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简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赏鉴 2. 在诵读品味及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导语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以它独有的魅力一 直都那样熠熠生辉。 下面哪一位同学说说宋词的发展脉络?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 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 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整理如下: 时期 作者 成就 代表作 北宋前期 范仲淹 开启豪放派词风 《渔家傲》 北宋后期 苏轼 开拓豪放派词风 《念奴娇》 南宋前期 辛弃疾 继承→爱国词派 《永遇乐》 北宋前期 柳永 发展婉约派 《雨霖铃》 北宋后期 周邦彦 婉约派集大成者 《苏幕遮》 南宋前期 李清照 婉约派大家 《声声慢》 南宋后期 姜夔 继承→格律词派 《扬州慢》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通过《雨霖铃》感受他的情思。 一、 教学过程: (一)1.简介柳永 柳永(约有980~约定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却屡试不中,仕途很是坎坷。初试落榜曾填了一首《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抒怀之作,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却对此词一直耿耿于怀。后柳永再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在放榜时宋仁宗却特意将他黜落,并说“且去填词”。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⒉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适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衣红偎翆、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背全诗,学生齐读,通过合理想象,把全词改写成一段语言优美的文字。(找一两个写的好的同学读一下) 2.词的主旨是什么?用词中的语言概括。 (伤别离) 3.我们以前学过写离别的诗词吗?与柳永写的离别之情有什么不同呢?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旷达而非伤感) 目的:再次明确柳永写的离别之情是带有伤感色彩的。 4.概括词的上下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上片:别时情景 下片:别后思念 (三)分析鉴赏 1.词作者是如何表达主旨的(伤别离)?要求:选取一个角度,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白描手法,意象、意境,抓住细节等) 2.总结: 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抓住细节描写、意象的叠加,还有虚实结合、白描等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伤离别的主题。 (四)拓展迁移 1. 朗读《声声慢》(学生) 2. 赏析《声声慢》 (五)总结 诗歌鉴赏注意事项: 1. 准确理解主旨 2. 把握感情基调 3. 知人论事 4. 表达技巧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