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线上》公开课教案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文中学会一二点景物描写的手法;

2.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研习方法;

3.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等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人文情感目标:

通过落日之美的赏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感悟自然,感悟历史,体验“世间有大美”的意识,从而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和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文本研习,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感受壮美的审美特征,理解想像和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世间有大美”的解读

【教学方法】:通过三维互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研习文本、探讨问题。

【媒体辅助】:《西地平线上》.PPT

【教学流程】

一、造境激趣导入

人类是大自然的杰作,而天地有大美,大自然始终向人类敞开着爱与美的情怀。无论是日出云霞,月涌江流,还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都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中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那“杏花春雨江南”般的优雅,“骏马西风塞北”的壮美,古往今来,让多少人陶醉和徜徉其中。今天要带大家来到一个地方,那里也许依然和贫穷落后相关,但那里有我们民族的源,有我们文化的根,那个地方就是——祖国的大西北。说起“大西北”,我们会想起南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想起丝绸之路上洒落的串串悠长的驼铃;会想起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著名绝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会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空旷,想起策马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相连的大西北总能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油然而生一种朝圣般的庄严的感觉。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一起打开一扇眺望大西北的窗户,一起走进一篇当代美文《西地平线上》,去感受那里的“世间大美”、“雄伟风景”。

二、写景散文研习指导

  ◆方法一: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解决“写什么”。

步骤设计:

  1.请同学们较快速度地自由诵读全文。

  2.问题设计,引领思考,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①首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②追问:大家能否在落日前加一个恰当的地域性名词作为修饰性定语?

③追问:写了西地平线上的哪三次不同的落日景象?

④追问:三次落日给作者的第一感觉分别是什么?

⑤追问:让作者能产生这三种感觉和美感的落日各具有哪些特征?

⑥追问:三次落日给作者的具体的美的感受又分别是什么?

⑦追问:你能从第一段中找出一句总领全文的中心句(文眼)吗?

3.教师评价,小结文章“写什么”。

  ◆方法二:深入文本,局部研习,解决“怎样写”。

步骤设计:

1.过渡语设计:落日之美固然是世间大美,但若没有一管才气十足的笔,又怎能再现那世间大美?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进入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营造他的美丽的落日世界的。

2.问题设计,引领赏析。

①首问:从作者的感觉和审美感受来说,三次落日之间呈现出怎样关系?

②追问:凭感觉你最欣赏他的哪一次落日描写?

过渡语设计:好,那我们就将目光锁定在荒原落日和草原落日上,看看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手法将它们写活写美的。

③设问:作者写荒原落日和草原落日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手法提示:①描写角度②抓住特征③修辞手法④联想想像⑤语言风格]

[教师期待中的要点:同:①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②都运用到了侧面描写③都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④都展开了联想⑤都运用了富有色彩的热情洋溢的语言。异:前者先抑后扬,正面侧面相结合;后者只从侧面描写落日。] 

④插入性设问:文中写到《泰坦尼克号》的音乐、罗曼·罗兰笔下的日出有什么作用?

3.学生自主、合作研习,回答交流。

4.教师小结“写什么”。

  ◆方法三:融身入境,忘我品读,调动经验或想像,情感共鸣,解决“为何写”。

1.过渡性设问:任何写作都是有目的的,那么作者为何要向读者展示那雄伟的落日景象呢?

2.问题设计:

①追问:面对荒原落日和草原落日作者分别获得了哪些启示?

②追问:什么是世间大美?仅仅是自然的美吗?

[要点:自然的大美、死亡的大美、英雄的大美]

③追问:在草原落日中作者想到了历史上的英雄,顺着作者的思维你还能想到另一些在历史的深处西行远去的英雄吗?(激发学生联想体验)

[让读者分享西部的大美,感受作者对西部的热爱,他对自然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

3.引导学生激情诵读

三、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启发学生去感悟自然感悟历史,提升学生的人生使命感。

四、作业设计

1.用老师教授的方法,从《读本》中挑一篇感悟自然的文章,细细品读一下。

2.回忆一下你的旅游经历或者就从你身边选择一样给你产生美的印象的自然物,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情景或情理交融的散文。

专家点评本课亮点:

1.  设计新颖,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向度上关注学生的语文成长,符合新课程理念;

2.  教学思路明晰,节奏紧凑,重点难点突出。

3.  准确运用“文本研习”的教学方式,关注了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高效方式;

4.  准确定位课堂的师生关系,将主人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下的科学学生观;

5.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正确教材观: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6.  不仅仅停留在文本解读的层面上,更注重散文阅读的方法引导,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7.问题设计有梯次感,关注知识与能力在课堂上的主动生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