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在碰撞中升华——作文活动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

作文活动课,即通过开展课堂说、写、听、演的活动,训练与作文相关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作文活动课与作文写作课最大的不同有三:一是学习形式不同。写作课是以学生“写文章”为主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过程是内隐的、封闭的、个人的;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听、说、写、演”为表现形式,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过程是外显的、开放的、流动的。二是组织形式不同。活动课是以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课堂上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可以随时把握课堂进程,针对出现的问题灵活地诱导学生前行,或者即兴地开发,生成新的课程资源,把学生引向生活或思想的深处,表达和构思的细处,创境和创意的高处;而写作课是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在老师划定的范围内自主写作,整个过程教师是无法把握和控制情况的,一切要等木已成舟后,再来弥补,显得被动而差费误时。三是学习感受不同。写作课是个体的思维活动为主,缺少思想的碰撞,感觉是单一的,乏味的,苦涩的;活动课重视思想的互相激发,感觉是启悟的,震撼的,快乐的。因此,作文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应该倡导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

一、作文活动课提出的背景

1.作文本身的复杂性。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从审题、立意、拟题、构思、选材到具体的表达、书写,每一项都非常重要和辛苦;而其中任何一项的失误都会造成作文的重大缺陷。

2.高三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实。高三复习时间紧,作文写作耗时多,教师在指导上缺乏可操作性,方法单一,讲多练少。有的教师干脆收集各类满分作文,指导学生借用别人的框架和内容装自己的观点,给人一种玩文字游戏的感觉,极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作文批改工程量大,时效性差,不能及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学生认识不足,生活体验少,素材积累少,每次作文应付完成:很难达不到训练的目标。

3.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缺失。遍观每年抽查的高考作文,审题出错、笔锋走偏,文体不象、内容平淡等现象比例甚高,其思考问题角度不对,理解材料不准,表达条理不清,语言辞不达意等情况比比皆是。而学生在写作上表现出的没有激情和畏难情绪,又直接导致了他们作文思维深刻性、独特性、创造性、丰富性和个性等的缺失。如果这些情况不能改变就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于是,笔者提出了活动式作文训练的构想。经过实践证明,通过作文活动课训练,学生的兴趣和作文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短短半年时间内,在笔者从教的一所农村中学的理科补习班中,就有十一位同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文:这是笔者所在的学校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现象。

二、作文活动课的基本理念

1.化整为零。既然作文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那么它就可以有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分解,把整体变成一个个部分来进行训练。这就正如训练一乒乓球运动员,将复杂多变的对抗能力分解为接发球、前三板、前六板来训练的原理一样,强化一个个单项能力,从而形成学生整体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2.化隐为显。作文是一个内隐的运动过程,为了便于指导就必须让它显露出来。这就一定要让学生把思维的痕迹通过说、演、写表达出来,变成可感的物质外壳。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而自我顿悟,还可进行教师及时的点拨而领悟。

3.创造境界。学习活动会形成一定的学习场,产生一种育人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境界、文学境界、文化境界的氛围,让学生受到人格、精神的鼓舞,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4.培养个性。作文活动课要注重激励和鼓舞,培养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表达、敢于挑战,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勤于动笔的良好个性;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综合等思维品质。

三、作文活动课的操作过程

1.课前准备,启动活动。课前将本节课训练点的有观知识下发给学生学习,要求学生主动把自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加以运用。此环节可减少课堂上讲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因学了即用,可检验学生自学的情况,还可促使学生在运用过程中相互学习。

2.课堂开始,控制气氛。开始上课,激发热情,说明训练目的、活动要求、注意事项等。如本节课训练审题,要求只能把本节课的资料放在课桌上,眼看、耳听、口说、笔写,迅速反映,快速作答等。

3.活动展开,把握节奏。一堂课的训练题目一般不少于三个,活动面在90%以上。课堂上要努力形成平等的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理解,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思想,就积极加以表扬,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从结果看,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有成功表现,甚至有的回答非常可笑,但从过程看,他们能够参与活动,并积极地投入思考,暴露出问题,在同学的笑声和老师的点评中,就会获得启示,对其作文写作无疑是有指导作用的。从发展的角度讲,只要有学习的思考和交流,就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每个训练题活动结束后都要做总结,及时强调这一轮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可以让同学相互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来点评。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

4.总结要领,指明方向。

每一堂教学活动后,都要对学生认识的进步,语言的精彩处,思维的机智处,文化、文学的联想和想象处,创新处给以客观的总结,关注学生在作文思维训练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对他们提出今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强调、明确操作的要领。

可见,学生的活动课,最累的是老师,不仅要运筹帷幄,还要善于把握和引导课堂进程,并要准确点评和总结学生的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的任务。

四、作文活动课的具体个例

议论文思维训练

——展开思路,拟写提纲(课堂实录片段)

授课教师:伍隍中学 李明隆

老师宣布上课,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后坐下。

师:同学们,议论文是我们终身实用的一种文体形式。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条理清晰,思想深刻。那么如何才能作到这一点呢?那就是要拟分论点。今天我们来进行拟分论点的训练,要求大家把所有的学习用具都收起来,注意用耳朵听,脑子想,嘴巴说,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课前大家看了我发的材料,应该明确拟分论点从哪些方面来拟了吧。

生:可从四个方面来展开:“是什么”,论证性质和类别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论证目的和原因方面的问题;“怎么办”,论证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方面的问题。

生: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多是择其一至二范畴来论述。

师:能举例吗?

生:如《拿来主义》就论述了为什么拿来和怎样拿来,《六国论》只论证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改造我们的学习》也仅论述为什么改造和怎么改造。

师:对!哪拟分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分论点表达的句式要相同。

生:内容要统一。

生:要围绕中心论点。

生:要注意角度的统一。

师:很好!看来大家理解了辅导材料的主要内容。下可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实战演习,请大家亮出思想之剑,任逻辑和智慧纵横吧。

师呈现话题训练一:诚信

师:现在将同学们按座位分为四组,一、二、三、四组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来展开话题拟分论点,每个同学都要发言,后面发言的同学说出的要点不能与前面同学说的要点重复、交叉、包含。希望大家谦虚一点,积极一点,同一组的同学,拿不稳的同学先发言,如果自认为水平很高的,可以在别人发完言后再发言。其他听的同学,要认真聆听,等一组发言完了我要抽其他组的同学起来总结要点并做点评。

下面一组的同学开始:是什么?

生:是人格高尚的表现。

生:是一种自重与自爱的行为。

生:是真善美的体现。

生:是对别人的尊重。

生:一种风度和美德。

生:五讲四美的基础。

生:社会对人的起码要求。

生:人的教养的一种标志。

生:符合文明的举止。

生:符合礼义的行为。

师:好!一组同学发言很积极。哪位同学起来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他们的分论点有意思上的重复。你比如“文明的举止”和“礼义的行为”。还有意思也有牵强之处,如“对别人的尊重”用于礼貌还可以,说诚信不妥。如果选用分论点的话,最好是:是人格高尚的表现,是人教养的一种标志,是作人的起码要求。

师:对,分论点如果有了重复,就会出现逻辑上的缺陷;如果偏离了观点或话题,就会显得思考不深入。希望下面的同学注意这个问题。他提的三个分论点,大家可以参考。下面二组的同学开始,为什么?

……

分析:从节选部分可以看出操作的三个环节,即一是课前准备,二是课堂导入控制,三是活动展开和把握节奏。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如下的优势:1.训练点小,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在训练中采用鼓励、逼廹等控制方法,学生配合、参与面广,训练充分。3.环环总结,指导及时,加上训练三个话题,过关率高。4.要求前后同学内容不得重复、交叉、包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4.有利于形成积极思考和迎难而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5.成功完成训练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的积极性。6.有助于学生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

五、作文活动课的有关问题

(一)作文活动课实施的条件

1.阶段的训练计划。因为作文活动课是把课堂写作变成了课堂上的专项活动,所以要求在实施教学前必须有一个周密有序、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如《作文学期训练计划》等。

2.具体的分点教案。如审题、立意、构思、用例等活动课教案。教案中要有明确的目标,训练点,训练题,控制策略,激励方法,指导评点方法,操作过程,情况处理设想等。

3.明确的训练和操作策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发言,谦虚的就发言;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感悟并总结最好的标准和获取的思维方法;课堂上以激励为主,适当点拨;以学生活动的效果和热烈程度评价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影响活动课效果的因素

1.活动安排的方式。包括内容的确定,难度的把握,训练的坡度,以及训练的繁密与稀疏(繁密会让人感到一种负担,稀疏又不能巩固训练的效果)。

2.指导材料的针对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对于要完成的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

3.老师的引导和说明是否恰如其分。引导和说明不够,则训练完成一定会受到影响;引导和说明太多,则学生训练的时间又会减少,必然会受影响效果。

4.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模式。上课的质量当然与之成正比,知识水平越高,思维模式改变越快,任务完成越圆满;反之则越差。

5.教师的授课艺术和控制课堂的能力。只有教师有很好的素养或充分的准备才能够真正自如地进行作文活动课教学。

6.训练的难度。任务的难度太小,活动意义不大;难度太大,学生又难以完成。

7.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对训练内容越有兴趣,目标达成率越高。这就要求教师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并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8. 时间越充足,训练的量越大,效果越好。但也要注意,就是时间拖得太长,会失去一些训练的意义,应该以学生领悟和理解为宜,不可贪多求稳,忽视学生的悟性。

(三)作文活动课的主要误区

1.完全排斥传统训练方法。活动不能代替一切,写仍是最终的归宿。课堂活动,属分点训练,适用于拟题、审题、立意、构思、仿句、拓展、文体、章法、选材等方面,属散练;它仍应该和综合训练,如分类训练与升格训练等相结合,这样才能把“接发球”和“前三板”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作文能力。如果是非毕业年级,有关的练笔是不能少的。

2.安排训练没有序列。分合有序,有点有面,这是训练的基本法则,如果训练的安排没有计划,而只想有针对性就行,或大作文不写,只注重空讲,会使活动课失去原有的味道。

3.课堂操作,指导不细。忽略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观臆断,自以为是,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创造力;而出现问题,没有发现,也可能会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盲点。设计者一定要充分准备,多方设想。

作者邮箱: minglong8866@sina.cm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