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怎样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 赵孝云 所谓“筛选”,即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也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伪存真,进行比较、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挑选出符合考题要求的语言材料。筛选的关键是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转换、概括、组合等再加工,综合、归纳,使之符合考题要求。选择题的各个选项,已经对有关信息进行了整合,要求判断所作的整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所谓“信息”,就科学类文章而言,是指文章传达给读者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新经验以及有关对它们的解释与阐述,它可以是事实、理论,也可以是观点、设想;或代表某些信息的符号、数据、图形等。这类题目,通常涉及被说明的事物的功能、构造、过程、成因、条件等因素,也涉及研究、生产的依据、方法、途径等。 现代文阅读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的解答方法如下: (1)通读原文,获得整体印象,弄清题目要求。 认真仔细地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尤其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见到文章中含有“构造”、“功能”、“危害”、“依据”等字眼或与之相当的词语的句子,要特别留意,要注意所涉及的内容的层次、所覆盖的文字范围。明确以下问题:①文章主要说了什么事,什么新发现?或者介绍了一种什么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②总的观点倾向怎样?③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要求筛选什么主要的信息? 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第二大题《深海呼吸》(原文略)6、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肺的特性和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可在保留极少氧气的情况下不受损伤。 B.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可在强大水压下变形收缩后迅速恢复。 C.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缩展自如,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功效。 D.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坚韧有力,具有抗击高压的神奇功效。 本题围绕“关于深海潜水动物肺的特性和功能的理解”,提供了4种表述,要求考生从中选出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要答好这道题,首先要能捕捉题干中的提示,即深海潜水动物的“肺”的“特性和功能”。 A项筛选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并将它们整合为一个选项。B项第三段有一句:深海潜水动物“为了节约能量,在下潜时它们还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本领”,而人类却没有这种本领,可见表述正确。D项整合的是第三段的内容,表述正确。而C项说的是“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被强大的水压迅速压扁,阻止氮气进入血液,与“活性物质”无关,所以C项不正确。 (2) 对题读文,针对问题研究,扣住问题,细心查找筛选信息。 粗读全文后,分析题干,明确问题目标(角度);阅读每个选项,理解基本意思。结合粗读印象对应找到原文文字,“专项信息题”的信息通常是“块面型”的,相对集中,“综合信息题”的信息通常是“散点型”的,各自在不同的地方。读文和审题时角度意识强,便于扣住试题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有方向地查找和深入理解。查找的方法有两个: 投石探波法。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一圈圈一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落、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查找信息一定要细心、周全,尽可能不偏移信息区,不漏掉信息点。 借助“标志语”。除了借助前面说的“角度性标志语”,还要借助“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 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总是要运用概念来传达某种信息。有对概念的解释和描述,由此形成以概念为中心、以阐释为外延、以延展或举证为对象的信息系统。如果我们能将关键词句抓住,就能准确筛选信息。 如2004年全国高考ⅳ卷第二大题《茶马古道》(原文略)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BD三项虽然表述语句和原文不完全一样,但转述表达的意思和原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是正确的。原文“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是说藏族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而不是像C项中的“不需要”,所以这项转述表达的意思与原文相左,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 比较、筛选出原文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文题比对,筛选判断排除错的信息。 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透彻、全面,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是确定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要特别注意。基本办法是“文题比对”。比较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等。为了保证准确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两种处理。一是“投石探波”,查找阶段要用心、用文字符号记住,比对时才方便快捷。二是“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看相关片断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比对时除了借助“角度性标志语”、“结构性标志语”,还要注意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等。 排除在科技类阅读中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在科学类文章阅读中,选项的拟定往往采用多种方式来表述。如摘录法,即摘相关的原词、原句;拼接法,即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词句,有机地拼接起来;分析法,即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用摘录、拼接、分析等方法来整合表述信息等。命题人大多运用这些手段来整合选项信息,我们也要运用这些手段来检查选项的真伪。命题者往往会不动声色地为考生提供些辅助条件,将错误选项难度降低,使错误项有破绽可寻,这样对错的排除成了我们一步步接近正确答案的阶梯。 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第二大题《深海呼吸》(原文略)7.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陆地动物。 B.深海潜水动物体内的肌红蛋白是使其肌肉储存氧气的决定性物质。 C.深海潜水动物在不需要呼吸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便持续工作。 D.深海潜水动物在从水下上升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避免减压病。 本题要求从4个选项中选出不是对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正确表述的一项。要答好这道题,必须要能准确、全面地从文章内容中筛选出关于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信息,通过归纳形成对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作用的正确理解。从全文看,文章所提供的关于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信息可归纳为这样几个要点:一是肌红蛋白对一般生物体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并储存起来,为肌肉提供以后可使用的能量;二是在海豚等深海潜水动物的肌肉中,这种肌红蛋白的含量格外高;三是深海潜水动物因此而可以在深潜过程中将体内的氧气大量储存在于肌肉中;四是所以深海潜水动物的肌肉能够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依靠肌肉中储存的氧气坚持长时间的工作。根据这些内容要点就很容易判断出A项、B项和C项的表述是符合文章内容的,只有D项不正确,因为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深海潜水动物之所以能够免除减压病的烦恼,只与其肺组织的特性和功能相关,而与肌肉储存氧气能力的大小并无关联。 【现场练兵】 阅读“生态整体主义”一文,完成1~3题。 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生态整体观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万物是一”、“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等可谓生态整体主义的最早发端。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利奥波德提出了“和谐、稳定和美丽”三原则,罗尔斯顿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系统论证,并补充了“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深层生态学代表人物奈斯又补充了“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国内外有一些学者把生态整体主义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误解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对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的强调,绝不把整体内部的某一部分看做整体的中心。中心都没有,又何来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 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类的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这个错误导致了无数可怕的、难以挽救的灾难。今后,如果人类还要继续以自己的意愿为唯一判断标准,则必将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直至自己走向灭亡。生态整体主义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旧思路,努力去认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一切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为防止人类重蹈覆辙、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 (节选自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刊发《读书》2004年第2期) 1.对“生态整体主义”这一概念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生态整体主义是指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和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的生态观。 B.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其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 C.生态整体主义把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 D.生态整体主义不再考虑人类的利益。 2.根据原文,生态整体主义区别于其他生态观的最根本特征是 ( ) A.利奥波德提出的“和谐、稳定、美丽”三原则。 B.“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以及“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 C.完全以生态系统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 D.强调生态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绝不把整体的某一部分看做中心。 3.下列对“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态整体主义和以往的生态观不同,它不是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考虑问题。 B.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们丁不再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 C.生态整体主义不再和以前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一样,完全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 D.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 参考答案1.C(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A项错在生态整体主义不是把人类利益作为最高价值;B项没有抓住生态整体主义的实质;D项错在绝对化,不是不考虑) 2.D(此题考查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A 、B两项各说了一个侧面,不够完整;C 项错在生态整体主义是非中心化,没有中心。) 3.B(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B项犯了绝对化的毛病,不是不考虑,而是“不仅仅考虑人类的利益。) (赵孝云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430200 手机:13397170367 )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