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于学习的班主任(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班主任心得 手机版 | ||||
做善于学习的班主任 杨郁仙 做金牛一中的班主任真难,课前课后,料到的没料的,都要前思后虑。班主任的苦和累,辛和酸,任何一个班主任都最解其中味。在这里,我是班主任,问候班主任,辛苦了——班主任们! 苦和累与其他学校的班主任没什么两样,不一样的是我校的一节校本课——德育课,要想把这节课上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真不简单,实在是疼许多班主任的头皮。 说起来,我107班的同学爱上、乐上这节德育课,就连周记都要待德育课上后,似乎才有动笔的料。学生的这一习惯和状态,从某种程度来说,也督促我当班主任的不断学习。真的,不能枉了学生的这份期待的期待。 走上讲台上文化课,不备课不行。同样,上德育课不“备”也不行,这“备”中就包含了班主任的责任心、兴趣爱好以及心智才能。如何才能备好德育课,上好德育课,唯只有不断学习,做善于学习的班主任。 (一)买几本名师书籍放案头 魏书生,李镇西,北京二十二中孙维纲,武汉外国学校何文浩等的书籍常翻,常有新的发现。现借今天这会议也宣扬一下我从他们身上受益的几位名师。 很羡慕魏书生,独特的班级管理,犯错误,写说明书;犯错误,写心理病历;犯错误,做好事。他的课前唱军歌,他的胸前戴周恩来总理的像章心中有力量;他的许多育人之道;他的独特的语文教学方法……从魏书生身上,深感名师的踏实工作作风,多样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值得学习。 李镇西是成都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校长、语文教师班主任,2004年《语文教学通讯》每期都载有“镇西茶馆”。他管理班级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有时,班主任工作深感枯竭时,随手翻一翻,“迷茫”会顿解,他的管理、教育朴实而又有诗意。 也崇拜北京二十二中数学教师孙维纲(现已过世),能让二、三流学生变为一流。八十年代,班上一半以上能考入北大、清华。孙维纲老师注重育德,他让学生每天睡觉不低于九个小时…… 武汉外国语学校的何文浩老师,传奇有三:课外不留作业;全部能考上,且一半以上是重点;用人有术,顽石也能调成玉。 名师毕竟是名师,他们的许多招数,历经了十多或二十多年亲身实践,为什么不借来用一用呢? 名师有名师的做法,班级有班级的实际,变一变、改一改、创一创,活用到我们班级中,德育课的思绪不说万千,至少不会叫你愁得——这节课上啥,上啥?但千万不要东施效颦,一定要结合班级的实际! (二)打开电脑找找感觉 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广,“WWW”即万维网之意,通过“WWW”可以到达世界任何一个网站。不就一节德育课吗?何愁! 前面一段时间,在网上浏览了周弘老师的《教你赏识你的孩子》,细细回想下来,由周弘赏识观,我开发了无数相关的德育课。例如,一节德育课,“猜猜他是谁”,学生轮流上台,上台后说出某个同学的优点,以及这个同学的典型特征,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这样的课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班级同学的关系、利于班级同学团结,也鼓励同学上进。 另外一节德育课“推荐XXX当班委”,既然要选某位同学担任某班委之职,每委位同学一定要写清楚选他的理由,恰恰选出的五个同学有两个不愿意任职,我端出同学们的理由,同学的美辞,同学的信任,至今两位同学的班委工作都很出色。 昨天,我上了一节德育课,也是受到网上一篇文章《坏到最后、要陡然上升》的启发。我设计了一节“帖标签”的德育课,请同学们上台来做游戏,把标有“优秀生”、“差生”的十张牌,随意抽签相互帖,有的平时是优秀生帖了“差生”签,的有差生就帖着“差生”签。十位胸前帖着标签的同学,心是惊的,感情是复杂的……我要剖析的月考总结也是具体又生动的!如果你不愿做后进生,开始努力;如果你不是后进生,还需要做得更好! “为盲人引路”也是我班学生印像非常深刻的一节课,体谅父母教育子女的苦涩,理解老师引导学生的艰辛! “青春的滋味”,请补习的同学面对挫折,挺住! 爱的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普天之下的教师都应该向学生坦诚教育的公理,电脑里,何尝不有!还是那句话,变一变、改一改、创一创,不就是一节德育课吗? (三)德育课的舞台很广,功用也很大 班主任的课,与其他科任教师相比,唯只多了这节德育课。我们学校的德育课,一没教材,二没模式,拥有很大的开掘空间。班级管理的好坏,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节德育课的成功与否。班主任一方面要抓教学,不能过多的占用有效的课堂时间,另一方面要抓管理,唯有德育课这块战场,我们一定要布好阵,谋好略。三年的德育课累加起来,实在上了的可达百节,让学生随意捡几节,都有回味,都可咀嚼,那我们的德育课就算成功了! 如今的教师,难当!累归累,烦归烦,还得学习。在此,我要号召广大的班主任:只要我们还站在讲台上,就得不忘学习,做一个善于学习的班主任! 相关链接:班主任心得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