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文指瑕(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文指瑕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赵孝云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但有几篇课文由于写作时代、翻译误差,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指摘出来,和大家商榷。 1.《拿来主义》第一段:“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几位”与表复数的“们”重复.应删去“们”。 “欧洲”包括“苏联”,二者属于属种关系,属种概念放在一个句子中,语意表达不明确,应改为:“……到欧洲各国去传道”。 2.《拿来主义》第6段:“其实,这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因为”与“缘故”用语重复,可将“缘故”删去。 3.《我若为王》第一段:“难道我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而且真想做王的人,他将用他的手去打天下,决不会放在口里说的。” 问号后面的文字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述理由,而不是表示意思递进。因此,应将表递进的“而且”改为“况且”。 4.《我若为王》第七段:“请科学家们不要见笑,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 “因为”与“缘故”用语重复,可把“因为”改为“是”,也可以把“缘故”删去。 5.《我若为王》第5段:“没有人敢呵斥我,指责我,除非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但是赶下来,是我不为王了。我将看见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低头,鞠躬,匍匐……” 这段话不通顺,语句衔接不上,应在“我将看见所有的人们”之前加上“我若为王”。 6.《<物种起源>导言》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他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这段话不合逻辑,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博物学家去思考,我们就可以推出一种理论。 这显然不正确。应改为: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一位博物学家如果对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就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7.《神奇的极光》第1段:“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 “一缕”修饰“彩虹般的神奇光带”搭配不当,应改为“一条彩虹般的神奇光带”。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的云和流动的水一样,和“时动时静”搭配不当,应删去“时动时静”。 8.《奇异的极光》第3段中:“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做“天狗”“刀星”“蚩尤旗”“天开眼”“星陨如雨”等等,他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天狗”指日食、月食,可能也包括有月掩星,“刀星”指彗星,“星陨如雨”指流星雨,“妖星”、“异星”多指天空中爆发的新星、超新星,以及过路的彗星,这些都与极光无关。“蚩尤旗”“天开眼”大多指地震时的地光,“祥气”多指野外大群发光动物的光,海洋发光鱼类的光,海市蜃楼的景象以及大片鳞光,他们中只有小部分是极光。所以划横线的应删去。 9.《神奇的极光》第8段:“极光这般多姿多彩,如此变化万千,又是在这样辽阔无垠的穹隆中、漆黑寂静的寒夜里和荒无人烟的极区,此情此景,此时此地,面对五彩缤纷的极光图形,亲爱的读者,你说能不令人心醉,不叫人神往吗?” 这一段中第3句话缺少谓语动词.应在“又是”后加“出现”,或在“极区”后加“出现”。 10.《神奇的极光》第9段:“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这一句话有歧义,可能被误认为“三种原因”共同作用产生极光,应改为“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三种看法”。 11.《神奇的极光》第1 2段:“极光不仅是个光学现象,还是个无线电现象,可以用雷达进行探测研究,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有人还说,极光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以及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实用工程项目。” 这段话语意累赘,应改为:“用雷达可探测到极光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 “有人还说”也有问题,因为前面没有“有人说”,“有人还说”就突兀了,所以此处“有人还说”应删去。 “不仅……还……”这一对关联词也应删去,因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以及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不在同一话题范畴内。 (此文刊发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2005年5月“教学大参考”刊上) (作者通联: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