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二僧(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26.蜀鄙二僧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文言文。

2.体会本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3.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句义、文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学会朗读文言文。

(2)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句义、文义。

2.难点  体会本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恃(shǐ 语(yù 钵(bō  哉(zā)  鄙(bì)

2.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这篇文章虽是写给作者的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面说的。但对我们学习也有所启发。

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清代四川人。雍正提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顺天(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等职。后辞官回家,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著有《白鹤堂集》。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写给子侄们看的。

2.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要辨别人物说话的语气,揣摩人物说话在的情态,有表情的朗读。如两处“子保恃而往?”第一次应读出疑问的语气;第二处则要读出反诘的语气。

3.请学生对讲文字、词后质疑提问。然后翻译。

四、课堂小结

(一)一字多义

其:其一贫   其中

其:为其来也   他   指橘

其:其这味不同   它  指橘

而:子何恃而往    表修饰  不译

而:僧富者不能至百贫者至焉   表转折  却

之:吾欲这南海   动词  去

之:西蜀之去南海  助词  位于主渭之间     不译

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助词   位于主渭之间  不译

之:楚王闻之  代词  这件事

(2)古今异义

鄙:古义: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

今义:卑鄙

顾:古义:反而,难道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今义:照顾

去:古义:距离 西蜀之去南海

今义:往

(3)多音多义词

语:(yu)不言不语

   (yu)不以语人

数:(shu)数落

   (shu)次数

   (shu)数不见鲜

板书:

          贫僧:一瓶一钵,自面海还

          富僧:欲买舟而下,有惭色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立志当如蜀鄙之贫僧

五、作业

1.完成

2.课后理解与探究三、四题。0。000

3.选项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思考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就课文不理解处质疑。

二、导语

天下的事情有因难的也有容易的,但是看你去不去干,不去干容易的也变困难,努力去干困难的也变容易的。课文中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质疑: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穷和尚凭借什么去的?

讨论并归纳:凭借一个水瓶和一个碗。

3.质疑:课文中有两处写道:“子何恃而往?”的语气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第一处是疑问的语气,是富和尚对穷尚询问。第二处是的反问,是富和尚认为穷和尚没有钱根本去不成。

4.质疑:富和尚为什么去不成?

讨论并归纳:富和尚几年来想雇船顺流而下,都没有成功。

5.质疑: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因为穷和尚立下了目标能不怕辛苦,有顽强的意志,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6.质疑: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做什么事情,只要立下了志向,不怕辛苦努力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

7.质疑:作者从蜀鄙之僧的故事发出“人之立志”的感想,请你讲一则小故事,并生发感想,在小组中交流。由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对话形式展开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情节。运用地比,寓含深刻的道理。两僧比较,一劳一逸,一勤一懒,结果自有一易一难、一成一败之别。以事喻理。叙述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虽然讲的不是学习,但在道理上与学悄类似。通过设喻,生动地说明了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