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5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作者:曹德山 《师 说》 教 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设想: 1.以串讲为主,用读读讲讲,逐段归结的方法,把词句讲解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教学课时].两教时 第 一 教 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单介绍作者、读讲课文第一、二两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我们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á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 三、背景及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所以,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自幼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长大。后来哥哥死于贬谪之地,靠著嫂嫂教养成人。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限制韩愈的志气,他努力读书,自我鞭策,一考再考,终于如愿在朝廷为官。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及第。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补充资料:(名言警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曾提到: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苏轼真是慧眼识英雄,短短几个字,就鲜活地勾画出韩愈的风骨。 关干古文运动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四、教师范读。 五、读讲课文第1、2两段: 第1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 文章首句开门见山地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以上再从反面说。一正一反,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对“师”的看法:凡先闻道者 ,都可以为师。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在结构上,既照应开头“传道”是“师”的首要职能,又为下段议论张本。(读讲至此,教师可带领学生集体朗读本段一至三遍,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读后小结:这一段论述师的职能和从师的必要性,中心围绕一个“道”字。这和作者自命继承儒家道统有关。文中提出从师不论长少、贵贱,有他破除对长者、贵者的迷信的一面,也有为也自己“抗颜为师”(一本正经地做老师)申说理由的一面。 第2段,批评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紧承上文“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感情强烈地慨叹今日师道之不传,转入对耻于从师的批评,过渡极为自然。这一段,作者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先是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来对比。 板书: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说明如果不从师学习,那么愚人就更加“愚”了。“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么不同呢?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再以“为子的择师”和“其身则耻师”来对比。 板书:为子的择师 其身则耻师 证明这是“小学而大遗”的反常的做法。“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来对比。 板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说明“士大夫之族”在这个问题上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后以慨叹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是一种可怪现象,与本段开头相呼应。注意:“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集体朗读本段一至三遍。) 六、读后小结:通过以上三层对比,极言师道不传之可叹与可怪,针砭时弊,发人深思。 七、布置作业:反复朗读课文。并作好回讲课文第1、2段的准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读讲课文第3、4段,总结课文;结合“思考和练习”三——五题,讲实词“师”和虚词“之”、“者”的几种用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指名朗读、回讲课文第1、2段。 二、读讲课文第3、4段。 第3段,论述“圣人无常师”,从正面进一步阐明能者为师的道理。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这段引用历史事实,从“古之圣人”中举出孔子为例证加以申述。从孔子师郯子等人的事迹,推断出“是故弟子……术业有专攻”这个重要结论。这个观点,无疑是进步的 (集体朗读。) 三、读后小结:这段引用历史事实,从“古之圣人”中举出孔子为例证加以申述。从孔子师郯子等人的事迹,推断出“是故弟子……术业有专攻”这个重要结论。这个观点,无疑是进步的。 第4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称赞李蟠“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集体朗读。) 读后小结:篇末点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集体朗读全文一、二遍。 4.、总结课文: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5讲结构助词“之”的几种用法,略作补充如下: (1)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2)①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②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巩固练习】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孰(shú)苌弘(cháng)经传(zhuàn)针砭时弊(biǎn) B.谀(yú) 句读(dòu) 谄媚(chǎn) 不拘于时(jū) C.郯(dàn)严谨(jīn)或不焉(fōu)惑之不解(huò) D.聃(dān)贻之(yí)师襄(xiāng)以资切磋(chuō) 二、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①师说 游说 ②句读 读书 ③小学而大遗 曹操遗权书曰 ④六艺经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及今义(指现在的通用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句中古义: 今常用义: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句中古义: 今常用义: 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 句中古义: 今常用义: ④师道之不存也久矣 道 句中古义: 今常用义: ⑤今之众人 众人 句中古义: 今常用义: ⑥小学而大遗 小学 句中古义: 今常用义: 四、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吾师道也( )②吾从而师之(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而耻学于师(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五、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六、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B.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君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唐宋散文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D.《师说》用了六个字——传其道解其惑,就把老师的职能作用给概括出来了。 七、“道”字的讲法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B.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八、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我没看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B.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我看不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C.不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以他为老师,或者不以他为老师,这是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没能见到他的明白事理。 D.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学习,或者不学习,大的方面放弃小的方面学习。我怎能看出他聪明呢? 九、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解释 常:, 之徒: 及: 是故: 于: 是: 2.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译文: 原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译文: 3.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A.圣人无常师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A.举例论证 B.引言论证 C.对比论证 D.正反论证 5.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三人行,必有我师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对下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益:更。辄:就。犯:冒犯。 B.暇:空闲。挈挈:孤独。而东:到东边去。 C.仆:我。恒:常。幸:庆幸。 D.被:披。已:已经。吾子:我的儿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仅(我)会遭到(世俗)责怪,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 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 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 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故往见郭隗先生曰:“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主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己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土,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土,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令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且隗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安事死马 ②而捐五百金 ③士争凑燕 A. ①对待 ②舍弃 ③聚集 B.①事故 ②捐助 ③凑合 C.①用 ②损失 ③奔赴 D.①侍奉 ②献出 ③会齐 2.与“寡人将谁朝而可”句法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豫州今欲何至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3.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 A. 我郭隗都将要被任用了,何况那些比我郭隗还强的人呢? B.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郭隗更有才能的人呢? C.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郭隗还强的人呢? D. 我郭隗都将要被任用了,何况那些比我郭隗更有才能的人呢? 4.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 A. 燕国富足了,士兵们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不畏惧为雪耻报仇而战。 B.燕国富足了,贤士们终于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不畏惧为雪耻报仇而战。 C.燕国富足了,士兵们心情愉快,再也不轻易谈论为雪耻报仇而战。 D.燕国富足了,贤士们终于心情愉快,再也不轻易谈论为雪耻报仇而战。 5.郭隗“帝者与师处……此古服道致土之法也”一段话的主旨在于说明:(不超过20个字) 6.这段文字刻画的燕昭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国君。他的个性特点十分鲜明。请概括出燕昭王性格的三个主要特点。(不超过14个字)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 一、D 二、①shuō shuì ②dòu dú ③yí wèi ④zhuàn chuán 三、①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古义: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义: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④古义:风尚。今义:道路,道德,说。 ⑤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常指许多人。 ⑥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四、①A ②B ③C ④A ⑤B ⑥C 五、①A ②C ③B ④D ⑤E ⑥E 六、D 七、A 八、A 九、1.常:固定的。 之徒:这些人。 及:赶得上。 是故:因此。 于:比。 是:此。 2.译文: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译文:通晓事理有先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 3.B 4.A B 5.C 十、1.D 2.A B 3.A 十一、1.C 2.D 3.B 4.A 5.国君越是谦恭下士,有才能的贤者越会奔赴 6.礼贤下士 与百姓同甘苦 知人善任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