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分析结构(双线结构)与人物性格,学习归纳主题的方法。 

3.在把握小说主题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对人的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分析背景、情节入手赏析作品主题。 

2、引导学生学习小说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欣赏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 

2、领悟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乌鸦的深刻含义。 

3、领会作者为夏瑜坟上平添一个花环的用意。 

教学方法: 

研讨——讲析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一、导入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刚直不阿,气冲霄汉;他义正辞严,抨时击政。他似一团火,热情奔放;他如一泓水,冷静沉着。他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中国人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他——就是鲁迅!回忆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作品,从初中的《故乡》、《藤野先生》到高中的《祝福》、《灯下漫笔》,鲁迅先生以其深刻犀利的笔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今天让我们一起拜读鲁迅先生又一篇透视国民灵魂的名作——《药》。 

二、简介课文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发人深思的故事: 

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里,年轻的革命者夏瑜喋血牺牲了。而与此相随的,是开茶馆的华老栓情愿把自已的血汗钱拱手送给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康大叔,为的竟是要买到沾满了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可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在第二年的清明,我们同时看到了给儿子上坟的华大妈和夏四奶奶…… 

三、介绍背景 

《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磷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以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愚弄和麻痹人民,使人民任其宰割,穷苦大众处于极端的悲苦之中。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蓬勃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者虽然进行过无数次的武装革命,但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不觉醒,民主革命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 秋瑾烈士的被害,使鲁迅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鲁迅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创作了《药》。

三、梳理情节,把握结构 

了解结构特点是理解人物和概括主题的基础。《药》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根据该篇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1.分清场面,理清故事情节。因为情节是由不同的场面组成的。随着场面的转换,情节才能随之展开。 

提问:文章写了几个场面? 

明确:茶馆 刑场 茶馆 茶馆 坟场 

2.理出情节线索,了解小说整体结构。线索,对小说的结构有重大作用。小说的一系列发展着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一个场面,均是由情节线索贯穿起来的。《药》则是采用双线结构的组织材料,从愚昧落后的群众和革命者两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明暗线结构正是本文的结构特点。 

提问:本文写了两家人的悲剧,线索是什么呢? 

明确:《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暗线:夏瑜在刑场就义—→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 

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对《药》的线索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说“暗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药》的主线,夏瑜的主人公的地位是“摆好了的,确定了的”。也有人说,《药》描写了“两个主人公”,又有人说《药》“是一篇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明暗两条线也就没有主次之分了。 

文章的结构:

      (一个秋天的后半夜)     (当天早上)          (当天上午)            (第二年清明)

老栓买“药”  →   小栓吃“药”   →   茶客谈“药”   →    华大妈上坟 

明线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药       刑场(明暗线连接) 茶馆(交织)        茶馆(交织)        坟场(融合) 

暗线         ↑                      ↑                      ↑                         ↑

夏瑜就义  →      夏瑜血被吃  →      茶客谈夏瑜  →     夏四奶奶上坟 

双线连接、交织的人物:康大叔 

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人血馒头 (板书)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性格,鉴赏描写手法。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一)华老栓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感到“幸福”(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他的愚昧、落后。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小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 

小说开头,写华老栓夫妇准备去买人血馒头。华大妈从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才掏出一包洋钱,老栓接过来后“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中间的“掏”“抖抖的”“按了两下”,充分表现了华老栓夫妇的贫苦,他们的洋钱来之多么不易。他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去取药时,“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二)夏瑜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夏瑜为什么说阿义“可怜”,茶馆里的人为什么会说他“疯了”? 

说阿义可怜是因为阿义身受统治阶级压迫却不明白自身处境,反而被其利用。茶馆里的人说他疯了是因为他们愚昧麻木而不能理解革命者的心胸。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 

(三)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小说写康大叔把馒头交给华老栓,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四)茶客 

在茶馆这一场景中,小说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必说康大叔的盛气凌人,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华大妈的小心“搭”,驼背五少爷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是转述的夏瑜的两句话“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阿义可怜”,也极其传神地画出了夏瑜这个革命者的思想境界。至于最后写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和驼背五少爷重复说“疯了”,不仅强调革命者不被人理解,而且突出了群众的极度愚昧麻木,从而增强了《药》的悲剧意义。 

《药》的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都非常精彩,值得好好鉴赏。

 

二、赏析自然环境描写 

文章的自然环境描写也是十分精彩才。小说开头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渲染了冷峭、阴森的气氛;小说写老栓买到人血馒头后,“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不仅写出了华老栓的心情,而且通过反衬,使以后小栓的死显得更加凄凉。小说最后写“分外寒冷”的天气、“支支直立”的枯草、“愈颤愈细,细到没有”的声音和“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突出了悲凉、阴冷的基调。 

《药》的结尾,从环境到人物心理具有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两位老人站在寒冷寂静的坟地上,怀着对儿子的眷恋与幻想,听到乌鸦的惨叫,呈现于面前的是荒凉、寂静的阴冷。 

最后部分要重点赏析。

三、理解夏瑜坟上的花环 

夏瑜坟上出现花环,既突出了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又表现了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

 

第三课时 

一、归纳《药》的主题 

分析小说主题,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让学生讨论,发言)。 

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 

作品的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 

鲁迅先生自己的说法,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又符合当时他的思想,应该认为这是对《药》的主题的精当的概括。 

几十年来,对《药》的主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表现作者“对于世间的恐怖”(周启明《关于鲁迅》),有的认为表现“亲子之爱”(叶绍钧、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这两种看法已不能为大多数人接受。还有几种看法是:歌颂革命者夏瑜;揭露黑暗统治;批评群众落后和麻木;批判革命者脱离群众。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把上面几个方面杂糅在一起当作《药》的主题。上述种种,或者只突出了《药》的某一方面,或者没有突出《药》的重点,或者不符合作者创作意图,似乎都还可以讨论。 

课后练习一讨论,解答: 

《药》的主题应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第一种说法,“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 

第二种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思想状况。 

第三种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 

第四种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赏析标题 

标题《药》指的是人血馒头,这一事物使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揭示了华、夏两家故事的底蕴。 

标题《药》有概括情节的作用,买药、吃药、谈药……等情节,都围绕“药”展开。 

标题《药》具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蘸有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决不是愚昧的群众所想像的医治病苦的良药。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注意。” 题意:  

三层含义: 1.人血馒头不是药,这迷信的结果,只会使人早日丧生。  

         2.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昧群众的觉悟。  

         3.真正疗救中国──华夏,只有舍此另找新药,才能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症结的新药。

三、布置作业                                                                  关于《药》的人物分析//环境描写//花环的设置,从中选一写一则读书笔记。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