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人教版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卓绝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目睹故土沦陷,依然无家可归。作者面对已失去的家园,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应该说,这篇课文的语言富有激情,主题也很有深度。而它要面对的学生,都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由于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就是对教材上记述的那段历史,也知之甚少。因此,情感领悟能力不强,导致他们对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难以理解,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深度的把握也会有相当的困难。不过,他们有朴素热烈的爱国情感和丰富诚挚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中应加以很好的引导、利用。 【教学建议】 一、教学理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三)领会新大纲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二、学习目标 (一)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揣摩、品味课文中感情丰沛的语言。 三、教法 (一)本文抒写的内容,其时代背景与学生相去甚远,因此教学前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本文在主题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用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这将直接影响教学实施效果,可考虑播放音乐,历史短片作铺垫、补充。 (三)语言炽热、感情丰沛,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老师在示范朗读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配乐朗读,表情朗读,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语言特点。 四、学法 (一)本文的语言极富激情。学习本文,首先是要认真朗读,并调动自己的历史知识与想象能力,感受文中那一个个镜头般的画面。 (二)理解作者眷恋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把握其情感主线,明确不同时代爱国情感的不同内涵,增强自身历史使命。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有一部电影叫《红河谷》,主要情节是讲述格桑与雪儿达娃平实而又充满激情的藏民生活。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格桑与雪儿达娃等众多藏民在白皑皑的雪山之间,在广阔辽远的草原上,誓死抵抗西方强盗入侵,用生命和热血捍卫脚下的土地。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离乡背井,远离家园。试想,他们内心深处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 要求:(1)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 、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感受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3、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然后教师进行肯定评价。 (二)研讨赏析: 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借此进一步把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产生的基础,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 问题: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3、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并归纳 :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4、质疑:P60第二行。作者为什么在这段话中列举了一大串的景色、物产? 讨论并归纳:列举了一大串富有东北地域特征的景色、物产,作者如数家珍,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展现东北大地的富饶美丽,表现了对故乡深切的留恋和炽痛的热爱,也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与感染力。 5、质疑: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讨论并归纳:具体(略)。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 6、质疑: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删。因为“红玉的脸庞, 黑玉的眼睛”很容易引发人们想像到东北的父老乡亲像红玉一样的脸庞,像黑玉一样的眼睛,使人想到仍在日寇铁蹄下呻吟的故乡亲人。“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两句虽是不好的事物,但确是东北地区“特产”很容易激发人们思乡之情。 7、质疑:作者把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这是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 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8、质疑:文中多次出现“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想起……”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逐渐增强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9、质疑: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讨论并归纳:“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这里表现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一发不可收拾。它比用“澎湃…‘涌动’”等词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表达作者极其强烈的思乡之情。 10、质疑:怎样理解P61第二段第四行“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讨论并归纳:“埋葬”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飘荡、回响在田垄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出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这里用“埋葬”比“飘荡”、“回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11、质疑:怎样理解P60倒数第五行“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讨论并归纳: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从深层看。这是虚写。在作者的心中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 12、质疑: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P61倒数第五行却改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用第二人称来称呼呢? 讨论并归纳: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于是用第二人称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三)小结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 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念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三、教学反馈 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增加了对祖国东北大地这方热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对课文富有激情的语言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与此同时,他们对文章的内在情感领会不深,对主题的理解也缺少厚重与深沉。 四、教学反思 【案例推荐】 http://www.ht88.com/ 土地的誓言(说 课 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要说的课文题目是《土地的誓言》,这是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依然流浪在外的作者端木蕻良满怀激情写下的充满浓郁情怀的文章。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学习这篇课文的做法。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编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教版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这一单元包括小说《最后一课》,散文《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诗歌《黄河颂》、《木兰诗》五篇课文。它们所表现的主题就是热爱祖国。祖国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热爱祖国,就是热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土地的誓言》就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即作者要回到故乡的身边……愿意付出一切,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他的面前,或是他的坟前。这是一篇抒情美文,在仅有的两段文字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画面,前段描绘了沦丧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后段叙述作者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大量排比造成了逐渐增强的气势;运用呼告,直接抒发对土地的热爱、怀念和眷恋,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且不惜献出生命的时代强音。 二、说教学目标和要求 ⒈新课标指出,学生应“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感情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根据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②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③学习本文,增强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⒉重点、难点 ①重点: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本文又是一篇抒情色彩十分浓厚的散文,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本课教学中重点。 ②难点:由于本课有些句子语意丰富含蓄,学生不易理解,有碍于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应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谈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包含多重关系,首先应该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我准备以读代讲,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阅读,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深沉感情;通过读,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其次还应该是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在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我采用“对话法”让学生和老师进行深入的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发现、构建意义。 四、谈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心理学告诉我们,经验能使感受性更敏锐,经验是产生知觉不可缺少的条件。 初一学生有朴素的情感,丰富敏感的心灵,但由于年龄和时代的限制,根本没有大故土沦丧,四处漂泊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尽管他们通过本单元《最后一课》的学习,对亡国之痛有了一点浅层的、局部的认识,学习本课仍需努力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上课之后,简介本文写作背景,让学生看“九一八事变”录像片断,重点在难民逃亡的场景。看后,让学生以其中一个长期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身份,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进一步渲染氛围,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⒈默读课文。①解决字词,以做到准确朗读课文。 ②找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这是本文关键点突破点,找出它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⒉以典型段落为例,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一片赤子之情。(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体会出的情感。) (三)理解、探究 从幼儿到成人,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学前的模仿期、小学的背诵期、初中的警句期、高中的体验期、大学的评论期和成人的应用期。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初中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特点同他们对自然、社会的了解需要深化同步。他们已从现实生活和阅读物中接触到大量的语言现象,需要选取格言、警句、成语、谚语及其他从常用语言中提炼出来的表现力强的精华语句来记忆、理解。新课程强调学习的探究性,老师对学生需要进行问题解决的指导。明白这一点,结合语文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我采用品味、探究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创新意思,提高综合能力: 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并深情地朗读或背诵这些句子。学生互评,老师指导。 然而,由于心理、经历的局限,加上文章是作者在特殊地区和背景下写成的,初一学生对个别句子深层含意的挖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我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找出课文中用语别致的句子,并说明别致什么地方? ⒈“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深沉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句中的“泛滥”可否换为“拥有”、“充满”这类词语? ⒉“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为什么不用“飘荡”或“回响”过“我的欢笑”之类语句,而用“埋葬”呢? 通过这两个词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感受创造的优美意境中饱含的真情,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积蕴的激情以及产生的强烈冲击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前后两段文字在表现感情上的异同:即都表达了对故乡的真挚热爱和深切怀念,但后段在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文章的最后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现自己的坚强的誓言。 “泛滥”、“埋葬”两个词的运用逾越了常规。凡是反常之外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并且令人感到的困惑的,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给以方法的指导:①明确该词的本意;②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四)拓展升华 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教学中我采取下列两个步骤。 ①配《在松花江上》音乐,小声朗诵第二部分,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②展示幻灯片,大声齐读刚学过的李大钊的名言: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用学生的已知来升华作者的感情,热爱故土即热爱祖国,只有对祖国怀有母亲的情感才能使自己的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赢得解放,走向富强。化难为易,引起共鸣。 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无穷。 (五)推荐作业 以《我爱这土地》写一篇文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板书: 土地的誓言: 我这样板书,力求突出主题,简明朴素。 【练习题库】 一、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炽痛 ( ) 嗥鸣( ) 斑斓( ) 谰语( ) 亘古( ) 镐头( ) 怪诞( ) 辘辘(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泛làn( ) 田lǎng( ) yōu远( ) 污huì(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空白处。 (1)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______________(A、奔涌 B、喷射 C、喷涌)着血液一样。 (2)这时我听到故乡在____________(A、召唤 B、呼唤 C、呼喊)着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______________ (A、召唤 B、呼唤 C、呼喊)着我。她低低地_______________(A、召唤 B、呼唤 C、呼喊)着我的名字,声音那样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3)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____________(A、平静 B、宁静 C、安静) 。 4、第一段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二段写了两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5、除了对故土的强烈思念之外,本文还表达了哪些情感? 6、本文结尾句“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为什么用泪水洗去耻辱而不是行动?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1、作者对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其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2、画线句子为什么要用三个“当……时候”? 3、列举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部分采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方法,即将一组相互有联系的能体现某一主题的画面连续展现出来,试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4、学习了本文,你还有什么问题想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吗? 三、拓展延伸 阅读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后面的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与《土地的誓言》相似,请结合背景分析作者赋予“土地”、“ 河流”和“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2、“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连 羽毛也腐烂在这土地里面”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 1. chǐ háo lán lán gèn gǎo dàn lù 2. 滥 垄 幽 秽 3.(1) C (2) A A B (3) A 4. 第一段:我时常听见故乡的召唤;我常想起关东原野的一切;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绕;我发誓为故乡母亲战斗乃至牺牲。 5. 热爱故乡、疼恨敌人,失去家园的悲伤和痛苦等。 6. 这是一种写意的手法,表达了对家园未来的美好祝愿,用“泪水”更能表现实现这一愿望的悲壮感。 二、阅读理解 1. 将对象拟人化,直接倾诉对土地的热爱、怀念,隐含视土地为“母亲”意。 2. 其一,排比句增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内心强烈思念之情;其二,表明故土无时无刻不在召唤我,与上文相呼应。] 3. 其一:形象性强,能借物抒情,避免直接抒情的苍白无力。其二:容量大,能触发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拓展延伸 1. “土地”是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像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的解放区。 2. 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资料链接】 一、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梁,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里,还有《憎恨》集的作者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其中,《 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要像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二、土地(秦牧)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我想起了二千六百多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 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伏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物,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吗!”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叩头谢着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这是《左传》记载下来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赠给公侯时,就有这么一个仪式:皇帝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泥土来,用茅草包了,递给被封的人。上一个世纪,当殖民主义强盗还处在壮年时期,他们大肆杀戮太平洋各个岛屿上的土人,强迫他们投降,有一种被规定的投降仪式,就是要土人们跪在地上,用沙土撒到头顶。许许多多地方的部落,为了不愿跪着把神圣的泥土 撒上天灵盖,就成批成批地被杀戮了。 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哺育自己的母亲。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好些令人掀动感情波澜的事情。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的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腹,用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情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过去,多少劳动者为了土地而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当外国侵略者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英雄义士为保卫它而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在我国福建沿海地方,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爱国故事。在明末御倭和抗清的浪潮中,那里曾经进行过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激烈斗争。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流行着插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明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有的地方,从前曾经流行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那是明朝遗民羞见先人于地下、一种激励后代的葬仪。这些风俗,多么沉痛,多么壮烈!在我国的湛江地方,有一座桥梁被命名为“寸金桥”,就寓有“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意思,这是用来纪念当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们的。土地的长度和面积计算单位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然而在含有国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因为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一寸土都决不容侵犯,一撮土都是珍宝。这里,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整个版图,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进而,一定要使它真真正正地完整无缺。台、澎等地还一小撮反动派所盘踞,我们必须把它解放。从福建前线,我们听到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啊!不仅我们英勇而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给予美蒋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就是民兵队伍,也巧妙地打击了敌人。就是好些少年儿童,在大炮轰击中也自动奔跑接驳电线,传信送物。他们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保卫每一寸国土的坚强意志。 1960年 (选自《秦牧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有删节)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