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和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教育改革和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 中央教科所 高 峡 作为教师,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我们要做好工作,需要转变观念,要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认识我们自身肩负的责任,并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重新认识。为此,我们首先应当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状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这就是今天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先谈谈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开放十几年成果的基础上,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之中,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由于经济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广泛而深入的体制改革,对人的知识结构、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所说的人才不仅要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等。同时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符合时代进步的社会价值观、信仰、追求、基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等。面对社会人才观的变化,学校教育必须作出相应的反映,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有所体现,特别是要思考基础教育应如何在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如应用、创新能力、自信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作用的问题。 从国际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正从以物质、自然为资源的经济,向以人力、知识为资源的经济发展,知识经济在我国已初露端倪,在许多发达国家则已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资源就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能否取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和影响,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全球经济、国际贸易、经济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使得全世界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我国是人口大国,人是我国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要加快发展速度,要参加国际竞争,在世界上取得经济和政治上的地位,就必须极大地提高综合国力,要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口优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面对挑战,反思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在智育中也有偏颇,如忽视学生主动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偏深、偏难、陈旧重复,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践,重视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等,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要全面推进面向2 1世纪的教育改革,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有着直接意义,因为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最有奠基价值的教育。 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问题,最初人们认为,素质教育命题的提出具有较明确的针对性,主要自的是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克服由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随着近年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探讨,以及对教育改革必要性理解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提出表明了一种符合时代发展和需求的价值取向,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但也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最为忽视的问题,更多地是强调人的工具性,因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是一种应试的工具,一个知识的筐。这样的教育必然要发生偏向,是和时代的发展不相符合的。 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表明国家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对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就要体现教育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公平性,要使我们的教育从精英的教育向大众的教育,从以选择为目标的教育走向普及的教育,从应试为核心的教育走向全面关注人的协调发展的教育。要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除了要解决制度上问题,如考试、教材、国家用人制度等等以外,还必须解决观念的问题。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作为我国跨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的问题,以帮助大家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改革中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 正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的那样,面对新世纪,我国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几十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少关注课程的问题。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把课程改革摆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是抓住了一个非常实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认识改革的迫切性,明确改革的方向,我们有必要通过回顾历史来认真思索现行课程的问题。 从建国以来我国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在沿袭原苏联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较多地体现了传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的特点。学科课程是一种课程形态,它发展已经有几百年了,它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而形成的。学科课程讲求学科的系统性、严谨性、科学性。学科课程以传递人类已有知识精华为基本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它有简捷性、科学性和迅速性的优势,但同时也引起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编制中过多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关系,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整合;过多地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的学习,忽视学校学习与社会、与儿童生活的联系;过多地强调统一、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的学习个体等。单一的课程结构,唯一的书本知识和划一的教学形式,给儿童发展带来的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课程计划中,也对长期实行的单一学科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入了活动课程,实现了我国课程结构的突破,表明了我国课程上的进步。 但是应当看到,割裂儿童经验与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科学与人文、结论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之间联系等,这些由学科中心主义带来的问题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例如从去年以来,大家都在讨论语文教育的问题,对语文教育、教材、考试等有不少批评和指责,我们应正确理解和对待这些批评,因为实际上这也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它反映了我们整个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而不是哪一个方面决定的。例如,对语文学科(或对其他学科),首先在编制课程时就需要进一步讨论:语文教学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需求,怎样定位语文学习的目标,按照语文学科的体系和结构怎样安排各年级的内容等这样的问题。从课程编制的原理讲,社会发展需求、儿童发展需求和学科本身是三个基本依据,在三点之间如何协调,就是一个问题。以往我们在编制课程时,从儿童的需求出发、从儿童的发展水平来考虑内容有所欠缺。长期以来,课程编制者都是学科专家,按照他们的话说,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主要考虑能否体现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是否严谨,至于这些东西孩子能否接受,或对孩子来说有多大价值,就不去考虑了,这是典型的学科知识中心思想,以一种学科的理念考虑课程、编写教材是有失偏颇的,也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虽然与课程编制没有更直接的关系,但这种课程思想对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产生的影响却是长期的和根深蒂固的。教师在实施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关注的是“教”而不是“学”,关注的是学生对记忆知识而不是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作为未成年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和继承人类知识的精华,毫无疑问,在今天仍旧是如此,但仅有这是不够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知识的巨增,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思想,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不能只是知识的承袭,而必须掌握发现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法,今天的学习必须有助于终身学习。而仅仅只关注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将会限制孩子的发展,例如忽略了知识的产生、知识的结论以及知识的应用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课程就造成了一种教育上的封闭性,就会使我们的孩子在受过多年教育之后,可能仅仅记住了某个具体结论性知识,但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用处,既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因为老师没有教过。这种情况被人形象地比喻为“烧中段”。同时它还忽视了人的认识规律,这种规律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整体的,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是从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不能割裂这种整体性,同时要给孩子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之间搭上一座桥梁。课程的封闭性还表现在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封闭,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封闭,课程资源的封闭。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教学改革,这种封闭性必然被打破。 课程内容的更新是课程改革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课程内容的陈旧可能语文老师有着更深的体会,现在语文课本中许多篇目都和几十年前完全一样,其中确有精华需要保留,但保留下来的未必都是精华。有些文章固然不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内容确有更新的必要。如“可爱的草塘”、“小兴安岭”等,反映出的环境意识是陈旧的。还有的一些起内容反映出的观点是片面的,例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完全黑暗式的描述和社会主义的完全理想的描述,实际上有失偏颇,既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引导孩子全面地认识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价值观传递给孩子。除了语文以外,课程内容陈旧的现象在其他学科中也存在,例如中学的理科教材,我曾在一次课程研讨会上听理科专家介绍说,我们中学物理中有很多都是18世纪的科学研究结论,19世纪的就比较少了,20世纪以后的基本上就没有了,这种状况引人深思。教材不可能和科学发展同步,纳入学校和学科教材的内容相对滞后是正常的,但我们在20世纪末还只在教200年前的东西,是不是也有些问题了,不能再新一些吗?国外在这方面己经做了较大的的改变,如一些高科技的发展成果,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除了经典的东西以外,我们还应当纳入新的科学成果,使得我们的孩子的科学认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学会学习,学会操作,也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中学理科的实验,我国58年初中的教材中列入18—26个实验,现在为19个,即两年中平均每月一次。与此相比,德国列人中学的实验有345个,其中295个是要求学生独立做的实验,从数量上可以看出,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是我们的许多倍。现在我们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如果我们在课程和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孩子以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机会,那么我们凭什么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国外去学习,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知识掌握得好,但不善于主动学习和提出问题,不会做实验,过多地依赖老师,所以要做研究必须首先学会设计、学会操作,许多设想、发现就是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的,研究方法也是在实践中掌握的。实际上,不仅是理科的学习是如此,其他学科的学业也是如此。在座的有社会课的老师,近两年来,我们中央教科所和北京实验一小共同进行了社会课教学和小学生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我们在实验中深深体会到,现有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仅凭教学中的几幅图画、几行文字的学习,不可能达到使儿童形成社会认识、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挖掘更多的课程资源,必须打破课堂40分钟内的学习,构成开放的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在引导学生将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观察、调查等活动结合起来,并在指导学生动手查找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等方面花了很大工夫,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切实地了解社会的活动,在认识社会、思考社会问题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了方法。我认为,在中小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比较开放的、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使孩子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不能把小学生看作是没有主动性的、完完全全的接受客体,要相信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思考、探索、琢磨,发现问题,了解现象,掌握规律,解决问题。过细的教给、过多的约束,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主体性缺乏尊重,是对学生与生俱来的探求精神和创造性的扼杀,培养的是孩子的依赖性。 在反思上述种种问题的基础上,国家正在组织制定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计划。尽管总体的课程改革方案还在研讨之中,但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已经确定的。即义务教育的课程要体现其基础性、发展性和公平性,高中课程要增加选择性;要构建包括国家、地方和学校在内的三级课程体系,扩大地方和学校对课程选择的自主权;课程内容的构建和课程实施要遵循实践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原则,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等。由此可以看到,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从局部(比如教材)出发解决问题,而是要从整体上解决课程这个基础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从更新课程观念出发,解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编制和课程实施、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样一个宏大的改革任务,不是靠少数专家或行政部门的命令就能解决的。实际上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的还在于我们学校第一线的教师。 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的观念、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在座的老师,无论工作时间长短、学历是否达标,实际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发展变化,我们应该怎样做,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三个问题,对教师角色和任务的再认识。 三、对教师角色和任务的再认识 教师的职能是什么?我们中国人对教师的传统理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理解至今仍对我们的教师培养制度,对我们的学校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我觉得,它是不错的,但也是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面临的问题使得其职能不仅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要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身的优势。就必须对自身现在所处的背景,对在信息时代,自身的工作受到了怎样的挑战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新世纪的教师面临着角色的转换,它源于一个基本的社会现实:在开放的社会中信息源的极大丰富、学习渠道的多样化。这和我们传统社会中面临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小时候没看过电视,那时候没有电视,每个星期能在广场看场电影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城市的情况;听广播是一个重要的获得信息的渠道,但那也是很有限的,没有那么直观、形象,信息量也没有那么大、那么丰富。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社会,这带来了信息的多样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它给孩子的学习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在很多孩子都是通过电视获得信息、学习知识的。媒介是以与以往不同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信息的,有声音、图象,有画面的动感和音乐的配合,多种手段配合,不仅信息量极大丰富,而且生动、形象、活泼,符合孩子的接受特点,能够深入人心。另外,计算机现在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孩子玩计算机比我们成年人要熟练的多,无论是游戏还是操作都相当熟练。孩子可以通过接触计算机、电视等,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有许多我们教师还没有意识、关注到的事,他们都己经了解了,这和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前,孩子的学习就是通过教师获得知识,差别是非常大的;同时由于信息过多、过滥,给孩子的学习和认识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都提示我们:在信息时代,教师在拥有知识方面,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教师和学生常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校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可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方法的学习和对寻求知识的态度更为重要,与接受知识相比,选择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职能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要有所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职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制度上的保证。从制度上来说,师范教育、在职进修培训、学校管理、以及教师评价、晋升制度等,都与教师基本素质的保证和教师职能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客观地说,面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需求,我国的教师还显得相对滞后。从师范教育来看,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生源质量不高始终是影响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范教育中的着眼点,基本是落在专业(学科)知识的教育上,而作为教育职业的教育(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儿童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则相对较弱,致使很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尽管专业知识学得不错,但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这实际上暴露出我们师范教育观念中的一个问题:还没有把教师的工作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 第二、在职教师的培训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过去,在职培训主要是解决学历达标问题,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这是必然的。但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就必须根据原师范教育中存在的弱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着重解决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更新的问题、教师意识的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集体备课的水平上。在进修培训方法上,目前许多地方都采取“看课”的方式,看完之后学习操作。但问题是这种“公开课”、“样板课”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实际?我看过许多种经过准备、精心演练的课,甚至谁回答问题都要经过事先预定好,这是一种不真实的教学,它究竟在多大程度对其他教师有指导价值?这种教研方法值得商榷。 第三、由于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教师能动性的发挥。例如:现在的城市学校,特别是条件和师资较好的学校,普遍存在的班级规模人数超标的问题。我看到一些学校,有的班级规模竞达70、80人,甚至更多。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排得满满的,连上课起立都成了问题,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在学生中巡视,也无法开展小组学习等活动,除了讲还是讲,连符合规范的教学条件都不具备(当然这里不是指黑板、课桌椅的缺乏),还谈什么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还谈什么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实际上国家对学生在学校和教室中应有的空间量是有明确规定的,但一些地方和学校为了某种利益,不遵守有关规定。这不仅是对学生权利的侵犯,也是对教师利益的侵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周授课时数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较低的,但教师的工作量却很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管理的不规范造成的。 第四,对教师职责的认识、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偏差,造成了对教师的约束,使教师不能发挥自身主动性。例如,对教师职责普遍存在的一种要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不折不扣的贯彻大纲和教授教科书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大纲和教科书中有的内容是不能有所遗漏的,而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内容不能有所增加,不论是否妥当、适宜,只要教会了书上的内容,就可以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进修,评课等也沿着这样一条路线进行。由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只需钻研教材,只需按照评课的条条“规范”地照本宣科即可。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无须、也不可能发挥主动性,有创造地开展教学。 上述种种,都是存在于制度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教师角色的转变、职能的充分发挥,客观条件是必须的,但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的转变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努力、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我们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行为中,也存在着一些与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这里,我想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教师观念更新的问题。 首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转变传统的课程和教学观。 我们要树立“为了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就要解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基础教育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有所认识,课程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整体性,同时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过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一种讲和听的关系,授和受的关系,训和练的关系,评价中也不是考和记的关系。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就必须提高认识,把握课程的实质。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有很多老师认为课程就是学科,就是教材,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折不扣地传授教材的过程。我曾经和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谈过这个问题,她说:她以前认为要完成教学任务,就是考虑怎么把教材原原本本地教给孩子,作为教师的作用就在这里。我觉得,这种想法非常具有普遍性。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改革的需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再一次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过去和现在自己面临的不同背景是什么。我认为,课程不仅是由成人规定好的一系列学习内容的组合体,而且也是学习主体——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而它是动态的,是可以有多种形态的,必须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它是提供和展示知识的一种媒介,教会教材不是目的,恰当地运用它,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的过程,而应当是一个教师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由教师采用集约型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把人类知识精华传递给学生,它和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是有区别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和社会、和自身生活相割裂的一个存在,他们的认识过程必须反映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教学过程要建立在这种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它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不仅只是一种“心”的活动,“意”的活动,即所谓“颈部以上的活动”,而应是动手动脑相结合、内外部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也不仅是训练式的活动、模仿式的活动,还应包括自主探索性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一个核心的问题是要转变学生观。 如果问,在教育中学生是什么,许多人都会回答说学生是主体,但究竟是否把学生当作主体看,这里面就有问题了。举一个例子,我的孩子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回家给我背了一首老师教的儿歌:“铃声一响,立刻坐好;两手背后,两腿并齐;眼望前方,抬头挺胸;一句不说,一动不动;遵守纪律,是好学生。”我听了以后哭笑不得,我弄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在孩子刚进校的时候教给他们这样的儿歌,或许老师是要通过儿歌让孩子们懂得规范,但我觉得它所反映出的是无视学生的人格,是要求孩子做一个“木头人”,无论出于怎样的初衷,老师也不应该把这样的意识灌输给孩子。一句不说,一动不动就是遵守纪律吗?就是好学生了吗?好学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在这样的约束下,学生是否就会集中精力学习了呢?不客气地说,这样规范学生是很不恰当的,甚至是愚蠢的。 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涵是教育的民主化,它不仅表现在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表现在教育要有助于每个孩子成为具有自主意识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公民。要实现这个目标,首要的问题是尊重孩子,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尊重孩子首先是在对孩子的个性和人格的尊重。在我们的教育中,许多问题都产生于一个基本事实,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要么把学生看作是一种“木头人”式的存在,要么把学生当作是一个知识的容器,给它多少就能装多少,可以无限膨胀。有的老师说,在教学中不得不按照大纲走,也有的老师强调是对学生负责。我不否认大多数老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的责任心,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而不单是站在一个成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不能以为,只要我要求的,孩子就必须做到;只要我指出的,孩子就必须立即作出反应。如果我们的孩子只知道按照老师或成人的要求作出反应、表达意愿,而不会或不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就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要使孩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全面关怀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以往我们的教育,较多地强调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忽略了个别差异的存在,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按照统一的高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以致于人为地制造了许多失败者。想一想,如果绝大多数孩子厌恶学习,以失败者的心态离开了学校,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使孩子感到幸福,无助于每个孩子个性健康的发展,那么还谈什么教育的成功和高质量?我们不能为了培养少数专家,而忽略了大多数人的需要;也不能强调为了孩子的明天,而忽视他们今天的幸福。18世纪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教育不能在今天预支明天的需要,必须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特有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特殊性,应该懂得,尊重孩子,帮助孩子热爱学习、树立自尊和自信心,健全他们的人格,才是教育者的首要职责。 为此,作为教育要特别注意纠正那种对孩子片面的、陈规式的评价。长期的选拔教育使得许多教师的评判眼光只集中在分数,兴奋点集中在少数脱颖而出的孩子身上,容不得孩子的失败和错误。因为孩子的想法可能和老师不一样,因为孩子不够守纪律,可能会调皮捣蛋,因为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就被斥为“差生”、“坏孩子”。在教师中,对学生确确实实地表现为体罚、辱骂等行为的还是少数,但对待学生不公平、缺乏爱心、同情心等却是普遍存在的。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学生,以什么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对教师素质的起码要求。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普遍表现在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智育第一,只要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差生。老师的这种评判也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孩子,特别是小学生就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认定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在我的孩子的班中,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平时成绩不好,老挨老师批评的女孩子,一天吃午饭时忘记带勺子(筷子)了,她向就餐的同学借,但没有一个人肯借给她,最后这个孩子就用手把饭抓着吃完了,听到这样的事,我感到很难过,不能说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没有对孩子进行教育,实际上,事情发生的那个学校的教育主题就是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但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未能成为孩子们自觉自愿的行动,原因是大家都认为她学习不好,老师老批评她,她是差生,不能和她交往,出于这些想法,在她有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人站出来帮她,甚至没有人同情她。所以,老师能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一个孩子,不仅是对一个人的问题,而且会对所有的孩子的价值观都会产生影响。 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还存在着一些陈规式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还有的老师对于孩子具有的个性化思维和表现难以接纳,不管其合理与否,只要不符合教师的规范或某个既定的标准,就会认为是不对的,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存在。教学中的规范要求和这种陈规式的约束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陈规式的要求和评价客观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遏制了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 再次,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的问题。教学过程是什么?按照现代教学理论的观点,它不是一堆固定的东西,也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或外在的东西,它必须是和学生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孩子的经验,为他们的已有经验和未知知识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但我感到,有的老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太强了,他们常常会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流露出这种意识,我常在“展示课”后听到的话是:这节课学生配合我配合得不错,或是:不知怎么了,这节课学生特别“木”,没有配合好,等等。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自己是教学的主体,要完全指挥、控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一日出现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就会情不自禁地采用高压政策,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直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但教师也难以改变原有的设计,因势利导。应当认识到,教科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中介物,就某个教学内容来说,可以使用教材,也可以使用教材以外的东西;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别的方法;同时还必须学会以开放心态,引导和发现学生提出新问题,采用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看过很多教师的教案,发现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把教材、教参钻研得非常深、非常具体,可以说“点点俱到”了,但与国外小学教师的教案相比较就会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是按照知识的要求进行的,而国外教师的教案,比较多地是从孩子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发现、提出了哪些问题出发来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的。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了,就应该关注孩子已有的经验、认识水平、兴趣,把它们作为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的基础,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在知识上再细致,也难以符合孩子的需要,教学也难也成功。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传授者,更重要的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有着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成人的经验,可以在学习上引导孩子,而不仅仅是教给他某些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灌输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使自己从一个教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此外,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除了要把握知识本身外,对于社会发展的认识,对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认识,对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解和认识,都要融在教学设计中。同时还应当建立一种大课堂观,把孩子在教室中的学习与其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程、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最后,是教师自我更新的问题。 我们说教师的工作是最富创造性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但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的是,许多教师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同一句话,重复做同一件事,成了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我觉得,这一方面是由于制度上和观念上的原因造成的,同时也不可否认,有相当多的教师是在工作中养成了惰性,缺乏不断进取的意识和职业的敏感性,惰于学习,懒于思考。有的老师,甚至是年轻老师也抱着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年复一年地辛勤耕耘着,不仅教学效率低,花大量的时间做无用功,而且有些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有一些学校和老师,有改革教学的愿望,但认识不到位,更多地热衷于照搬或模仿别人现成的经验或做法,结果教改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例如,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中,有的学校和老师以为,在教学中运用电教而用电教的现象,一个老师讲课忙不过来,两、三个老师配合用媒体;也有的老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但由于观念没转过来,小组学习不仅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反而一股脑地都成了学生之间开展竞赛的工具,等等。这些显然都是不恰当的。 在和一些中小学教师接触和交谈中,我感到有些老师是比较注意学习的,注意各种信息资料的搜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但也有一部分老师平时很少看书、看报,有的连常识性问题都不知道,就是用一本教科书和教参进行教学,这不仅可悲,而且可怕。前面已经提到过,信息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对今天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中,每一个教师都应意识到,在信息源方面,我们并不比学生占有优势,换句话说,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己经和学生同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当如何做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个新问题。前面己经提到过,信息的多样化的同时伴随着信息泛滥,孩子们同时面临着选择、鉴别信息的困惑,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和选择能力的不足,极可能产生不恰当的选择和不恰当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孩子学会选择、鉴别、整理和运用信息,就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无疑会被淘汰。 综上所述,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每一个人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了实现做教师的生命价值,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赵孝云整理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