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沉思录之二(上)(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语文教育沉思录之二(上) ——对语文教育回归传统的一些流行概念的思考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中语文教研室 刘洪涛 邮编 273165 二十世纪末,语文教育回归传统已成大潮,新世纪初颁布的“新课标”中已吸收了很多成果。但传统语文教育是一个混沌一体的东西,精华与糟粕共存,经验与弊端同在,很难绝对地区分清楚。同时,这些经验和做法是适应当时社会的育人需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不是贯通古今皆准的“真理”。因此,要真正的继承传统,对其中哪怕是精华也要采取认真慎重的态度——进行梳理和选择。在梳理和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世纪的育人要求,然后才能有效地利用。 下面我们择其重要者加以分析。 一、“人文性”历史分析 传统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性的教育,这在强调人文性的今天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到底是什么,这是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 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人文化成”观念。强调教育以道德为核心,从而达到教化天下的理想社会。第二,教育内容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这里面既有儒家刚健有为的精神,如自强不息、积极入世、忧国忧民;也有“三纲”、“五常”等封建观念。第三,以一、二点为基础,儒家注重培养人的道德主体性人格。就是说,为了实现“人文化成”,形成一个合乎道德理想的和谐群体,儒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种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承担社会责任、品格善良、道德素质高的主体性人格。因此,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关注的是“人的社会化”。第四,儒家经学教育是人文性的载体。经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始终贯注着鲜明的重功利的人文精神,这从孔子到康有为均是如此。 据此可知,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提倡的人文精神差别是很大的。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必须适应21世纪的育人要求。它体现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人的尊严,培养健全的人格,使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和谐发展。对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要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才能继承发扬。 首先,对儒家强调的以道德为核心的“人文化成”观念要进行批判地继承。吸取其注重道德教育、淳化世风的优良传统,摒弃其“唯道德主义”倾向,加强法制建设。其次,对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要进行批判地继承。汲取其刚健有为的精神,摒弃其“三纲”、“五常”等落后的封建观念。再次,对于儒家的道德主体性人格,也要作辩证的分析,除了强调人的“社会性”外,还要突出“个性化”,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最后,经学教育这个载体则成了专门的学问,非语文教育所能包容,即使作为教材内容也要进行精选。 总之,对于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一定要做历史的具体分析,而不能认为传统的东西可以包打天下、贯通古今皆能适用,那样是不科学的,也是有害的。 二、“自求自得自悟”辩证 传统语文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自学,尤其是程度较高的学生(童蒙时期老师的讲解灌输较多,但也以学生自己诵读为主)。自主学习观念在我国很早就产生了。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强调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充满乐趣地学习。孟子是最早提出“自得”的观念的,他在《孟子•离娄下》中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也。”秦汉时期,自学已成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当时的学生都是分散居住的,老师的讲解只能定期进行,大部分时间靠自学。魏晋南北朝时,仍然以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北朝著名学者徐遵明青少年时到处求学,最后靠自学成才。《北史》记载:“徐遵明年十七,随乡人毛灵和等诣山东求学。……遵明乃指其心曰:‘吾今知真师所在矣,正在于此。’乃诣平原唐迁,居于蚕舍,读《孝经》《毛诗》《尚书》《三礼》。不出院门,凡经六年。”[2]可见当时的自学情况。后代继承了这一传统,尤其是宋明时期的书院,更是以自学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这种“自求自得自悟”的学习方式源于古人对学习自主性的朴素认识。“自得观”的创始者孟子认为“心之官则思”[3],并认为“万物皆备于我”[4],极力夸大了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他又进一步认为,既然“万物皆备于我”,那么,“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也。”[5]后来的思想家们的论述都源于此。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吟诵、涵泳、体悟等学习方式都是基于学习“自得”的理论。另外,“自求自得自悟”的学习方式也是当时“个别化”的学习形式所决定的,因为当时没有现在集体的班级授课制。 应该说,尊重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其学习的主动精神对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古人的这种做法中也有模糊不科学的地方。必须予以清理和改造。 第一,从“自得观”的渊源来看,孟子的看法过于夸大“心”的作用,认为一切知识都可以通过内省的功夫获得,这就容易导向脱离现实的主观唯心主义,而使学习带上封闭性、狭隘性的弊端。以今天的主流观点来看,学习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后现代课程理论有所不同),学习当然需要学习者积极的主动建构,但是完全向“内”求是不科学的,还应该扩大知识的领域,并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正如“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表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强调“自得”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够突出。表现之一是教师必要的引导和讲解不够。清代的语文教育学家王筠对这种情况非常不满,在《教童子法》中沉痛地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可见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比较严重的。现代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不应该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之二是教学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比如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指导,文章的好处只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语言来作模糊的说明,缺乏科学的分析。鲁迅先生在回顾他所受的传统语文教育时,曾打比方说,这种教育形式像在一条暗胡同里摸索,有摸得通的,更有摸不通的。缺乏科学的分析指导,效率不高,显然是不能适应21世纪的育人要求的。 因此,对于“自求自得自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吸取其强调学习自主的观念,摒弃其中的封闭性、狭隘性的弊端以及忽视教师主导的错误。 注释 [1] 《论语•雍也》《四书今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6 [2] 转引自张隆华等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5:190 [3] 《孟子•告子上》出处同注释[1] [4] 《孟子•尽心上》出处同注释[1] [5] 〈孟子•尽心上〉出处同注释[1] 刘洪涛: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中语文教研室 电话 13235376966 邮编 273165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