为。 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讲读法(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习得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自主说说对作者的了解。 明确:介绍作者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等。重点介绍《随想录》其价值在于说真话。以及作者在文革时的经历。 2、集体朗读课后小文《日》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追求光和热的勇气和力量。而作者在《小狗包弟》中表现不同的勇气和力量。(通过一篇文章来进入另一篇文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二、检查预习。(引出下面的课文内容讲解) 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小狗包弟的? 明确:2、3、4、5、6段。 三、课文内容。 1、 小狗包弟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说明。(回归文本) 明确:“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可爱。 “它不咬人……引起客人发笑。”——通人性。 以上是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正面描写。 我们一家人对包弟都很好,由起女士经常问起包弟等等。——有人情味。 这是通过侧面对包弟进行描写。 2、作者花了这么大的笔墨写包弟的特以及与人相处的融洽用意何在?(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 明确:为了加深后面主人放弃包弟不不舍与愧疚之情,同时形成包弟悲惨命运的反差。 这是一种先扬后抑的写法。以及前面学的正面侧面描写的方法、《记念和珍君》中鲁迅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在写作中都可以借鉴。 2、 包弟如此可爱,又与“我”的家人相处如此融洽。那从此就过着幸福的生活了吗?(引出历史背景,同时把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明确:不是。十年浩劫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来了,红卫兵开始抄“四旧”。 3、 为什么包弟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作者为什么不把小狗送走? 明确:包弟是条日本狗且前前主人是瑞典人,包弟还是条宠物狗。(利用第一自然段的艺术家的经历来说明) 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明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接这个“包袱”。(借第一段的背景来说明) 4、 作者送走包弟前的心理是怎么变化的?(开始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明确:害怕——不愿意——妥协(送走包弟)。作者是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才把包弟送走的。显示作者的矛盾心理。 5、 送走包弟后作者的心理的变化? 明确:轻松——沉重——自责。 6、 巴金是否随时间的流逝对包弟也渐渐淡忘?(引向对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学习) 明确:不是。 7、 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回答:作者为什么写了自己庭院的变化以及家人的离逝? 明确:为了说明经过时间的流逝,即使物逝人非了但作者对包弟的愧疚之情却依然不变,而且是与日俱增。说明对包弟的愧欠已经上升为心灵上的欠债。 8、 课文最后一句作者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我的歉意。”难道作者就是为了这个而写这篇文章吗?(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不是。联系文革历史以及1980年人们的心态来说明,作者是为了借这事来反思文革中的人性泯灭,提醒人们要敢于自我反思、自我解剖。显示作者解剖自己的勇气与力量。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写作时可以借鉴。 9、 讨论:作者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你如何看待?(讨论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时的历史,进而理解作者的行为) 明确:①可以理解,因为小狗和“我”的家人的生命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 ②无法原谅,因为小狗也是一条生命。 四、总结: 作者在本文中表现不同于飞蛾扑火的勇气和力量,却展现更加震撼人心的勇气和力量。我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敢于解剖自己、反思灵魂的勇气和力量。在生活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这就是我们学习本文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1、对文中你觉得好的地方进行圈点批注。(本单元的总体要求) 2、根据课后材料写一段你的感想。 六、板书。 小狗包弟 小狗特征:可爱、通人性、有人情味 ① 前:害怕——不愿意——妥协 作者心理变化:送走包弟 ② 后:轻松——沉重——自责——十几年的忏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