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第二课时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板书设计: 你是无穷的源泉 ? 长江之歌 你有母亲的情怀 ? 教学反思: 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名曲旋律,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尽可能保持导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新颖性,不但是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而且,我发现,会使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使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 当然,设计导入方法要因文而异,要自然、妥帖。既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完全是为了追求兴趣,又不能扯得太远,说得太多以免“喧宾夺主”,给人以画蛇添足之嫌。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