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为何难以吸纳专科生?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近年来,专科生在竞争和选择中往往处于劣势,其就业市场低迷,2000年全国专科生一次就业率仅为30%-40%,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我们的社会真的不需要专科毕业生吗?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 广泛存在的人才高消费 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还不完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许多私营企业,没有真正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人才,更没有把人才使用纳入其成本核算之中,因而普遍存在人才使用的浪费现象。各级政府机关甚至于街道、乡镇一级,只要招聘就要本科学历,而现在许多高校行政机关包括后勤管理人员,全部都要本科以上学历。一位曾在美国做过访问学者的教授对记者说,那里教授秘书等行政人员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许多人都毕业于社区学院,但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我们的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这种人才使用上的浪费,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使一些本来适合于专科生就业的岗位被更高层次人员占满,造成就业岗位的错位。 传统行业及产业部门人员相对饱和 我国许多专科类学校是与国家传统经济部门相对应的,如机械、电力、煤矿、电子等专业,在国家经济调整,许多经济领域处于低速发展状况下,就业岗位自然不多;如邮电、公安、司法等发展较快的行业,人才则已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但这类学校却仍在不断地培养毕业生;而金融、邮电等在社会上属待遇较好的行业,一方面从正规渠道毕业的学生无法进入,而另一方面,在不符合学历要求难以生存的环境下,许多已在岗人员则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形式达到学历要求。 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如我国的管理专业划分非常细,有金融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司法管理等等,几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专业。在美国,管理专业只有两个:公共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不存在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只能就职于金融企业而不能在制造企业中工作。而我们的毕业生由于专业设置狭窄,就业选择非常困难。国际上较普遍的做法是按职业群来设置专业,专业面比较宽,使学生有更广泛的选择余地,能够在比较广的基础上既可考虑其升学和发展,也可考虑在几个相关行业、专业领域中就业。 也有专家对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提出置疑,认为这类统计一般是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此后就不再跟踪。那么,既然是双向选择,而当今职业又在不断变化,毕业生可能“待价而沽”;另外“就业”的标准是什么?从事个体职业是否统计在内?因而,实际上专科生就业率可能会比现在的统计要高。 但无论如何,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仍反映了我国人才资源存在人才结构和人才配置方面的危机。面向某某行业的专科学校,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的产物,已远不能适应今天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成为当务之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王英杰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适应其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应该强调发展地区性高等院校,这样有利于培养适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特别是有利于人才留在基层,用在基层,并在基层求得个人的发展。 北师大教育系的一次对家长的随机调查结果令人吃惊,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到博士。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性向和潜能是不同的。由于现在社会分配与学历挂钩密切等原因,致使许多家长在考虑孩子前途时,往往不顾其学习性向及潜能如何,都瞄准最高层次的教育。而我们教育结构上的缺陷和封闭,却不利于家长和学生做出客观与实际的选择。 如果能够把发展的渠道打通,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无法与可能进入北大清华等名牌学校的孩子去竞争,就可能选择短期高等教育这种渠道。但同时他们知道,如果孩子努力并发挥自己的潜能,接受短期高等教育同样可以实现目标,达到最好的结果。 好的教育应该为所有的人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并在不同的选择当中使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