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15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学习史论,以史为鉴 《六国论》教学设计 曹菊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更注重想像能力、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004年夏季使用的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充分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新理念。教科书(必修)在编排体例上也有了创新,依据课程标准与学习材料本质的性质,以探究为核心,形成了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联系的三种呈现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必修课本又与读本配套使用。我反复研读了课程标准和参加了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培训会后,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指向多元化目标的、学生充满情趣的学习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放开手脚,真正关注“人”的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课文,从中得到审美愉悦,发挥创造性思维。 苏教版语文高中教科书中《六国论》在“历史的回声”专题“后人之鉴”板块,《读本》上有与之配套的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历史是一面镜子,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令人感奋、发人深省的事件,也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针对六国灭亡这一事件,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的看法就截然不同。面对这一情况,本人设计了《六国论》的比较阅读,旨在激发学生研习文本,联系实际,发挥创造性思维。下面重点谈其中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学生能品味出人们把握和认识历史的不同的方式和感情态度。 3、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设想: 从文本入手,激发学生问题探讨的热情,并由文本联系实际,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史为鉴,学以至用。 教学步骤: 一、激发阅读兴趣,调动探究欲望。 在前一课时结束时,出示一首小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让学生猜写的是历史上的哪家父子。学生当然明白老师的意图,一猜就猜出来。马上指出三人文学成就很高,父亲写过《六国论》,儿子苏轼和苏辙也写过《六国论》,就在《读本》上,不失时机的布置阅读苏辙《六国论》的任务: 1、找出苏辙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2、编写文章的论证结构。 二、比较阅读,探究六国灭亡的原因。 (一)师生对话,弄清苏辙的观点及论证过程。 苏辙的观点: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即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六国的谋士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战略眼光,并且不知道天下的形势,不援助韩魏而互相残杀。 论证过程: 提出观点 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分析论证 1、秦与诸侯争夺的不在齐、楚、燕、赵,而在韩魏之郊。 2、秦进攻燕、赵,不曾有韩魏两国袭击的忧虑,因为韩魏抵挡秦国受挫后依附了秦国 3、韩和魏不能单独抵抗秦国,可是天下的诸侯却依靠它来抵挡秦国 总结 六国诸侯不知定出协助韩魏抗击秦国的策略,却贪图好处,背弃盟约,互相残杀。 苏询的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论证过程: 提出观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析论证: 1、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二)学生讨论,探究六国灭亡的原因。 两人的观点各不相同,而论证过程都很严密,都能自圆其说,对同一段历史,父子两人的看法迥然有别。其实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清代的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不采用孟子的仁义学说,不施行仁政。你你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讨论。 【附】讨论结果: 1、一个国家和朝代的兴亡,首先在于人君的素质。秦始皇胸怀统一天下的大志,其他六国的国君要么是碌碌之辈,要么没有雄才大略。 2、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为它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六国虽有改革,但不彻底。 3、秦王恨毒,不留后患,不放虎归山。长平之战40多万降秦赵军被活埋。 4、六国不诚信,“合纵”不彻底,尤其楚国只图眼前利益。 5、六国没有认清共同的敌人。 6、天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六国灭亡,秦统一天下是必然趋势。 …… (三)活用文本,探讨现代社会如何以史为鉴。 总结历史经验借古讽今,向统治阶级发出建言或警言,是历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和精神。像这样的文章,在中学里已经学过不少,我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学过的文章中史论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以激发爱国热情,并指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也存在这种种弊端,我们如何以史为鉴,革除社会弊端,让社会机体能无障碍运转,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附】讨论结果 1、六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没有坚持“合纵”政策而被秦所灭中,我们可以明白,在商业经济中,大家遵守行业行规非常重要。不至于导致不公平竞争,反而让某个企业吞并。 2、六国经常受利益的诱惑,彼此缺乏诚信,反而害了自己。现代社会提倡诚信也非常重要。 3、秦由于改革,实力增强,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内部也应该苦练内功,增强实力,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4、楚国因贪图小利,而上了秦国的当。腐败贪污分子应该从中获取教训。 5、作为领导者,应该耳根坚定,不能轻信。对方经常会用反间计。 6、“有勇无谋者,莽夫也”,秦王就是个懂得用脑子的人,作为领导者应该善于找出矛盾所在,才能够各个击破。 …… 设计指导思想: 平时我们的教育总是为学习加上一大堆崇高伟大的意义,加上一大堆规则和限定,加上一大堆“人见人怕”的过分精确的答案,从而使学习过程满布陷阱,成为孩子提心吊胆却最终无法绕出的谜宫。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指望为感受自由而教学、为感受自由的欢乐而教学吗? 我之所以组织《六国论》的探究学习,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发展人的素质为基点,以全面提高人的社会效能为最终目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新教材的开放性,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要转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要转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第三要转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究实践能力。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价值观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体验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自我的力量,感受到自己创造的冲动与潜力,把学习看成是“我要学”的快乐事。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