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 ||||
江夏区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语文:抓“纲”务“本” 查漏补缺 明确备考方向 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特点,显现出“重视基础、突出能力、注重人文性与审美性融合”的语文命题风格。我区07年高考语文复习要抓“纲”务“本”,落实考点,查漏补缺。特制定下阶段的复习备考指导性建议。 一、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 高考试卷稳中有变。湖北卷06年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两项分值共33分。阅读、写作考查难度把握恰当,凸显了学科重点。 二、贴近社会生活,凸现工具性、应用性、人文特色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高考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基本精神。就工具性而言,如湖北卷21题:“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雷雨》等三个节目串联起来”;湖北卷第22题:“《三楚中学报》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 试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更体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地域特色。04年,湖北卷采用湖北籍作家骆文先生的散文,05年又用“拟写一则推介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的方式,06年试卷则要求用“提取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的方式,解释“端午节”。这些题,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对本地人文、地理的了解程度,还考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个性特色,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三、微变出新,坚持探索改革 近年来,湖北试卷始终坚持改革的方向,“迈小步,不停步”,具体表现在试卷的结构模式、总体长度、内容、题型等方面在总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题量、题型、命题材料的选择等方面每年都有适度的调整和变化,不断强化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首先,是试卷结构布局正在变化。随着高考主观题的增加客观选择题与主观表述题分数比,变为36:114的结构样式。 其次,是试卷内容较多变化。分值分配明显向阅读、鉴赏倾斜。试卷几乎把客观题减少的分值增加到古文翻译、诗歌鉴赏或者现代文阅读上。加大了阅读、鉴赏能力的考查。 语言知识运用题更是异彩纷呈。除了一些传统的语言运用题如压缩语段、仿写等依然是高考语言用题最常采用的题目外,06年的高考试题中有一些热点题型和新题型值得我们关注,如图文转换类题目,全国II卷、广东卷、辽宁卷、重庆卷、山东卷都设计了这类题目。此外,如湖北卷的课本剧串联词,将课文理解与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其创意令人耳目一新。 文言文阅读选文范围的变化也十分引人注目。史传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05年湖北卷中,文言文选文摘录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06年湖北卷中,文言文选文摘录自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涉务》,此次选文的变化更大,基本上属于议论性文字。 高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一枝独秀已成历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渐成气候。命题作文、材料主题作文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命意作文开始受到命题人的关注。17套试卷中话题作文7道、命题作文6道、材料主题作文4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全国I卷、全国II卷、山东卷、湖北卷都采用了材料主题作文类型。上海卷、辽宁卷、天津卷等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在作文文体上,命题人也开始加大限制。江苏卷、山东卷、上海卷、北京卷、浙江卷都明确提出了不许采用诗歌这种文体,而湖南高考则直接点明写成议论文这种文体形式。这些我们都应该在2007年高考备考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字音辨析题:多音字的识记学生错的多,老师要注意针对此情况进行备考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整理自己做过的试题中做错了的字音题的字音,收集整理加以识记强调学生落实。其次教师要整理出1500个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中的容易读错的常用字200个、多音字100个让学生识记。要注意人教社第二册课本附录《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2.字形辨析题 同(近)音、近形、近(同)音形似错字难以辨别。建议老师要注意针对此情况进行备考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整理自己做过的试题中做错了的字形题的字,收集整理加以识记强调学生落实。其次教师要整理出1500个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中的容易写错的常用字100个让学生识记。注意人教社第一册课本附录《简化字总表》、注意第五册课本附录《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字。 可以象下面这样做:①要学生锁定易错字。依据常见的题,将选项中确定的浅易的字排除,把可能运用了同(近)音、近形、近(同)音形手法替换的模糊的字划出,作为易错字留待分析识记。 ②要学生分析易错字:即分析易错字的字义,并联系整个词语的意义、结构看该字是否使用于该词,从而判定它是否为别字。 A、可运用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B、可运用义辨法。从形旁入手,看该字形旁义是否与整词词义相关,从而判定字形正误。如国籍的“籍”,古代以竹片写字、编书,与书本记录有关的“国籍”应用“竹”头。 C、可运用结构辨析法。①有些两字词语是并列结构的,两字的形旁常相同或相近。如沉湎、荟萃、冷漠等。②并列结构的成语,我们可以根据对应位置语素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关或者相反的特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丰功伟绩、心浮气躁中“功绩、浮躁”是完整的词语。 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 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 3、标点符号题 注意人教社第二册课本附录《标点符号用法》。 4.词语运用、熟语运用题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熟语,组织学生交流熟语学习体会,拓展整体识记熟语的范围,要求学生识记熟语500个,注意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告诉学生要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不能望文生义。还要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也要弄清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可以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总之,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识记熟语500个。 5、病句辨析题要让学生重点注意语序病句的辨析、特殊的单双面对应句的判断。例如: 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的意义。(2005年高考全国卷)(“能否”是个两面词,后面的“对构建和谐 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只含肯定一个方面,两项照应不周,两面对一面,前后不搭配。) 2.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2005年高考浙江卷)(“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而“国家富强”是一方面,无法搭配。) 再例如:(1)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度是决定交际能否成功的关键。 (2)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的经营效率将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3)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议论,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 (4)复试在一星期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 (5)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时能不能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6)是否能很好地执行教学大纲上的规定的内容,已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7)我确实有能力提升一般人的英文程度,但能否做到却取决于学习者对我的支持度。 这七例都有一面和两面共存的情况,但都无语病。例(1)——例(3)前面只说了一面:例(1)为“在公众中的信誉”。例(2)为“企业的经营效率”,例(3)为“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后面却讲两面:例(1)是“能否成功的关键”,例(2)是“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例(3)是“一篇文章的优劣”。为什么它们可以对应呢?因为前面的一面一例(1)的“在公众中的信誉”,例(2)的“企业的经营效率”,虽然字面上只有一面,但由于没有把话说死.所以实际上可以作两面理解:“信誉度”有高或低两面.“经营效率”也有高或低两面。因此,它们可以和后面的“能否”对应。例(3)的“选择什么样的角度”的“角度”更可作两面理解,如“恰当”或“不恰当”当然能和后面的“优劣”对应了。例(4)——例(6)后面只说了一面,例(4)是“决定他的一生”,例(5)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例(6)是“衡量教学质量”,例(7)是“对我的支持度”。它们之所以能和前面的两面——分别为“录取与否”,“要不要打击”和“能不能侵犯”,“是否能很好地执行”,“能否做到”对应,也是因为它们可以作两面理解:“一生”的成就有大或小,“立场”有赞成或反对,“质量”有好或坏,“支持度”有高或低。 (8)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1995年上海卷第3题的A句) (9)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1996年全国卷第7题的B句) (10)文艺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2004年福建卷第5题的c句) 例(8)——例(10)这几道高考题都有毛病。为什么呢?前面说了两面,而后面只讲了一面。例(8)为“保证生产安全”,例(9)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例(10)为“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把话说死了,以致不能作两面理解,因此不能对应。 (二)社科、自然科学现代文阅读 推理判断题失误多 要教学生读懂科学类文章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阅读题目,找出选枝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应证。要让学生明白社科、自然科学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文中,如涉及社科专业知识、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前缘信息,学生一下子读不懂,一定要学生不要慌,要学生明白社科、自然科学现代文阅读考的是语言文字知识,不是专业知识。要学生了解题干指向,明确题目要求后,再去解答问题。一定要学生明白,要在原文中找准答题区、找准答题依据,分析、归纳和整合信息。答案就在文中。 要教学生了解科学类文章总体解题技巧: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 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常见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 推理判断题答题技巧:在原文中找准答题区、找出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三)文言文阅读 我们的学生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阅读文言文文段,应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特别建议: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高中12本课本中的文言文,强化背诵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要有安排、有步骤、要落实,增加文言文的积累。整理识记文言实词120个、文言虚词18个。适当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备考工程•文言文阅读》,要学生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1.文言虚词题要重视(2006年没有考) 要教学生答题技巧:要先注意用法(词性),再鉴别意义。先理解掌握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特别提醒学生注意:18个文言虚词,可进行专题的整理归纳,做到对这18个虚词的用法了然于胸,熟练准确地掌握。 (四)翻译、诗歌鉴赏题、名句名篇、文学常识题 1.文句翻译题 要直译为主,辅以意译。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在对文句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如2006年湖北高考语文题“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的翻译:答案为: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评分标准操作说明:满分4分,译出大意给1分,“庙堂”“保”“资”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①译出大意指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即除“庙堂”“保”“资”三词以外的词语的翻译与整体句意无明显差错。“战阵”可译为“打仗”“战场”,“战争”“战事”等。“耕稼”可译为“耕种”“耕作”、“耕地”“耕田”“种田”等。而译为“处在朝廷大堂里,不知道在外有战乱的危急、有(朝廷)俸禄的保障,不知道耕田种地的苦。”(得3分,大意对,“庙堂”“保”对,“资”未译出。) 译为“身处宗庙祠堂之中,不知道有紧急的战事,收受朝廷的俸禄,不知道耕田种庄稼的辛苦。”(得2分。大意对,“庙堂”对,“保”错,“资”未译出。) 可见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⑹力争在准确、通畅的基础上讲求点凝练、生动。(“雅”) 2.诗歌鉴赏题 例如2006年湖北高考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人由“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主要失分原因是:①解读失误。比如有的考生将第一首诗中“水”的寓意理解为“表现自己旅程中的孤寂”,将第二首诗中“水”的寓意理解为“表明宫廷之中奢华的生活”“指宫中颓废、萧条的景象和朝庭的腐败堕落”等等。②审题不严。题干要求回答两首诗中的“水”各有什么寓意,但有的考生笼而统之地将两首诗中的“水”全部解读为“表现男女离别之情”。有的考生虽然分别回答,但前后寓意相同,如答成“第一首表达对友人的不舍,第二首表达对友人的无尽思念”。③顺序颠倒。有的考生答题时,将两首诗的寓意刚好答反了,如“第一首‘日晚江南望江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而后一首的后两句隐含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意”。④分析空泛。如将“水”的寓意答成“朋友离去,水面上泛起波纹”“第一个‘水’指内心,第二个‘水’指感情”;分析融情于景时答成“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此情、此景、此声皆是作者真挚感情的显露”。⑤书写丢分。有的考生书写习惯太差,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导致丢分。如将“物是人非”写成“物逝人飞”,“贫乏”写成“平乏”,“逝去”写成“释去”,“眷恋”写成“卷恋”等等。 备考建议 一、强化积累,要让学生有一定量的积累。要想从容应对古诗鉴赏这一考点,平时应注重积累,认真诵读“两本”中的古诗词,多读一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二、弄清术语含义,要让学生有一定的鉴赏术语。一定要了解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的含义,如意境、风格、韵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象征、虚实、衬托,等等。注意第三册课本附录《中国文学的鉴赏》。 三、突出重点,要让学生能抓住诗歌的特征,借助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让学生感悟理解鉴赏诗歌。对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鉴别能力的多篇鉴赏,备考时应倍加重视。 怎样读懂一首诗: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对诗中描写的景物要绘图着色,分析其氛围色调;对人物要察言观行,体会其志趣心境。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对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照应、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教师特别要让学生注意:要明白该诗写了什么?诗人是怎么写的?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要学生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比喻)。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要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大胆恰当地使用。 建议学生掌握答题思路及要领:读懂原诗——审清题意——突出要点——阐释具体——语句通顺——篇幅适中——标点规范——卷面整洁 3.名句名篇、文学常识题 注意第三册课本附录《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注意第五册课本附录《外国文学简介》。 (五)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本大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从近年来各地评卷情况看,本题得分率一直较低,尤其是2006年,是全卷各题目中得分最低的。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得分难度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中学生的阅读阅历浅,人文底蕴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低,这些对于考生们来说,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掌握必要的答题要领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教师要用好“两本”,引导学生认真的读好“两本”上的文章,要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多阅读。要了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教师要让学生拓展阅读面,增长见识。通过阅读积累,丰富学生的感情。 建议教师每周为学生提供3-5篇优秀的散文,让学生阅读,不出题目,可以作简单的阅读提示。 建议教师认真揣摩2006年湖北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评分细则。 这里主要强调三句话,一是要全面审题,二要规范答题,三要完整表达。 (一)理解命题特点 1、命题材料。近年来现代文阅读命题所选材料突出体现以下特点:(1)选文多为当代作品,(2)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3)关注中学生的阅读主题,(4)考生阅读的容易入境。 2、命题角度。《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部分虽然设置了9项具体的考查目标,从近年来试卷分析,现代文阅读命题的角度其实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a)理解文章的主旨是最主要的考查角度。《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都是从理解文章的主旨的角度来设置考查目标的。(b)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中的含义。(c)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d)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二)掌握答题要领 1、如何实现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A、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根据题目问答要求,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B、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C、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2、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强调三点:A、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B、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C、对应题旨,不能遗漏答题要点。 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 所以读懂题干,有效地利用题干中的信息提示,方能回答得全面。 B、查语境。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还要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的前后,看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或承接或递进等关系的语句、段落。 C、看赋分,配答案,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如果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住,切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 3、如何有效地组织语言?现代文阅读多为主观题,要求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解答问题。有效地组织好语言,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对于提高得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A、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炼、符合要求的答案。 B、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考生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 C、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 总体建议:①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②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再用自己的话整合概括。要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③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六)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考题形式有:语段压缩、语句扩展、语境摹写、句式(对联)仿写、语言得体题、语言连贯、新闻点评、欢迎词、版面宗旨、综合改错、图文转换、公式文字转换、根据材料下定义、串联辞、主题口号、人物评价、解说词、提取关键词、拟写广告语、解读漫画等等…… 1.语段压缩题 答题技巧:压缩语段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主要内容又由哪些主要因素组成,只有这些东西搞清楚了,压缩时才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甚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2.压缩语段的步骤: ①弄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样压缩,有些什么具体要求。②仔细阅读原文,抓住中心句和信息量大的语句,从而概括出每段材料的主要意思。③分析比较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权衡主次、轻重,然后去伪存真,去次留主,筛选出材料的主要信息。④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的内容进行要素的提炼,使其语言规范,文气贯通,能准确体现原文的中心,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答案了。 3.语句扩展题 答题技巧: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的“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例如,2000年高考25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考查语境要求:“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心情愉快,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考试前夕”有两种情况,一是心情紧张,一是对考试充满信心,但是只有后一种才会有“歌声”,同时还要在语句中出现“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4.语境摹写题 答题技巧:①看清题干列出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在语境方面的特定要求;②综合考虑相关要求,充分展开想象;③摹写的语句应该行文顺畅,语言简洁,力求在新意和文采等方面有突破;④写好后,按照要求进行比对。 5.句式仿写题 答题技巧:①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做到按要求仿写。②分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 6.句式变换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干要求,变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 长短句: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 7.欢迎辞 欢迎辞是用来对来者表示欢迎的言辞,它好比一场戏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序言,一次演讲的开场白,恰到好处的欢迎辞往往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例1】 (2006年福建省)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过60字) 【分析】 欢迎辞内容应根据国籍、团体、时间、地点及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不可千篇一律。一方面要符合自己福建学子的身份,另一方面要使对方感到真切、热情。总之,欢迎辞用词要得宜,表达要得体,感情要真挚。 【示例】 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烈欢迎您回乡祭祖,愿您“寻根之旅”顺利、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 8.主题口号 主题口号指的是有着明确主旨的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拟写主题口号的要点一是要紧扣主旨,二是要有纲领性和鼓动性,三是要朗朗上口,最好能讲究音韵和谐。 【例2】 (2006年山东省)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在我省举行,请为本次运动会拟写主题口号。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体育精神,体现山东人民的精神风貌,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不超过20字。 【分析】 此题提出的要求比较繁琐,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三方面:一是“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这是主题口号的共性特征,不难做到;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体育精神”,这是与主题紧密关联的;三是“体现山东人民的精神风貌”,这呈现出地域特点。考生在短时间内要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既实现了考查的目的,又借高考的舞台为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造势,此题可谓一举两得。 【示例】 (1)华夏儿女同争荣光,齐鲁大地共铸辉煌。(2)儒学之乡健儿聚首,岱宗脚下群雄逐鹿。 9.人物评价 所谓的人物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一定的角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人物作出公正、客观的评论。人物评价既能让我们透过表象,了解人物;又能使我们从各类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总结和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3】 (2006年安徽省)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第1组:孔子与庄子 第2组:项羽与刘邦 第3组:李白与杜甫 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要求】 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字数在50~70字之间。 【分析】 此题的命题灵感显然来自于2004年福建省的作文题。虽然《大纲》给我们中学生列出了一大串阅读篇目,但应试教育就如一张密密匝匝的罗网,那些震烁古今的人物和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文学形象只能在狭窄的缝隙间苟且生存。如今,看到上面这一文题的时候,只想再说一声:感谢命题者,他是通过一种恰当的方式引导着一条正确的文学之路。解答此题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要有明确的观点,力求在比较中展现个人的倾向;二是要实事求是,尊重史实。 【示例】 综观《红楼梦》,宝钗关注的是制度,是社会的规范,她是为别人活着的;黛玉关注的是个体,是本质的生命,她是为自己活着的。所以我更爱后者。 10.综合改错题 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的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 特别提示:句式变换跟句子仿写的不同点在于:句式变换是变形式不变内容,句子仿写为变内容不变形式。切记!切记! 11、图形与文字转换类 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写一广告语。 答题指导:(1)题考察的是对图标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信息推断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注意联系图标中的标题,中英文字母的大小写、首字母缩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和事件等。根据试题提供的中国电信图标,我们既可以将它想象成中国电信英文首字母CTC,也可以将两个“C”看成是形象化了的电话,也可将两个“C”想象成两副牛角,还可将两个“C”当作地球的图形(或地球上的经纬线)等等。其次注意由表及里把握图标的实质,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说明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图标往往是根据行业特点,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图形来表达创作者的愿望。因此,在深入理解图标的基础上,要根据具体图形来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作出合理合情的解释。根据图形如将上半部分的“C”字想象成一个牛角,自然使我们联想到股市上的牛市,这一图形可代表中国电信上市的美好前景。再如将两个“C”看成是形象化了电话,可以推测出其创意是中国电信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将两个“C”字当作地球的图形(或地球上的经纬线),推知其创意是中国电信走向国际化。再次是语言要准确、严密、平实、简明。 要采用说明性的语言。 (2)题考查的是结合图标创意拟写广告语的能力,难度较大。广告词是高度浓缩的语言,既要简洁明了,易于记诵,又要文辞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则广告词既然是宣传中国电信,那么在广告中就必须出现“中国电信”的字样,同时还要根据图形来写。实例如下: 例一、将图标理解成形象化了的电话,广告词可以拟为——中国电信,沟通你我他。将图标理解成牛角,广告词可以拟为——中国电信,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例二、将图标理解成地球上的经纬线,广告词可以拟为——中国电信,为你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 例三、将图标理解成鸟的双翅,广告词可以拟为——中国电信,插上腾飞的翅膀。 例四、中国电信,沟通从心开始! 12.语言连贯得体题 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一般是每句有两种选择,所以每题做对的概率至少50%。 总之,语段衔接,要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 话题是否一致 →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七)作文 1、审题:要求学生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卷面上的文字提示,要认真思考,严格遵循。不能随意置话题于不顾另题作文。有的考生不仔细研究命题、材料、话题材料,想当然作文,有的绕开话题,另辟蹊径,结果造成立意偏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审题首先要稳、准确,要特别注意有无明确要求联系自身,题目是否要自拟。 2、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提供材料主题型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看标题是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要告诉学生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诚信照汗青》、《理想海阔凭鱼跃,选择天高任鸟飞》、《三生有幸遇见你》等。其中“诚信”、“选择”、“三生”、就是切题的字眼,这些标题,既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又文采斐然、光芒四射,怎能不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大为振奋呢?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 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为: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精练,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生动,指的是题 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新颖,指的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含义。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 3、文体:学生要明白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用什么文体写作,就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要写什么象什么。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建议以议论文的写作为主,辅以记叙文的写作。如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有生动详细的细节描写,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杜绝“无我文章”和“抄袭文”的出现,但可以模仿本校学生写的优秀作文,模仿它的结构,揣摩它的行文思路,使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去写作文。 学生心中要有文章的基本结构式:议论文,破题开篇+分析论证+结题收篇;供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式:引材开篇+析材明理+联材写事+点材收篇;写事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事件发生(清楚明白)+事件发展(生动曲折)+事件结局(含蓄启迪);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契入(用外貌、语言、环境、细节入题)+铺垫(简述几个事件)+高潮(详叙典型事件)+点化(用点睛的议论或抒情句收束)等等,上述结构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绎出许多的变式来。 4、内容: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写他们想看的作文作文的立意要亮,要抢眼。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要对事物作哲理思考,辩证分析问题,要有新颖典型的论据,如“感动中国”的事例,注重课文中的事例,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中心一个要紧紧围绕。 素材书中找,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除了掌握写作模式,还要有写作素材。当在考场上因缺少素材而难以下笔时,要学生别忘了学过的语文课本!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5、开头和结尾: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时在课内外所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应试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 开头入题要快(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许多考生易犯“入题慢”的毛病。有的考生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考生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有的考生开篇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而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议论无法尽述,只得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议论文要尽早进入分析说理,扣住话题,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不理想的开头,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你后面的论证“到位”,“上档次”,也难作出公正、客观的评判。 6、卷面:作文的卷面,如人的容貌一样,给人的印象是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状况直接影响着阅卷教师的心理和情绪:字迹潦草、勾勾画画、涂改得难以辨认的试卷,马上就给阅卷者一个不好的印象,在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而书写工整,卷面清洁,则让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你的文章即使内容表达稍微欠缺,也会因阅卷者惜才而给出比实际水平高的分值。 与此相关联的就是错别字问题,高考作文偶尔出现一两处错别字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你的得分也会大打折扣。审查自己的作文时发现了错别字、错用了词语都必须修改。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指导,使他们的作文相应的得到提高:优秀的,稳中出新博取高分(48分-56分);中等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去写作文,用文章的基本结构式去写作博取基本分(43分-48分);写作基础差的学生,考前背诵3-5篇本班、本校学生写的优秀作文,考场上模仿本校学生写的优秀作文,模仿它的结构,揣摩它的行文思路,根据考题构思自己的作文(力争38分-42分)。 话题、材料主题作文依然是“带着镣铐跳舞”——既要符合应试作文的要求、规矩,又要跳出激情,舞出精彩。适应者生存,创新者取胜! 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祝全体高三的教师、学生在2007年6月取得辉煌的成绩! 教研室 金勤炎 江夏区第一中学 赵孝云(执笔) 实验高中 夏文欣 2007年1月12日 相关链接:高考复习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