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端午的鸭蛋 熊德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积累词汇,训练听、说、读、写技能,把握汪曾祺散文的叙事方法和语言风格。 2、过程和方法:在反复朗读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讨论、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良好习惯和对待民俗的正确态度。 重点难点 1、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 2、把握文章的叙事特点。 3、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采用小组学习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为每个学生展现自我提供均等的机会。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3、全面训练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 4、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播放幻灯片。让同学们说说幻灯片上显示的是哪个节日的活动、物品、诗句,并让同学们自由地说说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引出课题,并简介作者。讨论学习本文应达到的目标,确定学习的步骤。 二、整体感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讨论朗读方法,体会文章流露的思想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播放幻灯片。明确此环节学习目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重音、语调、语气和感情;认真听读,勾划出读得精彩和不足的词句,勾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体会文章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与学生朗读相结合。 2、学生评议朗读情况。(说说老师和学生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为什么。渗透朗读方法指导。) 3、体会文章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三、研读内容(把握文章层次,研读文章内容。) 1、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层次,发现文章内容与题目“端午的鸭蛋”的关系。播放幻灯片。(说端午→说鸭蛋→说端午的鸭蛋) 2、让学生选择研读文章内容的方法:最好采用访谈或问答的形式。(教师提出几种方法,由学生选择。如编课本剧、自由阅读、记者访谈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形式。) 3、划分各小组研读任务,分别准备。(第一小组研读第一部分,第二小组研读第二部分,第三小组研读第三部分。依据课文提出问题,作出回答。各小组推选一位同学扮演长者答记者问,如果遇到回答不出的问题可以向同学和老师求助,本组同学扮演记者提问。看看谁的问题提得有价值,谁的回答既忠实于课文,又灵活机智。) 4、用访谈的形式各小组依次当众汇报研读情况。教师注意组织和引导,尽量放开。 5、明确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教师再举其它例子,并启发学生谈谈对于我们写作的启发。(汪曾祺的散文着力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写人间草木,写四方食事,写校园师友,写平淡人生,写“一地鸡毛”,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启迪人们体验平凡生活的乐趣。启发我们注意体验生活,处处留心皆文章。) 四、品味语言(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汪曾祺散文的风格。) 1、播放幻灯片。显示汪曾祺对其散文语言风格的评价。(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①平淡而有味,②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③有淡淡的幽默。)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例句来讨论上述风格。 (如:①第四节“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②“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③第二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其它句子由学生自由找。) 3、品味文中其它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蛋于是出了名。”“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4、教师再举汪曾祺其它散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搭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播放幻灯片。如写在树上掐花的片段“……爬在海棠树上,梅树上,碧桃树上,听她们在下面说‘这枝,唉,这枝这枝,再过来一点,弯过去的,喏,唉,对了对了!’冒一点险,用一点力,总给办到……” 写树倒的片段“……我爬上堆近屋顶的芦柴上,听水从高处流下来,响极了,訇〈hōnɡ〉——,空心的老桑树倒了,葡萄架塌了,我的四近越来越黑了,雨点在我头上乱跳…… ) 五、学生小结。 六、探究实践。 播放幻灯片。 1、比较阅读,阅读《端午日》(沈从文),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端午的风俗,体会其叙事特点和语言风格,与本文作比较。 2、说一说以端午为题材的诗歌、民谣等。 3、说一说(写一写)家乡节日的风俗习惯。 4、谈一谈对待民俗的正确态度。 七、学生小结。 八、课外导学。 播放幻灯片。 1、阅读提示:阅读汪曾祺散文,争取从整体上把握其散文风格,从中汲取营养。 2、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到民间采风去。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