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德育论文 手机版


论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胡开华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情感丰富,可塑性大,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日益增强,讲现实、讲民主,倾向于个性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未来。

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目标理想化、内容泛政治化、形式僵化、手段单一、缺乏多层次的立体教育,“灌多悟少,理多情少,知多行少”、“先成才,后成人”等弊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对德育过程及目的的错误理解,导致德育工作只重视对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而忽略了道德行为的养成;重视了道德认识的强化灌输,而忽视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重视了道德认识的考核和检查,而忽视了道德认识的内化。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实践,德育工作就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如何使道德认识内化为中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德育工作取得实际效果,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处于首要的地位。因此,要更新观念,实现转变,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使青少年勇敢地承担起时代的重任。

教育工作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德育实效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合适合教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教育对象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知、情、意、信、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教给学生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并最终变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和活动,其实效是看学生是否认识道德、信念、行为,并具有自我选择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看是否促进社会道德生活的积极建设,从而实现个体道德行为的社会效益。因此,德育工作必须依据德育自身的规律和德育对象自身的规律,进行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引导,充分发挥德育对象主体的广泛参与,才会产生真正的德育功效。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这一情境必须能够引人入胜,具有感染力。教育者作为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的条件是对学生的挚爱、真诚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促进学习主体在教育情境中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的净化、美化和改进。“因为‘参与’可以使环境变成一种具有亲和力或亲切感的道德影响源” ①。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②。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和调动学生积极肯定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要提高德育实效,必须注重情感教育。师生感情融洽,互尊互爱,民主平等,互助合作,心理相容,关系和谐,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快实现内化,使之形成学生的信念,转变为自觉的行动。如有个学生不爱惜公物,经常损坏班上的报纸,为人气度小。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机遇”地对他说:“我发现你办事热情高,工作负责,以后班上的报纸由你来管理,我相信你一定会干好这件事”。只字未提损坏报纸一事,又以商量的口吻说出来,无任何强制性约束,没有锋芒毕露的批评,而把教育寓于高度信任和充满期待之中,很快被学生接受了。由于该生负责管理报纸、增强了责任感,改掉了原先的恶习,实现了爱的情感与教育过程的高度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信念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积极的活动,信念才能起作用,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变得更加坚定” ③。学生的思想行为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必须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拓展道德实践的空间。如时事赛、小论文、演讲比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价值引导评析、品德测评、角色扮演等。开展这些活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必要的张力。所谓张力就是道德教育的要求要适当超越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有道德水平提升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学生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2)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3)注意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的安排。(4)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

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德育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学校德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德育行为。中学生正处于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培养他们的自律素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自律是道德主体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范,政治法律规范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心理活动过程。自律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因作用,自律意识修养的过程,其实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过程。对青少年阐明道德规范的科学性,提高他们讲道德、辨善恶、析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明事理,并在此基础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中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扬善抑恶,奖优惩劣,使他们朝着健康、文明的方面发展。

要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这一道德主体的作用,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衡量教育者施教的效果不应看说得有多好,而应看受教育者道德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提高的程度有多大。只有通过教育者的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投入,创造性参与,用生动具体的形式,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调节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知与行的统一。如对学生说一百遍“不要随手扔东西、乱涂乱画”,还不如让他们亲身参加一次彻底的清洁大扫除,当他们弯腰捡起一张张纸屑、一个个垃圾的时候,当他们费力地除掉课桌上、墙壁上乱刻乱涂的痕迹时,内心会受到震撼,自己的不轻意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他们也许以后就不会再随手乱扔、乱涂、乱写了,一定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所以,只有确保道德主体广泛参与,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协作,提高德育效果

家庭、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冲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净化社会影响的枢纽。由于中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感,作为家长应注意子女的心理特点,注意爱严相济,鼓励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平时尽量不当学生的面说社会不正常的东西,或者说了也要中肯地分析产生这些不正常社会现象的原因,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拍。社会教育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社会教育作为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全社会参与,创造一个适应中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在学校——社区以及校外德育基地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变单一封闭学校教育为立体、多维、全方位大教育;变教育的单一功能为整体功能。作为中学应把校园教育的文化德育功能与社会教育的文化德育功能接轨,作为社会要为中学生创造使他们健康成长的氛围。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十分重视校内外社区教育的作用,加强研究,循其规律,齐抓共管,使其互补而不互拆,使学生在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 

表扬激励与惩罚激励相结合,增强德育效果

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和塑造高尚人格的教育。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对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最大限度地构建和谐班级、和谐年级、和谐校园。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关系。及时树立正面典型,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对象。

同时,我们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良性的惩罚激励。孙晓云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每个教学班都应结合各级教育法规及本班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形成本班的班级法规,使良性惩罚有法可依。当然,惩罚过程中要避免进行人身攻击。比如,可以对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罚其“缺一补二”,即每缺一次,就要把缺的作业做二次;对迟到早退的学生,可罚其做教室卫生一次;对不做三操的学生,可罚其补做操两次;对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的学生,可罚其写500字的情况说明,降低其品德评价的等级等。

惩罚是教育中不得己而为之的行为,惩罚不能代替教育,应先教后罚,以罚促教。决不可不教而罚,以罚代教。表扬激励与惩罚激励是德育的手段。我们要使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

总之,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扩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空间,使学生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④,使当代中学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第15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 4。

②《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人民出版社,1955。

③苏霍姆林斯基著:《让少年一代建康成长》第20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54页,人民出版社,1964。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