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与张爱玲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我一直不明白人们为何喜欢张爱玲,尽管那种阴冷刺入你的骨髓,让人感到了深深的无可言说,但每当看到半大不小的女生在什么日记或者作文中写道“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我也总感到浑身发痒。蚤子是什么,跳蚤的小名吗? 这几天,《花样年华》占据了许多报纸的娱乐版,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在几乎所有的文字中,都提到张曼玉的旗袍。 似乎找不到什么合适的文字简洁而且明快地把《花样年华》的感受表达出来,但应当承认,这部片子值得一看。为什么值得呢?就因为看过后既若有所思却又思不出什么。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地点在香港,观众很可能会把电影看作说的是上海的事,实际上我就是这么看完的,看完后才猛然意识到,这是香港。于是竟然有一点感动,觉得香港离我那么近。可我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一种很虚伪的感动,谁知道那时的香港是什么样子,谁知道王家卫在说什么,电影中的恋情真的就是真实的吗?反正我在看时总莫名其妙地提醒自己,千万别上当。 千万别上当,这个世界的诱惑实在太多了,有时说是勾引也未尝不可。我曾经记得,伤痕文学很时兴的时候,有一篇小说叫《枫》,说的是一对恋人在武斗中翻脸不认人的故事,最后那个女的在她男朋友爬上她据守的屋顶时跳楼自杀,当然,当时这是很英勇的举动,跟电影中英雄就义一样。文革快结束时,那个男的也被镇压、枪毙了,在绑赴刑场的途中,他脸上看不出恐惧的样子。 这篇小说说的是文革对人性的扼杀。由于当时年龄小,我没有看出这层意思,只是觉得那个女的挺吸引我,那个男的也不错,觉得像这样活一辈子很浪漫,那个女的跳下去的时候肯定对我又爱又恨,我也甘愿后悔一辈子。 后来我发觉这样自作多情是挺无聊的一件事情,尤其上大学后,发现现代文学里有很多类似的故事,不过那些男的又弱又病,诧异他们艳福竟然还很不错。 当然,后来我知道这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通病,即便参加了革命也改不掉。在后来,我发觉这种小资产阶级的情调有愈演愈烈之势,越不愁吃穿越容易发作。当年港台的流行歌曲传过来的时候,我们还羞羞答答地做不接受状,后来如何呢?毛主席说,我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这太英明了,小农经济滋生小资情调,董永和七仙女,人家早就享受上了。人家那两口子鹊桥相会,难道不是花样年华? 王家卫把他的电影取名《花样年华》,据说是无心插柳,从什么人那里捡来的。可是,这边的人这么踊跃地看,恐怕就不是都无心插柳了吧。本来,这个“花样年华”,给人的感觉是年龄挺小的,但真让那些年龄挺小的来看,肯定他们看不懂。这就难免给人一种丰富的联想,能看懂花样年华的,是一群最懂得年华如花样的人。 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向前,这好像也是张爱玲的话。那种世俗化的阴冷,总让我说不出话来。恰巧,张爱玲懂得搭上年华列车的好处。成功要快,要早,不然,等到老了,即便成功了,享受成功的乐趣也就要打折扣了。这真是至理名言,现在我们才感觉到的,张爱玲几十年前就想通了。 老上海和夜上海,现在回头看,实际上浓缩了中国人人生的一段精华。当年陈逸飞的那幅画在国外卖了一个好价钱,我们还很不服气。而今天,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同样也卖得不错,这到底说明了什么呢?在电影中,张曼玉的旗袍换了一件又一件,从技术角度说,似乎有瑕疵。但我想王家卫的用意恐怕不在此,就如同陈逸飞的画也并不就是写实的一样,王家卫也不是在那里再现香港版的上海,与其说是起一种暗示作用,不如说是强化一种情绪。什么情绪?我们看完电影后,记不住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理解,去谈论。我们用的是王家卫如何如何,张曼玉如何如何,梁朝伟如何如何,就是连我在电脑上敲下这几个人的名字,都不用我去选择。电脑也认得他们。 这就是一种时代的情绪。既没有真正的欢畅,也没有刻骨的悲哀。这是傅雷先生评价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话,用在这花样年华上,不也很合适吗?但傅雷先生还说“好似六朝的骈体,虽然珠光宝气,内里却空空洞洞,”。这里,傅雷先生的眼光就不够用了,虽然空空洞洞,但只要珠光宝气就够了,谁说形式就不是内容呢? 我们用不着费尽心思去琢磨王家卫在说什么,其实周华健都说透了,如果还不明白,建议你去看一看《大话西游》,然后再想想你花一样的年华,我就不信你一点想法都没有。(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