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我与地坛》教学新设计 

【教学设想】 

1.这是一节审美阅读课。从课文入手,按照母亲的“形象美--群像美--意象美”的思路,如切如磋,且诵且歌,引导学生去认识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从而受到美的激赏并得到别一种阅读方法的感悟。2.制作与教学相配的课件,增强审美效果。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屏幕显示:湛蓝的底色,以地坛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与地坛》--史铁生,右下方史铁生坐着轮椅,微笑着。左边字幕:母亲的形象美、群像美、意象美。《我与地坛》第一节里,史铁生搏击命运,摆脱阴影,感悟人生,超越死亡。他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由此超越了“死”,接下来超越“生”更不容易,有一个人,在他超越“生”的过程中,一直陪伴和帮助他,这个人是谁?是他的母亲。我们今天就从史铁生的母亲的形象入手,来进行关于母亲的审美阅读。 

    二、审美阅读 

1.母亲的形象美。 

在课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它们是2、3、8自然段。分析这些段落,讨论作者总是往地坛跑的时候,母亲的反应是怎样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配乐马斯涅的小提琴曲《沉思》,分析通过母亲的举动,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屏幕显示: 

                 母亲的形象美 送--理解   忧--坚忍 找--关爱 

    课文中2、3、8自然段直接回忆描写了母亲当年的惊恐不安、忧愁和痛苦,但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她在默默地忍受,苦苦地支撑。 

    第9段有一句话:“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为什么?回答是:母亲并不企求儿子显赫成名,只是希望儿子在苦难面前,能经受起考验,像普通人一样,坚强地生活。文中哪句话印证了这一点?第9段结尾“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这就是文中母亲的形象美,她的美是坚忍博大、可歌可泣的。其他几段多是自我反思的段落,作者在沉思中感悟,在内敛中喟叹,自诉自省自责自悔。文章的风格可以概括为(屏幕显示):  

      回忆与自省交融 

 赞美与忏悔并存 

 如泣如诉的风格 

 感悟思辨的基调 

2.母亲的群像美。 

推而广之,在我们的记忆中,从古至今,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文? 

讨论之后,屏幕显示:电影《苦菜花》母亲送儿子上前线的蒙太奇镜头为上方背景,中下方字幕是:               

    母亲的群像美  

    孟母三迁                  

    欧母教读岳母刺字  

《苦菜花》                  

  《高山下的花环》   

  “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爱迪生 

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用苇杆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认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彪炳千古;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教导出一代名将,千古英雄。 

    母亲的伟大还在于:母亲千辛万苦养育了孩子,一旦国家和民族需要时,母亲又毫不犹豫地献出他们的至亲至爱,放映电影《苦菜花》《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片段,然后屏幕显示:是母亲养育了孩子,成就了孩子,而当祖国需要时,母亲又义无反顾地献出他们的孩子,母亲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彻天地和宇宙,贯穿远古和未来。 

    3.母亲的意象美。 

千百年来,我们感谢母亲,歌颂母亲,常选用哪些审美意象?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审美内涵?屏幕图像滚动播出:春晖、大地、江海、港湾、大树、祖国。 

其审美内涵是: 

春晖象征母爱的温暖;大地象征母爱的丰厚;江海象征母爱的包容;港湾象征母爱的安全;大树象征母爱的支撑;祖国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心灵的归依。定格显示字幕: 

    母亲的意象美  

                  春晖--温暖                  大地--丰厚江海--包容  

                  港湾--安全                   大树--支撑                   祖国--归依 

    其中可吟唱《小草之歌》《大海啊,故乡》等歌曲体味,放配乐诗朗诵--余光中的《乡愁》。 

    经过这一番审美辨析,我们再回到课文,对残疾人的母亲进行最后的审美观照,谈谈你知道的残疾人的母亲的故事: 

    故事一:快80岁的著名影星秦怡,有一个50多岁的残疾儿子,秦怡不仅料理他的生活,还让他学绘画。一个西方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知道了大为感动,收藏了她儿子的画,并说,他收藏的不仅是一幅残疾人的画,更是一个残疾人的母亲的伟大人格。 

    故事二:香港弱智儿瘐文瀚走失,下落不明,其母花费巨资四处寻找,两年多了始终没有放弃努力。 

    故事三:武汉20岁的武警战士方超追击歹徒,被歹徒的子弹击中大脑,成了植物人。母亲每天在他耳边呼唤他的名字,讲他儿时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唤醒了他,这是母爱的奇迹。 

    三、总结 

  残疾人的母亲,她们比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更为不易,她们注定是没有回报的,她们是一辈子的苦役,所以她们的爱更加无私,更加超功利,更为伟大,更为崇高,因而更具有人格美、人性美,是人间爱的极致、美的极致。 

    四、作业 

  课后写作研究性论文:《关于母亲的思考》。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