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鱼书》教案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一封家书》。歌曲曾风靡一时,正是因为它以书信的形式作词,感情真挚,由此可见,书信总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历来,书信有各种称谓:雁足、雁羽、柬、鱼书等等。 二、题解 1、用鱼书为标题富有神秘色彩,引起人们 阅读的兴趣。 2、以鱼书为题新颖、别致、含蓄。 3、具有古朴、文雅的气息,是作者运用语言的特色。 三、作者简介 柯灵: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著有《望春草》《暖流》《柯灵散文选》等。 柯灵先生善于捕捉散文的灵感、锤炼语言,因此其文章,美如画,意似诗,文白兼及,古雅流畅,独具一格。 四、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鱼书》以“鱼书”为话题记叙了写信的重要作用,描述了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并回忆了自己人生中与书信有关的三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信的特殊情感及对现代人不屑写信这一行为的惋惜,也抒发了他渴求朋友来信的心情。 2、给这三件小事分别拟上标题。(由学生自由回答,能抓住课文意思即可) 3、文章中渗透的情感? 情感变化: 寂寞—— 回忆时的乐趣——静心品味 ——人生中的遗憾 ——气愤——渴望 4、 作者的观点有哪些? (1、)书信是友情的具体表征 (2、)书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3、)书信往返对滋润情感有特殊效果 (4、)书信成就了一些文学隽品 (5、)书信里保存了生命的痕迹 五、精彩语段赏析 朋友的来信也日见稀少,门前冷落,绿衣人踪迹久疏 化用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作者取“门前冷落”之孤寂、冷落的意境,表达他的心境. 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心驰神往,仿佛剪烛西窗,促膝长谈心情畅适,近乎薄醉. 此句化用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原诗表达游子盼望归后与爱人一起“共剪西窗”的美好愿望。作者化用,来表达与“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的心情,这种情景再合适不过. 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 这一句话文白兼及,舍弃了一些通俗的白话词语。如:用暌违而不用分离,舍书信而取雁羽取觌面而弃用见面。 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生涯中的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们灵魂的黑暗,使生存有了一点光彩。 但聚散无常,即使亲如家人,也难免彼此参商,天南地北,各奔前程。 语言既有诗歌的意蕴,又有杂文的博大、精深,渗透着哲理与思想。 五、归纳文章的语言特点 1、善于化用古诗词 2、文白相间、古朴典雅、言简意赅 3、富有诗蕴、含蓄深刻 六、合作与讨论 1、你有过类似的写信经历和体悟吗? 2、打电话和写信各有什么特点? 3、有人说在现在这个信息特别发达的时代,写信已经过时了,有什么事打个电话不就行了?书信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对写信这一交流方式你有何见解? 明确: 打电话方便、快捷、真实可感,但价格贵,一次性交流,交流直白口语化…… 写信,有时空差距,是一个流程。书信是能保持历史原汁原味的文字资料。信具有艺术元素,是文学、美学、书法、邮政、包装、纸张、邮票等文化的综合载体。 我们的态度:有选择的权利,也有传承的义务 附:板书 鱼书 积极方面——传情达意 消极方面------为人利用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