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诗意的灵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捕捉诗意的灵光 春行即兴(全国卷1)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文解析]这是唐代诗人李华描绘野外春景的小诗。诗人用四句诗,四幅图画描绘了春天野外盎然的生机,抒发了诗人对凄凄芳草、潺潺涧水、落花芳树、鸟语空山的无穷游兴,同时抒发了时世乱离景物依旧的沧桑感。 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由宜阳,对美景产生独特的体验,许多意思并不直接说。开始只说“宜阳城下草萋萋”,连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的名字也不说出口,更不必谈那些殿堂池阁,只“草萋萋”三字婉转地透出心底的悲哀。想当年这里风景优美,不时地有来来往往的游客,那景况何等热闹!现如今城头望去,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涧水东流折回向西,是表示自己正在“行”——这是点题之笔,也带着世事难料的感叹。原本引来灌溉田地、民生饮用的涧泉,也因为无人管理、维修,而任由清冷的泉水四处流淌了。春天是花鸟的世界,如果回到盛唐,这一路该有多少热闹。然而今日呢?繁华一去不返,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虽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的寂静荒凉。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实则蕴涵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原题回放]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试题评析]这是一道好题,选材恰当,设问方向具体明确。从修辞方法和景与情两个方面来设题,切入小巧,难易适度。修辞的考查看似简单,实则有干扰,考生很容易答成拟人或者对比。其实,从形式看,“花自落”与“鸟空啼”两两相对,再看“无人”对“一路”,很容易答出。第二问的切入点还是和往年一样,以前人评论作为命题的依据,具体见李渔《窥词管见》“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 [思路点拨]方法:抓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体会传达的感情。 一、要体味诗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春行即兴》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达的情感。诗句似曾相识,可以联想到所学过的诗歌,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样整首诗歌就好理解了。《春行即兴》中,首句可联系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扬州慢》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体会其荒凉的特点。第三句和第四句可联系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页黄鹂空好音”体会其凄凉冷落的特点。后两句特别是“自”和“落”则让人想起感慨春光无限好,却物是人非,满眼苍凉景象的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因此不难理解全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城破人稀情景感世伤怀之情。 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描写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特别是第四句以乐写哀、以闹衬寂,显示荒寞,衬托的手法非常明显。 [参考答案](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二、语浅情浓直中有曲 ——2005年全国卷2诗歌赏析题解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文解析]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在冬至日深切的思亲之情。一、二句是叙述,叙客中度节,倍感寂寞。诗人客居在外,时逢冬至佳节,本该和家人一起团圆欢聚,可如今却寄身在邯郸的客店里,怎不让诗人感到索然寡味呢?此处已经露出思乡的苗头。一盏孤灯相伴,一个孤影相随,诗人抱膝而坐,那长长的相思便弥漫开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三、四句是想象,想象家中人在念叨自己。诗人的匠心在于不直接说自己想家,而让诗意从对面飞来,偏想象家里的人或许也像我这样深夜坐着未睡,在想念着自己这个“远行人”,真是“一种乡思,两处闲愁”啊!这个冬至佳节,就这样由于思亲而具有了特别的含义。 [原题回放](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试题评析]这道题涉及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对语言特点的概括三个方面,问题浅显,难度适中。白居易此诗的特色,一是“抱膝灯前影伴身”生动的细节,二是写思家并不直写,三是语言直率而质朴,这三点正是命题的切入点,于此可见命题的用心。另外,本题也是以前人评论为依据的,见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其实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 [思路点拨]一、要体味诗歌中的独特的细节描写 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完全于“抱膝”的细节展现。“抱膝”一词,活画出白居易此时枯坐灯前、神不守舍的情态,加上“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 二、要注意诗歌中的巧妙的心理描写 诗人突发奇想,想到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深夜里,孤灯前,同样还没有睡的家里人“说着远行人”。这种逼真的心理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打动了千百年来逢年过节未能与家人团聚的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 三、要注意正面和侧面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 第一二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驿店逢佳节,已露想家之情。在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描写,写自己在驿店过节,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第三、四两句想象,正面写“思家”。不说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到几时,而说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可见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的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上面都是实写,而写家里人“说着远行人”,“说”了些什么呢?这是虚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参考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三、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2005年全国卷3诗歌赏析题解析 静观自然清美享受 ——刘攽《雨后池上》赏析(全国卷3)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文注释] 平:指水涨与地面平。 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做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淡,轻。磨,拭。 檐楹:指塘边房屋的瓦檐、楹柱。 荷心:荷叶。 [作者点击]刘攽(1022~1088)字贡父,北宋新喻人,字贡父,史学家。有《彭城集》。他跟他哥哥刘敞都是博学者,也许在史学考古方面算得北宋最精博的人。 [诗文品读]诗中描画了一幅雨后池塘图。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前二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名句研读]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风狂雨骤时,杨柳枝条不停摆动不会引人注目,雨打荷叶响声一片也不会声声入耳。只有在风停雨住之后,一切归于沉寂,才会留意那突然风穿杨柳出现的舞动,才会捕捉到柳枝上的水珠抛向荷叶时发出的点点声响。 由风起而垂杨舞,由垂杨舞而荷声万点的连锁反应,反映了作者雨后静观自然的怡然心态。 [模拟考场]有人评说“淡磨”二字看似平常却颇可玩味,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淡磨”即轻磨拂拭的意思,诗中将经雨水洗涤过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的明镜,比喻中有拟人,这比一般常见的“水面如镜”比喻更显新意而更见意境,如此略带动感的“淡磨”,不仅突显了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情态,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此前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给人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相关链接]●莲文化举例 两则谜语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荷花)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莲藕) ●咏荷诗选 ☆锦云零落楚江空,翡翠翎边夕照红;愁绝兰桡烟水外,秋香吹老一滩风。——《莲房翠禽》(明)文征明 ☆波面出仙妆,可望不可及;熏风入座来,置我凝香域。——《荷花》(明)陈道复 ☆湛露蒙蒙湿未消,何如香汗染轻绡;翩翩不尽风前态,掌上徊翔舞燕娇。——《荷花》(明)陆治 ☆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荷花》(明)徐渭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熏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荷花》(清)石涛 ☆不见峰头十丈红,别将芳思写江风;翠翘金钿明鸾镜,疑是湘妃出水中。——《题画墨荷》(清)石涛 ☆碧波心里露娇容,浓色何如淡色工;漫道湖光全冷露,渔灯一点透微红。——《荷花》(清)李禅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文解析]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展现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头两句展示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一雨池塘水面平”,雨后的池塘水面平静,这还是平淡的叙述,到了“淡磨明镜照檐楹”,已经初见境界:人们常说水平如镜,而诗人又加上“淡磨”这一动词,这就比上加比,比中有拟人了。是谁让这池塘变得如同明镜一般?原来是一场春雨刚刚轻轻地洗过啊!那么此前的蒙蒙细雨笼罩池面的景况不是可以想见吗?而现在一片明净映照檐楹的美景又是多么可爱!可以说,诗人在诗里暗中赞美了春雨的创造性的劳动,春雨真是春天的精灵啊! 后两句描绘雨后池塘的动态之美。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风狂雨骤时,杨柳枝条不停摆动不会引人注目,雨打荷叶响声一片也不会声声入耳。只有在风停雨住之后,一切归于沉寂,才会留意那突然风穿杨柳出现的舞动,才会捕捉到柳枝上的水珠抛向荷叶时发出的点点声响。如果说一、二句暗点春雨形象的话,那么这里主要突出春风的现象。是春风,让垂柳舞起了翩翩的身姿;是春风,吹落了枝条上缀满的雨滴;是春风,让荷叶发出点点滴滴的美妙声响。春风真是春天的另外一个精灵啊!而由风起而垂杨舞,由垂杨舞而荷声万点的连锁反应,反映了作者雨后静观自然的怡然心态。“忽起”见出一种惊喜之情,有一种强烈的动感;“更作”与“忽起”相呼应,喜悦之情又甚,由视觉形象转换为听觉形象,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艺术画面。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写景动静结合,巧妙对比,结构上起承转合极为自然。 [原题回放](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试题评说]此题从理解诗句和分析写景特点方面考查,难度不太大,考生只要读懂这首诗歌,应该能够答出。刘攽这首写景诗歌为人所称道,一是第二句的巧妙的修辞,“淡磨明镜照檐楹”,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创造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艺术境界;一是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艺术效果非常明显。而命题者恰恰就在这里设题。本题答案既有可操作性,又有开放性;既要结合原诗歌内容,又要用自己的语言和有关术语来表述。 [思路点拨]一、要调动生活经验来联想画面。 我们要用联想去感受诗人那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如“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我们在理解此诗时,就可以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这首诗歌的意境: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柳,吹落垂杨柔枝细叶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塘中的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这里的一景一物,无一不具有春天的生机。 二、要调动相关知识来体会妙处。 如果不深入体会“淡磨明镜照檐楹”,也许会觉得平常。“水如镜”是常用的比喻,但加上了“淡磨”,就加上了春雨的形象,经过春雨洗涤过的地面,好比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让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塘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如果不从比喻和拟人的角度,恐怕体会不到这个妙处,也就回答不了第一问。 三、要运用相关术语来表述答案 第二问要求从“静”与“动”的角度来赏析,这就要求用到“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之类的术语,并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前两句写“水面平”,写“明镜”,显然是从静的角度;后两句又是““忽起”,又是“更作”,有强烈的动感,还有明显的动词“舞”,有明显的声响“万点声”,有形的和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组合起来成了动态的画面。两者的结合使池塘景物丰富多姿。 [参考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四、借风寄情一线串珠 ——05年江苏高考卷诗歌鉴赏题解析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江苏)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诗文解析]这首诗内容如题目所说,是借风的形象表达对朋友司空曙的思念之情。“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一个“惊”字,写出了微风突起的情景:暮色中,诗人静坐家中,若有所失,忽然一阵风来,诗人忽然了什么。对着窗子,诗人倍感寂寞,现在想来,原来是缺少朋友的陪伴啊!风儿吹动了他的思念,叫他情不自禁地想念故人,渴盼老友到来。“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在诗人的想象世界里,这风儿仿佛真是老朋友看望他来了。你看:风这个精灵悄悄地推开门,轻轻地吹动竹林,一点儿都不拘谨,动作那么自如,就这么亲切地来了。一个“疑”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遐想。“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这两句是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的景象。夜已经深了,不时还传来露珠从竹枝也叶上滴落下来的声音,那应该是风儿吹动竹林的吧,点滴的声响在清幽静谧的深夜显得分外清晰。诗人进而想到,那滴落的露珠应该渐渐润湿了石阶下的青苔了吧?美好的景色却无人来分享,诗人独坐到深夜,思念之情更浓。“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末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什么时候风能吹进我的屋里来,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此处语带双关,寓意无穷,意即老朋友如果真能像风那样看望我,我一定操琴一曲,弹起友谊的旋律。总观全诗,一“风”立骨,从对风思友开始,到闻风而疑来,再到因望而生怨,诗人妙用“闻风”统摄全篇。这微风既是实写之景,又成了相思的寄托,构思可谓巧妙。 [原题回放]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试题评说]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用微风作为结构全诗的线索,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第一个问题是“‘微风’贯穿全诗,请加以说明”,考生就必须具有贯通全诗的能力,方能答出“因风而思故人,再借风以寄思情”这一答案。这道考题难度适中,读不懂就写不出,的确能够考查学生诗歌的读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第二个问题是就第三联设问,考景色的氛围,考景中蕴涵的情,即情和景。只要能整体上读懂全诗,又理解了这两句是意思,就能答出。第三问考的是诗歌中的典故,高中生不知道“知音”“高山流水”的故事的恐怕很少,所以,这道题目应该不难。 [思路点拨]一、要通读全诗,了解巧妙的构思 “望风怀想,能不依依”,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本诗也是这样。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此诗成功地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时滴”二句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理丝弦,以寄思友之意。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 二、要精读佳句,体味美丽的意境 比如颔联和颈联,要细细体味:诗人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象真的是怀想中的故人来了。然而,这毕竟是幻觉,“疑是”而已。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 三、要领悟精要,猜出言外之意 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答案]⑴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从微风骤至写起。一二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第三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写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浪漫主义的遐想。全诗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 ⑵清幽静谧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寂寞和思念. ⑶为拂绿琴埃 五、壮美的诗境奇特的想象 ——2005年福建卷诗歌赏析题解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福建)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文解析]首先看这首诗歌抒发的情感。李白此诗,是在流放途中忽然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与朋友登上此楼而写的。当时心情欢畅,故把眼前的景物写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抒发了潇洒豁达的豪情逸兴。李白的整个青年时期,正是唐王朝的全盛期,就是历史上所称道的开元盛世。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盛唐社会,给了他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建立非凡功业的理想。他用理想主义的眼光去看生活,即使不断遭受打击,在他身上更多洋溢的也还是盛唐那种乐观向上的情怀。 其次来看这首诗歌的创作方法。在反映客观现实的时候,李白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以感情的逻辑去取代生活的逻辑。你看,李白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你看,“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似乎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在这里生活本身如何并不重要,感情爆发的需要才是重要的。抒发感情的需要,使生活的逻辑让位于感情的逻辑。 其三来看艺术风格。壮大明朗的感情基调,壮美的诗境,构成了李诗清雄奔放的风格特色。你看,“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登上岳阳楼,纵目眺望,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境界多么开阔!你再看,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 [原题回放](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试题评说]《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齐名,选取这首诗,考生觉得亲切熟悉,容易读懂。从出题的落脚点看,一考用词的不同的辨析,一考表现手法的分析,其实一着眼于鉴赏形象,一着眼于分析写作技巧。第一问要从诗人的自我形象来分析,第二问要不仅要答出是什么手法,还要说说表达效果。两题的答案都具有开放性,这是一道好题。 [思路点拨]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要包括客体和主体 写景抒怀诗的客体形象主要指景物,或雄浑壮丽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花草树木、田园风景。然而作者并不是仅仅是为了展示这些客体形象,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旦摄入诗人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到底哪个更好?要从客体形象和主体形象来分析。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映衬,构成对仗,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顿使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品味语言和分析技巧 品味语言,即分析、评价作品在语言表达(遣词造句)方面的妙处;品味艺术手法,指对一首作品美学追求的鉴赏。艺术手法,是实现作品立意、强化作者感情的最有效且最富于创造力的表现方法,包括作品的表现手法、组织手法、修辞手法、用典手法等方面的内容。比如第三联,诗人充满了大胆浪漫的想象和夸张,他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再看尾联:“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 [参考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六、音情曲折绝处生姿 ——05年重庆高考卷诗歌鉴赏题解析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重庆)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文解析]王昌龄把笔触深入到士卒的内心生活中去,开掘出征人戌士最普遍最典型的思乡之情。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起舞换新声”,起头显得兴致极高,琵琶奏出新曲,舞蹈变换新姿,这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应该唤起战士们新鲜的感受和新的快乐吧?然而却不,“总是关山旧别情”,巧妙一转:新什么新?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这个弹的,那个弹的,都一样,除了有边愁还是只有边愁,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征戍者离乡背井,“别情”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这样的音乐真是又爱听,又怕听,“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这边愁如何解脱?谁能给他们解脱?他们自己有什么办法解脱?“高高秋月照长城”,低头,是沉默而且沉重的长城;抬头,是孤零而且遥远的秋月。仿佛一轮秋月也带有无限的悲凉,这一轮皎洁的明月照耀着从秦汉到今时所有离别的人们,照耀着边关的将士和闺中思妇,也照耀着悠悠羌笛与琵琶的撩乱之音。全诗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原题回放](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试题评说]江苏卷选取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来设题。一考“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实际上是考这首诗的音情曲折、以边地音乐来写边愁。《唐诗摘钞》评:“前首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一考末句写法上的不同,《增订唐诗摘钞》评:“首句言琵琶当起舞时换新声也,是缩脉句法。下‘总是‘字,见得非独于琵琶也。故三句云’听不尽’。听已不堪,况所见又是秋月,其愁为何如乎?末句是进步法。”可见,也是以前人的评论为题目的切入点。 [思路点拨]一、要善于利用相关背景知识 读这首诗,要知道唐代边塞诗的知识。唐太宗到玄宗时,对外用武颇盛,有抗击外族入侵之战,亦有开疆拓土之战。因此盛唐诗人描写边塞的诗很多。边塞诗有反映积极立功、保家卫国的作品,这对于抗击外族入侵之战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反映思乡厌战情绪的作品,这种对开疆拓土之战中朝廷过分的穷兵黩武的反对,无疑也是合理的——尤其是对身当其境的战士,更是如此。这种复杂的心理,在王昌龄这一组诗中得到忠实的反映。既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又有“那金闺万里愁”的征人夫妇别离之苦、思念之情。这首诗就是属于后者。 二、要善于抓住关键字眼 比如,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又如“听不尽”,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三、要善于走进诗歌境界 比如,“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参考答案](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派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七、诗笔写剧独创佳境 ——05年湖北高考诗歌鉴赏题解析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马致远(湖北)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内容简介]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代表作《汉宫秋》,写的是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汉元帝在全国选宫女,农家女王昭君,生得“光彩照人,十分艳丽”,被选入宫,因拒贿使臣毛延寿,被点破画像,打入冷宫,后因偶然机会,被元帝宠幸,封为明妃。毛延寿因惧而逃亡匈奴、呈上昭君画像,并怂恿匈奴王呼韩耶出兵强索昭君。呼韩耶听信毛延寿,派兵逼迫和亲。汉元帝被迫应允,昭君也“情愿和番,以息刀兵”。灞桥送别时,王昭君对故国十分依恋,当行至汉番交界时,她从容南望,酹酒于地,投江而死。呼韩耶非常感伤,葬昭君于江右,名为“青冢”;拿住毛延寿,送回汉斩首,依旧同汉和好。剧本以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为线索,揭露了帝王的昏庸、朝政的腐败,抨击了朝中文武官吏的怯懦无能及挑拨民族关系的“奸邪逆贼”,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忠贞为国的典型形象。全折的曲词,清雅典丽,感情浓郁。 [曲词解析]这支[梅花酒]曲子写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时那种感伤和痛苦的心理,展示了辽阔、深远、幽眇、苍凉而又粗犷的塞北风光,在画面中渗透了怀念和忧伤之情。塞北的辽阔、粗犷情境与忧伤、缠绵、柔弱的情境有机融合,形成刚柔相济,充满感情张力的意境。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昭君的车队已经渐行渐远,汉元帝思绪翻腾,情不自禁地想到昭君在塞外旅途中的艰辛。空旷的深秋原野是如此悲凉,草儿一片枯黄,兔儿早早迎接寒霜,那褪了毛的猎狗,那扛着缨枪的猎户,那慢腾腾负载着行装和糇粮的车马,那围起的猎场,一切都是那么旷远,一切都是那么荒凉。这一去穷荒之地,昭君该有多少艰难?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此是过渡,把想象的画面拉回别后的王宫景象。当汉元帝回眸自视时,他面对的将是更加孤独寂寞的情景。这里用幻觉的形式作间接抒情。在分别的刹那间,元帝心中翻腾的是离恨未已、相思又继的思绪,将要面临的是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汉元帝又想到了分别之后的孤寂,宫墙之内是那么高深,回廊是那么曲折,椒房早已经是空无一人,月色是那么昏黄,夜色是那么清凉,寒蝉在哭泣,纱窗还是那么绿!这一切都是凄清、阴冷的,在深层次上写出汉元帝与王昭君诀别之际的相思之痛。这些是意识中的世界图象,作者通过对这一系列物象的描绘,使人与物,心与境互相交融,抒写了昭君去后,汉元帝迷离凄凉的心情,使人读后能强烈地感受到汉元帝巨大的悲伤。 [梅花酒]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首先是对仗手法的出色运用。如“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这四个五言句,每句都是三个音步,每个音步都是对应的。这对仗工整的四句,以短短二十字描绘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其次是顶真反复的手法。如“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首尾相接的叠句造成回环往复的情感回旋,而叠句大段三字的结构则使音节短促,构成心哀气短,近乎于无语哽噎的效果。 [原题回放]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试题评说]以前古诗鉴赏选材以唐宋诗词为主,间或选取元曲中的小令,选取杂剧还是第一次。[梅花酒]更是写景中的名篇,王国维赞赏其是“写景之工者”,清代梁廷《藤花亭曲话》评说:“写景写情,当行出色,元曲中第一义也”。命题人以这个评论为落脚点,考了意境,分解为“景”和“情”两个方面,还考了对仗、顶真的艺术效果,这两点恰恰是本曲的特色。第一问如果能读懂曲子,应该不难;第二问如果能联系平时读过的对仗、顶真的诗歌,迁移一下还是可以的。 [思路点拨]一、要读懂曲词的内容 题干上面有提示:“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汉元帝所见、所想的两种情景”。曲词依据语言风格有所写内容,明显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半段的景物全是苍凉而又粗犷的塞北风光,在一望无际的深秋旷野的背景上,衰草连天,兔犬奔突,车马慢行,仿佛在草原行进的节奏。后半段节奏明显加快,一句一转,想象即将出现的令人惊惧的景象:咸阳的宫墙、回廊、椒房以及黄色的月、凉夜、寒蜇、纱窗、美人图、孤灯……巨大的孤独感蕴涵在其中。 二、要领悟有意味的形式 《汉宫秋》的意境美是和唱词的旋律美结合在一起的。它的音乐感一在对仗,对意境的创造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马”对“车”,“负”对“运”,“行装”对“糇粮”,两两相对。二是运用短句顶真重复,把后一个分句的第一个短句重复前一分句的第二短句,荡气回肠,又有鲜明的节奏感。动词“返”“过”“绕”“近”的使用,表现了人物行动和心理的细致区别和不同建筑的特点。这种灵活、跳荡的句式与美丽的意境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⑴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⑵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八、一样荷花两样情(浙江) ——2005年浙江卷诗歌赏析题解析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诗文解析]杜牧诗即景抒情,通过对绿荷的人格化的描写,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两竿落日溪桥上”,诗人在“两竿落日”的时候,行吟在“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半缕轻烟”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若有若无。这两句诗通过“落日、溪桥、轻烟、柳影”的意象,“两竿”“半缕”的数量词及“上、中”的方位词勾画出一幅十分清晰的画面,同时微露感伤,在这极优美的画图中有一种淡淡的思绪。“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三四句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池塘内的荷叶带着恨相倚相偎(因为秋天到了),当秋风从池面吹过的时候,她们便同时转过身来,背对着西风(现实上也是如此)。作者在这里把自己的怅恨愁绪完全的外化到绿荷中去了,通过对绿荷的人格化的描写,正好把自己的主观感觉和客观景物吻合、对应上了。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杨万里的诗体现在想象奇特,立意新巧上。他善于别出心裁,在别人意想不到处落笔。为了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他的诗尤善于使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荷花的奇特想象,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诗人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到荷池边纳凉,微风吹来,小草摆动,在诗人眼里,那是小草点头致意,告诉我风来了。赶紧敞开衣襟,拦得西风。用拟人手法写小草和荷花默契在酷暑的傍晚巧取凉风的状态,用“细草摇关”来衬托自己的心情。“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作者所游的荷池,荷叶茂盛,像一把碧伞,荷叶低小,掩在荷叶之中。诗人将这一自然景观写成荷花怕热,打伞乘凉。作者将自己怕热的感受,移到荷花身上,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正因为诗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想象颇为奇特,妙趣横生,同时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 [原题回放](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试题评说]浙江卷采用比较赏析的方式,选取杜牧和杨万里同题写荷花的七言绝句,比较异同。题型一为填空,一为简答,填空题稍微简单,简答题较难,要求从同一景物“荷”的描写中指出情感的不同,涉及到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思路点拨]一、知人论世,联系诗人一贯风格来解答 比如杨万里,他的诗被称为“诚斋体”,最大特点是新鲜活泼、轻巧俏皮,善于捕捉瞬息流动的事物景色,赋予新意,十分惹人喜爱。他的“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把荷花低小,掩在茂盛荷叶中的自然景观,想象成荷花怕热,打伞乘凉,真是妙趣横生。比如杜牧,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能用质朴的口语、简洁的白描,传达出悠远不尽的诗情画意。诗人在秋风乍起的季节、日已偏西的时光,把偶然进入视线的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加以艺术剪裁和点染,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画图。 二、品味意境,联系诗歌蕴涵的情感来解答 杜牧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表现了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杨万里的诗则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表面写热,细嚼其巧妙,似乎一付清凉剂,回味无穷。天已入暮,但暑气未减,连池塘里的荷花也为酷热犯愁,她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荷叶下面,深怕烈日的余威毁坏了她娇美的面容。诗人观察细致,联想丰富,并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清池之中碧绿的荷叶掩映着荷花的动人景象,而且借“荷叶畏热”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对暑热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1)傍晚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九、反常情沉痛语 ——2005年山东卷诗歌赏析题解析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山东)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诗文解析]本诗借登高望远表达诗人的爱国之痛。诗人作此诗时,金人已占领淮河以北地区。江阴以北,为江淮平原,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过去。诗人登高一望,万里江山,尽收眼底,国土沦丧之感,油然而生。“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戴复古登上了君山浮远堂,向北望去,望过长江不远就是淮河。南宋小朝庭偏于江南一隅,以淮水为界,中原沦陷于敌手。北望时,心情能好得起来吗?“万里愁”是对国耻不报、国土不归感到悲愤。“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最使人痛苦的是没有山峰遮住双眼,望尽淮南,俱是中原故土。向北望,望之则不忍,不望,又是不能不望,他很后悔登上这君山的浮远堂,情感在矛盾地碰撞。这两句虽似口语,但亦经巧妙构思:由于“无山”,故能“极目”;由于“极目”,故能望“尽神州”,因此他感到“最苦”。诗意宛转相生,感情沉挚深刻,同他《盱眙北望》诗中所说的“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可谓异曲而同工。后两句以无山遮眼、使人望北国而生憾恨来表达内心的痛苦,立意显得很巧妙。 汉末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荆州,依靠刘表,曾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有云:“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那是“最苦有山遮望眼”,而戴复古则是“最苦无山遮望眼”,所以其情更为可伤。又刘克庄《治城》云:“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孙刘数子如春梦,王谢千年有旧游。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神州只在兰干北,几度来时怕上楼。”前六句吊古,后二句转入伤今。其言北望神州使人难堪之意亦同,而从正面说出,都不及戴语之耐人寻味。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戴复古《江阴浮远堂》赏析(转) 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诗文注释] ①江阴:今属江苏。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②瞰:向下看,俯视。③淮南,指今江苏、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过去。极目:穷尽眼力。神州:原指全国。 [作者]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江)人,一生以布衣的身份游历四方,卒年约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亦受晚唐诗影响,是江湖派中重要作家。有《石屏诗集》。 [诗文解说]这首诗写作者在浮远堂眺望中所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戴复古登上了江阴浮远堂,向北望去,望过长江不远就是淮河。南宋小朝庭偏于江南一隅,以淮水为界,中原沦陷于敌手。北望时,心情能好得起来吗?向北望,望之则不忍,不望,又是不能不望,他很后悔登上这江阴的浮远堂,情感在矛盾中碰撞,激发起诗的火花,不由自主地吟唱了。 [诗文品读]江阴位于长江之滨,诗中大江,即指长江。起句暗点江阴,次句明写浮远堂。“万里愁”是诗人登浮远堂的感喟。“愁”本是无形之物;“万里”是虚指的数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在这里诗人借助江、山来烘托表现这种深愁,于是使原来抽象的情感,显得十分形象、真切,直贯诗末。上联写江,是近瞰。诗人将“大江流”与“万里愁”并提,既是望江水生愁,于江水寄愁,也是借江水喻愁。长江万里,愁亦万里;江流不尽,愁也无尽;无“大江流”,何言“万里愁”?下联点山,是远望。诗人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以不见所思为恨;却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这就不能不望了。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 [考场链接]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相关链接] 盱眙北望 戴复古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 【说明】淮北是南宋人民伤心落泪的地方,因为它变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诗人面对着中原失地无可奈何,天天缅怀中原,来到这里却又不忍登高北望,真是痛苦极了。诗中最后一句使用了隋炀帝亡国的典故,含有讽喻宋朝的意思。 【解释】①盱眙:县名,在今江苏省西部。南宋时,这里是宋金交界地区。②这两句说:鸟儿向着茫茫渺渺的中原地区飞去,飞到一半又飞回南边来。这是形容沦陷的中原大地,幅员辽阔,广袤无垠。③都梁:山名,在盱眙东南五十里,山上有隋炀帝建造的都梁炽,隋炀帝开凿运河,南下扬州游玩,劳民伤财,导致隋朝灭亡。这两句说:我实在禁不住缅怀中原的热泪,所以不忍心登上都梁山向北了望。 十、看似单一,实则丰富(江西) ——评析2005年江西高考卷诗歌鉴赏题 [诗句解析] 吴涛是宋代诗人,这首七绝见于其弟吴沆的《环溪诗话》中。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这两句写气侯乍暖,并点出春夏之交的季节。诗人很善于选择人与物的典型形象。先写“游子春衫”。游子长年在外,对气候冷暖的变化最易感知,此时游子脱去冬服而换上单薄的“春衫”,这个视觉形象反映出气候的暖煦,又给人一种舒适、轻松的美感。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寓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文埋下伏笔。次写“桃花”与“野梅”。桃花于仲春开放,但此时已“飞尽”,梅花于初春开放,夏初结梅子,此时则“野梅酸”,二物皆足以显示江南三四月的特征。写桃花,后从视觉角度,不仅“桃花”二字有色彩感,“尽”前冠以“飞”又显示了动态美。写梅从味觉角度,一个“酸”字足使口舌生津。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这两句写气候忽冷。诗人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先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因前两天气温乍暖,青蛙也为之欢欣歌唱,陡然增添了暖意,但忽然“一夜蛙声歇”,确令人感到“怪”;后是从触觉角度落墨,原来是气温又变寒,青蛙于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它们躲进洞里,声息全无,正显示着“东风十日寒”。“十日”与“一夜”相对,时间更长,但毕竟已是“东风”,此“寒”自是强弩之末,不必为之生畏。 这首诗纯然写春夏之交人们对乍暖还寒气候的体验,未必有什么寓意寄托。但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别是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觉,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正如钱钟书评述的“写春深夏浅,乍暖还寒的情味”,语句清晰,体验真切。 [原题回放]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侯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试题评析与思路点拨]江西今年的诗歌鉴赏题,易中有难,平中见奇,看似单一,实则丰富。“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侯特点?”这道题不但要考查考生的文学知识,还考查考生的天文地理知识,只有积累了对物侯观察的生活经验,才能快速准确的答题。例如桃花于二月开放,此时已飞尽,梅花于初春开放,夏初结梅子,此时则“野梅酸”,绿肥红瘦,二物皆足以显示江南三四月的节令。 再如从青蛙的叫声和东风吹寒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这分明是“春深夏浅”的季侯。答这道题,不但要指出是什么季侯,而且还要回答这个季侯的特点,这个特点从游子前后感觉上可以得出。答第二题,应从诗句的分析中作出客观的回答:一者不要随意拔高,穿凿附会,加上什么重大的政治思想含义,二者也不要见物不见人,见景不见情,只说是对这个季节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特征和变化都是通过游子来感知的,特别是一个“试”字和一个“怪”字,足以表现游子对乍暖还寒的气候变化的敏感心理。 [参考答案]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侯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春夏之交乍暖忽寒。 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侯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十一、远近高低各不同 ——评析2005年上海高考卷诗歌赏析题 [诗句解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首句描写出,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峰,徐徐地升起了团团的白烟,飘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了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很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第二句诗人才把眼光移向山壁上的瀑布,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的形象。第三句描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第四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这一比喻既夸张而又自然,既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想象的余地。 徐凝的,〈〈庐山瀑布〉〉:徐凝是中唐诗人。“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如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 [原题回放]1、古人“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他们的表达效果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 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试题评析与思路点拨]第一题意在考查从提炼语言这个角度来鉴赏诗歌。诗的语言就是用很少的字词摄入大量的生活图景并且振人耳目,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生动形象,余味无穷。例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再如“落”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而“挂”字也非常响,解答此题,要从描写的对象,描写的角度和描写要达的目的图景去考虑,描写的对象是瀑布,描写的角度是“遥看”,因而才能化动为静,瀑布象一条白练挂在前川。 第二题意在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先要辨别是什么修辞手法,然后推敲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夸张说法,而“飞”“直”极言瀑布的气势的。“千古长如白练飞“,是把瀑布比作白练的,而且是从颜色和形态上着眼的。 第三题应该说在诗歌鉴赏题目中出得非常精妙的,它不但让考生由局部思维上升到整体思维,而且在比较阅读中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别能力,更为奇特的是给出古人权威性的结论,能不能挑战古人,能不能挑战权威,这更能考查出考生新的品质和新的能力。苏轼看了李白和徐凝庐山瀑布诗后,写了一首绝句对他们的诗进行了评价,其诗曰:“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明显扬李抑徐。不错,李诗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但徐诗写得平实,也运用多种手法写出瀑布的壮阔气势。从整体上看李诗才气横溢,徐诗是不及的,但也不能全盘否认。苏轼为什么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呢?因为他和李白的诗趣相似,都同为浪漫主义诗人。正因为他偏爱李白,“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得出“不与徐凝洗恶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鉴赏诗歌也要从不同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因而解答此题不要局*在苏轼的结论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说出道理,均可得分。 [参考答案]1、答:化动为静,描写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2、答: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千古长如白练飞: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3、答:A、同意。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象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B、不同意。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写得实而气势也显得壮阔。 评析2005年广东高考卷诗歌鉴赏题 [诗句解析]《春日怀归》是北宋诗人寇准于19岁进士及第做巴东知县时所作。 “高楼聊引望”,首句点明登楼。“聊”,姑且;引,长,引伸为“远”。一个春日下午,公务之暇,诗人登上高楼去眺望一下吧。第二句“杳杳一川平”总写眺望之景。上楼伊始,放眼望去,首先摄入诗人眼中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因为他站高眺望,所见自然杳远。“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颔联是俯视所见之景。诗人从平野尽头收回视线,开始细细查看楼前底下有无别致的景色。原来在这片广野中,竟横卧一条河流,水上还有一条渡船。不过,四野空旷无人,既不见渡者,也不见船家。诗人不由好奇,便将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儿。但是看了半天,也不见有个人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在那儿。吟咏此句,不觉吟咏起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句子了。可见寇准随手点化了韦句,而意境比韦来得丰厚。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这颈联写抬眼见闻。诗人伫望楼头已久,因此当他目光移开渡船,抬眼向荒村望去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所以冒出缕缕炊烟;高楼不远处还有一座古寺,听得出有几只黄莺在那儿啼叫着。 “旧业为清渭,成思忽自惊”,这尾联写怀归之情。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清清的渭水流经的下郢(今陕西渭南),就是自己的故里。在那里,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旧业)。迷离恍惚之中,诗人仿佛已置身故园,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亲人、、、他完全浸入了沉思之中。蓦地一阵心惊,他回过神来:唉,此身还在巴东呢!这时,他的心头有何感想呢?然而他不说了,就在“惊”字上收住了笔。 全诗一首一尾的“聊”与“惊”字下得极妙。“聊”,说明他便非因怀归而登楼;然后,再因登楼见闻逗引出怀归之情,诗意与诗题相合。“惊”字用得生动警切,它揭示了诗人由遐想到突然惊悟的心理状态,含蓄着初入仕头乍离家乡的青年诗人对故园的依恋之情。 [原题回放]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试题评析]广东今年的诗歌鉴赏题考察的容量比较大,从文体常识、炼词造句到布局谋篇,从诗歌形式到思想内容,几乎都涉及到了。第一道题考察的是诗体常识:律诗(限于五律和七律)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律诗还规定中间两联需上下对仗。了解了这种诗体常识,第一道题的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二道题要求考生对全诗的理解,考生必须读懂全诗,然后才能答这道题。解这道题,要抓住一个“惊”字,诗人为什麽会“惊”,且联系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第三道题是对考生的综合考察,是对诗歌鉴赏水平高层次的考察。古代诗人写诗就是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诗联系到画,从画联系到诗,这两种体裁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特征,都具有立体感,都是形象思维。解这道题,要抓住“一”字,“一船夫一孤笛”表明数量少;要抓住“睡”字,且睡在“船尾”,而不是睡在“船头”;要抓住“笛子”,而且是“孤笛”。 [参考答案]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感情的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画上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尾,衬托过客稀少,凸现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上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