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讲学稿(苏教版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课型:新授   主备人:周久云 审核:     时间:06年12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2.掌握文章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意思。

3.理解全文的思想内涵,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愚公的毅力,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法指导:首先朗读全文,从整体上理解全文的结构,其次掌握文章大意,以及作者通过这则寓言所要表达的内涵。  

                               第一课时 

指导预习

1、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跳往助之

C.高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叟(sòu)                          一厝(cuò)朔东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

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

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操蛇之神闻之

4.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至,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

5.给下列各句找出正确的译文。

①帝感其诚(            )

A.天地感到了他的诚心 B.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A.于是率领子孙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B.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A.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边 B.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边

教学过程

一、解题: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地,把山移走的情节,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二、读通课文

1.注意朗读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句(第一、二自然段)

1.朗读第一、二段课文

2.熟读课文下一、二段的注释

3.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方七百里      古义:                     今义: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聚室而谋            毕力平险

杂然相许 杂然:    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4.翻译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四、疏通课文三、四段

1.朗读三、四段两次

2、看课文相关注释

3、自己疏通三、四段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其如土石何

汝心之固                    曾不若                  虽我之死

穷匮                         亡以应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                    一厝朔东                   有子存焉  

5.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练习巩固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读下列文句,体会加点的虚词,哪些可读得稍重些,哪些只宜轻轻带过。将重读的在括号内注明“重”字。

①北山愚公者(      ),年且(          )九十,面山而(            )居

②以(    )君之(    )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

2.解释下边加点词的词义。

①聚室而谋            ②投诸渤海之尾              ③始一反焉 

3.“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这两个疑问句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意思是 。

4.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到了“          ”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         ” ,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 决“             ”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         ”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       ”的反应。这时其妻“献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            ”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

拓展延伸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或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永之氓咸善游                ②水暴甚 

③是以后                         ④益怠                   ⑤蔽之甚 

2.这个人为什么会溺死?请选择根本原因(               )

A.河水暴涨    B.乘的船破了。   C.不善于游泳。    D.腰缠千钱,游不动。

3.如果这个人舍弃他腰中的钱,能逃生吗?从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来。

4.其他渡河的人是怎样劝这个人的?先后的语气有何不同?

5.对众人的劝戒,这个人的反应怎样?这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6.从“吾哀之”到结尾是作者的议论,你觉得作者“哀”的仅只是这个溺死的人吗?这个故事对当代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第二课时

指导预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在括号内解释其意。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同_______ (  ) 

  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同_______ (  ) 

  3.河曲智叟亡以应 ________同_______ (  )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________同_______ (  ) 

二、判断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哪一项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将例句序

号填入括号中。 

例句:A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起舒缓语气调整节奏作用,读起来好听)

B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相当于“的”) 

  C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相当于“这”) 

  D 跳往助之。(相当于“他、她、它”) 

  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  ) 

  2甚矣汝之不惠。(  ) 

  3笑而止之(  )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6操蛇之神闻之。(  )(  ) 

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1.思考: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2.思考: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思考: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2.思考: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练习巩固

(一)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从京城氏孀妻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可以看出①                  

②                     

2.(二)段首句中河曲智叟之“笑”可理解为( ) 

   A 觉得愚公异想天开,诚恳责备。 

   B 怜惜愚公力不能及,善意劝阻。 

   C 自作聪明,讥笑愚公。 

3.从两段看,愚公之妻和河曲智叟都针对     和     这两点向愚公发问,但前者体现为     ,后者表现出     。 

4.(二)段横线处丢失句子如下,请按原文调整句序:A(子又有子)B(子又有孙)C(孙又生子)D(子又生孙),正确可序是      。这里采用了顶真的辞格,用原文概括其意为     ,显示了      。 

5.作者为人物命名颇有深意,愚公其实              (用一成语回答),智叟其实          (用一成语回答)加重了对比的效果,具有讽刺效果。 

拓展延伸

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②。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③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④田,或翔于云表;暮则ィ素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选白《放鹤亭记》)

  [注释]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  ②扉(fēi):门。  ③适:恰好。④陂(bēi):水边。    ⑤ィ素(sù):向,沿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②作亭于其上

  ③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④故名之曰“放鹤亭”

  2.下列句中的“于”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皆以美于徐公          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翻译下列句子。

  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4.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交代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并具体描写了放鹤亭的特点。

  B.文段中所写之鹤很驯顺,善于高飞远翔,自由往来。

  C.文段描写了“异境”之景的开阔与变化,为写鹤设置了背景。

  D.从文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君尽享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二  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

指导预习

一、“而”字作连词有下面四种常见用法:A 表示并列关系;B 表示顺承关系;C 表示转折关系;D 表示修饰关系。试判断下面各句中“而”字的用法属于哪一种,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面山而居(    )                 2.聚室而谋( )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 

二、与其它句中“焉”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始一反焉   C 有子存焉   D 无陇断焉 

三、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如太行、王屋何? 

                                     

  3.甚矣,汝之不惠。 

                                     

  4.告之于帝。 

                                  

教学过程

(一)思考: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 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二)讨论: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三)思考: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四)你怎么看待寓言里愚公的“愚”?

(五).智叟真的“智”吗?为什么? 

(六)思考: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练习巩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2.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3.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

C.无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4.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用原文填写。)

5.说明愚公驳倒智叟的一句是:                        

6.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恐不能秘之(            )

  (2)待尔成人,吾授也(             )

  (3)不盈期月(                )

  3.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七岁善书”中的“善”应选择的义项是(       )(只填序号)。

  善shàn①好,好的,善良的。《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②友好,亲善。《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③善于,擅长。《史记•孙膑传》:“~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爱惜。《荀子•强国》:“~日者王,~时者霸。”⑤应答之词。表示同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曰:‘~。’乃南征。”⑥副词。好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子~视之。”

  4.“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B.其夫呓语。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此子必蔽吾名!

5.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原因:

  认识: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